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经济以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飞速发展,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更是突破80万亿元大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这标志着我国经济总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战略性贸易合作伙伴不断增加,贸易需求量的持续扩张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图1-1描绘了2000—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情况。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仅为8.6万亿元,至2010年已接近70万亿元大关,增长达7倍多。分时间段来看,2004年前,工业总产值仅从8.6万亿元增长至14.2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8%。2004年后,工业总产值从14.2万亿元增长至近7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6%,创造了增长奇迹。从增加值的角度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图1-2描绘了2000—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工业增加值在21世纪前10年间从4万亿元增长至16.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5%,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同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在40%左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可以看出,工业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从结构和总量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图1-1 2000—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报表数据》。

图1-2 2000—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自行计算。

工业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得益于我国前期巨大的“人口红利”优势。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份额相对较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相对而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要素,而早些年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使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需求量庞大,从而促进工业产业的持续蓬勃繁荣。然而,早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劳动力滞后效应的显现将导致我国“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已从最初的全面过剩进入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阶段。因此,一方面,“刘易斯拐点”导致我国劳动力短缺、边际劳动生产率上涨,从而引发劳动收入报酬高速上涨的现象,使我国劳动力低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相关数据显示,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年人均报酬从9891元上涨至30916元,增长率达213%,年均增长率也超过12%。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劳动者还会要求工资与产出同步上涨,这可能加速企业比较优势的消失。2000—2010年,我国实际GDP和人均GDP都翻了3倍以上,年增长率分别为13.7%和13.1%,与此同时,城镇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仅8.3%,明显慢于GDP的增速。在居民对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需求日益渐增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可能导致工业企业失去比较优势、生产难以为继,近两三年,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服装工厂和制鞋工厂等低附加值企业逐渐外迁和倒闭就是最好的例证。

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劳动力政策可能也会推动劳动力成本上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不禁提出如下疑问,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究竟为何?既然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的生产行为将做出怎样的调整才能继续维持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现有文献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稀缺,仅有分析基本上都是从政策描述和理论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其考察的视角也几乎是从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生产行为的负向效应着手。本书正是对这一项研究的补充和扩展,本书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入手,量化研究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为标志的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对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厘清劳动力成本上涨与工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图1-3所示,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人均年劳动报酬在21世纪前10年间从不足1万元上涨至3.65万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率也超过14%。劳动成本的快速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的大幅度下降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陆续颁布相关的劳动力成本政策以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愿景,而最低工资的执行正是这一要求能够落实的关键。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制定了《企业最低工资指导意见》,但基于地区发展差异等原因,该制度并未得到真正落实。直到2004年3月1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实施《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制度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强制实施,并且要求地方政府按照至少“每两年一调整”的思路逐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使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9891元上涨至2010年的30916元,年均涨幅为12%。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本负担,降低企业短期利润,从而导致企业收缩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出。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可能会降低企业对劳动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从而改变其生产技术结构,促进企业产业升级与技术转型。同时,企业在长期也有可能会逐渐适应劳动要素价格不断增加的状态,迫使企业通过增加工人在职培训(马双等,2012)和“倒逼”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刘贯春等,2016)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本书利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以最低工资制度为标志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对企业生产效率、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和盈利效率的影响,基于更为宏观的视角,就劳动力成本提高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为制定劳动力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图1-3 2000—2010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人均劳动报酬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