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生生不息,年年有余
——“鱼”字解

在甲骨文中,“鱼”字写作“”,属于典型的象形字。分析其字形,不仅鱼头、鱼尾、鱼肚惟妙惟肖,就连鱼鳍、鱼鳞也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金文的“鱼”字更为逼真,甚至体现出鱼眼、鱼嘴的形状。发展到小篆和楷书,鱼尾变成了四点,但整体上依然保留了鱼的形象。在简化字中,“鱼”字的四点被一横所替代,其目的就是便于书写。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诠释的:“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

如果潜心研究“鱼”字的音义关系,就能发现:这个“鱼”字既蕴涵着先民对物质生活的祈盼,也表达出他们对子孙幸福的美好祝愿。

考察华夏文明的源头,在上古先民的狩猎、采集时代,鱼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实上,鱼不仅是一种美味,而且也在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活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彩陶鱼及实物上的人面含鱼纹,就寄托了对氏族未来的美好祝愿。据考古专家研究证实,半坡人经常举行一种乞育仪式。当这种仪式结束之后,女性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与男子性交,而是吃鱼。其基本思路是:只要吃了鱼,便能和鱼一样,获得极为强盛的繁衍力。

在很多地方,鱼是非常充足的食物资源。因此,在后人眼中,“鱼”便象征着富足。即使在今天,餐桌上的鱼依然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逢年过节,如果餐桌上少了“鱼”,不仅美中不足,而且也不太吉利。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鱼”与“余”是谐音的,“无鱼”就代表着“无余”,当然不吉利。需要强调的是,“鱼”与“余”不仅现代同音,而且上古也同音。所以,“年年有鱼(余)”的习俗就是这样来的。

在古代,鱼还被人们称为信使。早在三国时期,吴人葛玄与河伯互通书信,便让鲤鱼担任信使。此后,诗文中便有“鱼书”“鱼函”之类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古人还有借助赠送鲤鱼来寄赠书信的习俗,这便是“鱼腹藏书”“鱼传尺素”的来源。

“鱼”字趣释

“鱼”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从字的形体看,不仅是鱼头、尾、躯体像真鱼,甚至将鱼鳍、鱼鳞也刻画得惟妙惟肖。从“鱼”的读音中,也可以看出先民对于食物等物质资料丰饶充沛的企盼,同时透露出他们对子孙繁衍不息的美好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