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效率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生产效率指标的构建及对生产效率水平的测度;②生产效率程度变化的原因及其传导机制探讨;③评估特定政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类似的研究逻辑,本书将围绕效率指标构建、变化趋势和劳动力成本视角因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但与现有大多数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不再局限于对单个方面的讨论或者仅是对现状的描述,而是侧重于从劳动力成本这一角度深度分析劳动力政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和传递机制,并基于此对产业升级提出政策建议。因此,本书的研究思路按照以下层次逐一展开:

第一,按照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本书首先介绍了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背景,利用微观数据对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其主要目的在于认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研究主题:①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生产要素使用行为的影响;②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③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盈利效率的影响。

第二,在上述研究框架下,本书从最低工资的经济效果、生产效率的测度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对国内外文献的分类梳理。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了解现有文献的空白与不足,结合本书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明确本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手段。

第三,基于前述的研究主旨,本书接下来分别对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讨论,从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劳动资源配置效率、产品竞争效率和盈利效率四个方面回答如下问题:企业的生产效率是什么?劳动力制度的实施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企业生产行为有哪些影响?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企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在此过程中,本书注重估计方法的创新和计量模型的正确构建,构建了新的中介指标,详细阐述劳动力政策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第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阐述和实证研究,清晰客观地认识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现状,并总结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正负效应和传递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书逻辑分析框架如图1-4所示。

图1-4 本书逻辑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