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的断代

探讨中日两国远古时代的非文字交流,会遇到两国历史断代完全不对等的问题。夏代以前中国无历史学断代,统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但日本的绳纹时代横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它既是考古学断代,也是历史学断代。对于绳纹时代来说,中国的夏代相当于绳纹后期的初始期,再往前还有绳纹草创期、早期、前期和中期。另外,日本的无文字时代特别长,一直持续到4世纪,而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结束了无文字时代。

因此,本书决定以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为基本断代,并结合前农耕、稻作农耕、前方后圆坟这三种文化形态来进行考证和阐释。这样会更有逻辑,更容易捋清中日远古非文字交流的基本脉络。

本书终点设在5世纪的原因其实也在于此。5世纪,日本开始借用汉字发音标注日语,从无文字时代向文字时代迈出了第一步。

从弥生中期末段开始,日本倭人就一直与有文字的中国王朝交往。公元57年,九州岛北部的奴国受赐金印,上刻“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但那时日本倭人并没有想要学习汉语。3世纪前期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也受封“亲魏倭王”,并受赐金印一枚(尚未出土),印面上也一定刻着汉字,但也没有迹象显示当时的倭人想要学习汉语。然而,到了5世纪,为什么日本倭人突然想学习汉语了呢?

仅按日本古坟时代的断代,很难解释这个问题。仅仅探讨“倭五王”朝贡,也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但是,从非文字交流的视角将5世纪定义为日本从无文字时代走向文字时代以后,我们就会知晓,5世纪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具有远古性质的无文字时代到此终于结束。

总而言之,不管选择哪国的历史断代,都需要有利于所研究历史时段的阐释,需要有其内在合理性。断代合理了,看到的对象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