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行书的起源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的,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书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克服楷书书写较慢的弱点,二是克服草书难于辨认的弱点。行书既不如楷书端正,也不如草书潦草。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楷书的草化。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是草书的楷化。实际上,在行书中,楷法与草法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因此,如楷法多于草法,这种行书就称为行楷;如草法多于楷法,这种行书就称为行草。
关于行书的诞生,一般认为是在后汉末年。对此,古人的看法是:“行书即正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具体说来,行书的起源至少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行书是由正书转化而来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书断》的作者张怀为代表:“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第二种说法认为,行书又叫行押书,最初是由画行签押演变而来的。王僧虔在《古来能书人名》中强调:“钟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
从时间上考察,行书的出现与八分楷法接近。从形式上分析,行书也与八分楷法及此后的正书类似。这就意味着,行书很可能是从隶书中变出的草书中派生出来的。桓灵朝的“正体字”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隶书,二是“八分楷法”。由于这个原因,一般认为行书属于“八分楷法”的旁支。但实际上,最初的行书很可能是普通的书写者创造的。仔细观察,只要将“八分楷法”的隶体波势去除,就变成后来的行书了。关于这一特点,汉末出土的简书中随处可见。据考证,行书并未在汉末流行,其兴盛时期是从晋朝的王羲之出现时才开始的。
从历史贡献来看,王羲之巧妙地改造了行书,将行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融为一体。他所擅长的行书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南派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行书
行书,或叫行楷,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相传是在后汉末年所创。古人对行书的来源有如此看法:“行书即正书(楷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