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

谈到健康,传统上人们只知道或只关注生理健康,这种对健康的理解一直是人们的主导观念。其实,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健康和疾病是由多种因素而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的。而现在,人们已普遍把心理健康也归入“健康”的范畴。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恩格尔(Engel)1977年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提出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和环境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pschosocialmodel)。之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宪章中健康的定义进一步修改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健康和疾病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彼此交叉重叠。健康和疾病位于连续体的两个端点,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都处于这个连续体上的特定范围内。也有学者把这个连续体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健康状态和病理状态处于连续体的两端,而亚健康状态居于两者之间。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个体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当亚健康状态的诱病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转化为疾病;相反,如果保健措施得力就会转化为健康。因此,生病或健康,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起作用的。心理因素不仅是健康和疾病的可能后果,也可能是导致健康和疾病的原因。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关注的不同角度,论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说法。综合各家的见解,可以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认知完整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专业操作能力的综合,它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智商低于70分为智力落后,智商在80分以上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条件。心理健康的人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观察,进行有效的适应,而不是歪曲现实环境。心理不健康的人却往往对现实缺乏完整的认知,杯弓蛇影,心神不宁。

2.积极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对此有适当的自我评价,不过分自我炫耀,也不过于自我责备;即使对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妨碍其感受自己较好的一面;他们悦纳自己,同时也觉得自己能为他人所接纳。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由于理想自我太高,与客观现实相距甚远,因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例如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对自己说:“我不如期望中漂亮,我真是一无是处。”心理健康的人则会告诉自己:“我虽然不如理想中漂亮,但我仍有不少优点,我是快乐的。”再有,心理健康的人既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的愿望,也不会过分压抑自己,能实在而坦然地看待自己。另外,一个人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两者愈趋于一致,显示心理愈健康;若不一致,则容易造成心理困扰。总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由于有积极的自我观念,“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镜像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通常是协调一致的;即使有矛盾,也不会对其心理健康构成威胁,反而有可能促进自我的发展。

3.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悦纳自我,也乐于与人交往,既能悦纳自我也能悦纳他人,认可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因而也能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人际关系融洽。朋友可以满足个人的安全与归属的需要,满足爱与被爱的需要;朋友能替自己分忧解愁,有助于心理健康。在人际交往中,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待他人,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总是多于仇恨、猜疑、嫉妒、厌恶等负面态度。他们不一定有许多朋友,但一定是有一些与之亲近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宜人性”的特质,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因为他在与人交往时令人感到舒服自在,感到安全可靠。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人思想、目标、行动能融入社会要求和习俗,能重视团体需要,并能有效调控为他人所不容的欲望。

4.面对并接受现实

每一个人都是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的。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不会沉湎于过去或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他既能面对过去,也能正视现在、规划将来;既能重视现在,也能权衡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预见即将来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事先设法加以解决。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常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环境不公而怨天尤人,对未来十分悲观。当然,心理健康的人也会遭遇挫折,也有面对失败的时候,但他对各种经历,无论成功与失败的经历都能持开放的态度;当其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他既不会否认或推诿,也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而能将其视为自身经历的一部分,坦然面对,从容应付。

5.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恰当地协调自己的情绪,其心情以喜悦、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的情绪状态为主,虽然也会有沮丧、愤怒、悲伤、恐惧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但不会长久持续。他的情绪表达是适度的,控制得恰如其分,不会太过或不及;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过分压抑都有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七情六欲,而是他在情绪方面能恰当地估量并表现得合乎情境。疏解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如果不加以调控,经常以消极的情绪和态度看待人生,不仅情绪上会愈加郁闷和沮丧,而且会感到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身心不堪重负。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心境通常是开朗、乐观的。

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并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视生活为负担。他乐于学习,积极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施展才能,并从学习和工作成绩中得到满足和激励。对学习和工作的投入,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并提高自我价值感,有益于心理健康。乐于学习和工作,既反映出一个人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勤于工作的人。

7.人格完整独立

人格是个体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对立和冲突,保持人格完整、协调、和谐;当产生心理压力或欲求不能满足时,其统一的人生态度使自我保持相对稳定性,不依附或者盲从于他人,能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生活的磨炼,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会更加完善。

(二)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很难作出非此即彼、简单而明确的界定,因为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就有大量的所谓“亚健康”状态存在。就一般人群而言,据学界一般的看法,真正称得上心理健康的只占10% ~15%,真正有心理问题或心理不健康者只占5% ~10%,而八成左右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化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

与健康的心理相对,是一些异常的心理,或称心理障碍。从实际情况看,一些人长期以来受到某种心理障碍或异常心理的折磨,十分痛苦,但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苦于无处求助。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人从报刊或书本上读到有关心理异常的知识,就硬与自己联系起来,以致整日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唯恐自己心理有毛病,由此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心理方面一旦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就十分紧张,没有道理地担心这种异常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患上精神病。鉴于以上种种情况,这里将一些常见的心理异常分门别类地作简要的介绍,以便读者对此有一个比较客观和恰当的判断,但心理病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必要时可以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与诊治。

(一)神经症

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这是一组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的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是由于个人的环境精神压力与人格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其病态比较复杂,且患者大多还能应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部分有明显躯体症状的患者外,大部分患者是以痛苦的主观体验为主。尽管这种痛苦有时可以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然而却难以为他人所觉察和理解。神经症可分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等。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神经症。虽然正常人也会焦虑,但焦虑的程度适当,而不伴随其他心理活动异常和相应的躯体症状,且当足以引起焦虑的事件过去之后,焦虑情绪通常也就自动解除了。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往往不是由现实情况所引起,且常伴有躯体症状。急性焦虑症患者会突然感到心悸、喉部梗塞、呼吸困难、头昏、无力,常伴有紧张、恐惧或濒死感;检查可见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震颤、多汗等躯体症状。慢性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为一些小事而苦恼、自责,对困难过分夸大,遇事常往坏处想,对躯体不适特别关注,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不佳、兴趣缺乏,常失眠多梦。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虽然正常人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可能持续数月乃至数年,常表现为心情压抑、态度悲观、怨天尤人、自我评价降低,对周围事物兴趣索然,对前途感到失望。此外,还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如胸闷、乏力、疼痛等。由于觉得生存缺乏意义,对生活感到失望甚至绝望,抑郁症患者有时会放弃求助,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行为。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组神经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或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情绪和行为的存在,它们或单一地出现,或夹杂在一起出现。患者虽然也认识到它们是不恰当或毫无意义的,但是难以将其排除。正常人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强迫性的观念或行为等,但强迫症患者为了排除这些令人不快的观念或行为,有着严重的心理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恐怖症是指患者对于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所产生的十分强烈的恐惧,且这种情绪与所引起恐惧的情境和事物通常很不相称,有的甚至让别人很难理解。患者虽然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合理,但是难以自我控制,从而极力回避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导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退缩。恐怖症名目繁多,可分为见人恐怖症、动物恐怖症、自然现象恐怖症、环境恐怖症、观念恐怖症等。

疑病症也称臆想症,是一类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关心,深信自己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方面的疾病,经常诉述某些不适,但却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合的神经症。患者常四处求医,迫切要求治疗;医生对疾病的解释往往不能消除其固有的成见。

神经衰弱是以高级神经活动耐受性低、过度兴奋且不能产生保护性抑制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症。神经衰弱的症状很复杂,往往是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夹杂在一起,常见的有心烦意乱、情绪过敏、忧郁、焦虑、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衰退、疑病等,躯体症状如心悸、心慌、多汗、出气不畅、胸闷、腹胀、腹泻或便秘、尿频、月经失调等。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也称病态人格,是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这种患者对环境有相当严重、根深蒂固且难以更改的不适应反应,其人格构成与行为模式对自己、对社会来说都是不被允许的、不得体的。所谓不伴有精神症状的缺陷,是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或行为活动方面的异常。人格障碍一般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持续到成年甚至贯穿终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反社会型、偏执型、回避型、依赖型、表演型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缺乏道德感和内疚感,没有怜悯心、同情心,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挫折承受力低,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往往目无法纪,且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等。

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绪不稳,易冲动,善诡辩,富有攻击性,服饰、打扮常不合习俗等。

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行为退缩、自卑,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能力应付,受到批评指责后常觉得自尊心受创而十分痛苦,羞怯,害怕社交活动等。

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缺乏必要的日常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于他人,过分依赖他人,很幼稚地顺从,总是怀疑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在任何方面都很少表现出积极性。

表演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爱自我表现、爱幻想,常以想象代替现实,生活在想象的情境中。

(三)性行为变态

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方法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求得性满足的性行为活动。它与病态人格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一方面,性行为变态可能是病态人格的一种表现,它们可能有病原学上的联系;另一方面,性行为变态又不一定具有病态人格的一般特征。调查发现,大多数性行为变态者都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们正常的性生活通常没有要求,甚至心怀恐惧,其变态的性行为常带有强迫性、反复性,受惩罚后也会感到悔恨,但终究难以自控。有必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性恋,另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变态,如暴露癖、恋物癖、窥阴(淫)癖等。

同性恋的特征是以同性者作为满足性欲的对象。同性恋者之间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发生性的行为,一般多以口淫、鸡奸、拥抱、彼此手淫、彼此抚摩等方式获得性的兴奋与满足。同性恋者性变态程度不一,有的完全不能接受异性;有的可同时保持对同性和异性的情欲;有的基本上仍算是异性恋者。按现在一般的看法,真正同性恋者,男性中约占4%,女性中约占2%。

传统意义上的性变态,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十分多样、五花八门,而暴露癖、恋物癖、窥阴(淫)癖等只是其中相对容易被人发现的几种。暴露癖的特征是以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而获得性的满足。暴露癖几乎均为男性,他们在偏僻场所或黑暗角落守候,对异性突然暴露生殖器,在对方惊诧中迅速离去,通常没有进一步的性攻击意向。恋物癖的特征是喜欢与异性穿戴或佩戴的物品(多是直接接触异性体表的物品,如内衣、头巾、丝袜、发夹和别针等)接触,以引起性兴奋,多见于男性。窥阴(淫)癖的特征是以窥视异性的阴部或两性的性交场面来获得性的满足,也多见于男性。

(四)行为偏离

行为偏离是指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要求相违背,在行为上明显异于常态。行为偏离问题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例如吸毒行为、酗酒行为、重度吸烟行为、拉帮结伙行为、敌视权威行为、施虐行为、盗窃行为、诈骗行为等。

(五)适应不良综合征

适应不良综合征是以环境适应困难为中心特征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的症状,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在转到一个新环境之后。患适应不良综合征的学生常表现出厌学心理和逃学行为,并伴有紧张、退缩、恐惧、疼痛、强迫等多种心身疾病或神经症的症状。

(六)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从现代心理学理论来看,心身疾病或心身障碍是个体在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某种情绪和动机冲突,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以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病变而表现出来,如可能引发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厌食、支气管哮喘、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风湿症、癌症等。

(七)精神病

精神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类心理异常。精神病患者的整体心理机能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破坏,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患病率约为0.3% ~0.7%,起病多在青春期及成年初期,病程多迁延。其症状复杂多样,较常见的有思维障碍、联想散漫、知觉扭曲、情绪错乱、动作怪异,存在被操纵感和洞悉感等,患者常常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完全脱离现实。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起病急,预后较好;慢性起病慢,预后较差。躁狂抑郁症是另一种常见的重度精神疾患,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发作期和完全正常的间歇期反复交替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