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鼓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将文字刻在石鼓上,也称石鼓文。所谓石鼓,是十块鼓形石头(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个石鼓(实为碣状),也就是鼓形,在铭文中大多讲的是渔猎之事,所以又称其为“猎碣”。以籀文分刻四言诗(十首为一组)。目前其字大多已磨灭,其中第九鼓已经无一存字。石鼓于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畴原出土。

据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所以大篆又被称为“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

与金文相比,石鼓文更规范、严正。其为一种从金文到小篆的过渡形态,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就是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

唐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都认为石鼓文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宋人欧阳修的《石鼓跋尾》虽设了三个疑点,但还是认为其属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而近人罗振玉《石鼓文考释》和马叙伦《石鼓文疏记》则认为石鼓文是秦文公时的文物。而郭沫若经考证,石鼓文作于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

在古文字书法中,石鼓文堪称独具神韵。其主要特征为: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质雄浑、刚柔相济,古茂遒朴而有逸气。横平竖直,严谨而工整;善用中锋,笔画粗细保持一致;有的结构体对称平正,有的字则参差不齐;与小篆相近却又比小篆显得奔放。从章法布局上来看,虽字字独立,但又考虑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石刻中极为突出的强劲笔力。用康有为的一句话来形容,即“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我,自有奇采”。

石鼓文书体为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文字,学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学小篆,兼采其长。后世学篆者皆将石鼓文奉为正宗,无不临习。杨沂孙、吴大澄、吴昌硕、王福庵等皆得力于此。石鼓文为中国第一古物,亦为书家第一法则,其文史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颇高。

石刻之祖——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