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往日踪迹

01 苏醒

沉睡中。

这是一场漫长的深眠,似要忘却久远的地火天光。

这是41亿年前,地球与忒伊亚(Theia)激情相撞4亿年之后,她终于冷静下来,沉沉入睡。

即便这般沉睡还将持续数亿年,有朝一日她也必定要醒来。

醒来时,她虽没了烈焰映照的灿烂模样,却有了悄然而生的鲜活容颜。

那就是生命的出现。

尽管与天地大冲撞的澎湃激情相比,地球孕育出的生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辉煌。因为,从此她真正有了灵性。

不提泛灵论,也不讲女娲炼石补天的剩石化作通灵宝玉那般的神话——通常我们不会认为一块石头、一坨铁具有智能。我们今天谈论智能的时候,追溯其发端,一定要去叹赏这个星球上起源于几十亿年前的生命。

一种生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一些特征,才能显得有“灵性”、有“智能”?

——它获取物质和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

——它繁殖;

——它对外界刺激做出有利自身的反应;

——它能与环境交互,可做出适应性变化,并能把变化传给子代,实现进化。

这些特征,是一块石头全都不具备的。

就算是35亿年前出现的单细胞生物(如古菌)也具备了这样一些“智能”特征,尽管它连神经系统都没有,更谈不上有大脑。

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其智能显然还是差了些。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大约30亿年。直到6亿年前,地球才演化出了具有神经网络的生物。

懒洋洋漂在深邃的古海洋中,静静“梳理”着缓缓水流,用闪闪的光色勾画着自己的轮廓,这就是栉水母。

栉水母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之一。相关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表明,先前的多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栉水母是最早进化出神经系统的生物之一。神经系统是生物智能的重要基础。一般说来,智能水平随神经系统的演化而水涨船高。神经系统简单的生物,智能水平相对较低;神经系统复杂的生物,智能水平相对较高。[1]

但具有神经系统并不等于具有大脑。栉水母以及水母都仅具有分散的动物神经网络,而没有专门的脑器官。

从“无脑”到“有脑”,还要等待多久?

别去等待栉水母这类辐射对称动物(身体形状呈辐射对称)进化出脑器官来。

更高级的、值得关注的是两侧对称动物(身体形状呈左右对称,如扁形动物等),其神经索上有若干膨大处,称为神经节,且端头的神经节是膨大得最厉害的,那就是最原始的“脑”。(脑通常在前端,即有眼睛等重要感官的那一端,也就是头部,所以叫“头脑”是有道理的;但极少数动物的尾端也有,如蚂蟥,这类就称为“尾脑”。)

看来从“神经”到“头脑”并不遥远。

果然,很快(几千万年之后),分化出头部的有脑动物就出现了,例如寒武纪早期的丰娇昆明鱼(距今约5.3亿年)就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所有脊椎动物都是有脑的,大部分无脊椎动物也是有脑的。这就有了智能注定要去“定居”的地方,这也就到了智能发展的新时代。

从此,世界充满了灵气,无数聪明的动物活跃在这个星球上。

什么动物最聪明?

狗和海豚是人们常提到的。狗不仅聪明,而且对人忠诚,是人类的朋友;海豚就好比海里的狗,聪明且亲近人类。亲近人类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说最聪明的动物,还是要数人类的近亲——灵长目动物了,如猿、猴和猩猩,其中最接近于人类的是黑猩猩以及大猩猩。

然而,我们也不要低估其他动物的“智商”。

例如乌鸦,它的综合智力水平大致与家犬相当。乌鸦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甚至还能制造工具来达到目的。这一点连灵长目动物也得甘拜下风,因为后者一般只是使用工具,比如利用现成的石块来砸开坚果。

《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为了喝到小口瓶中自己够不着的半瓶水,就衔了很多石子装进去抬高水位。这对乌鸦来说其实真不算什么。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一些乌鸦在那里伺机而动。当交通指示灯变红时,乌鸦会飞到马路上,把坚果放在停下来等绿灯的车辆轮胎下。当交通指示灯变绿,通过的车辆碾碎了坚果,乌鸦们就能在车开过之后再次飞到地面收获美食了。

就算是小小的蚂蚁,每一只都说不上有多高的智力,但它们在另一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智能,让人类也要向它们“取经”。

小时候,盛夏里,在穿了最短装还想裸奔的桑拿天,暴雨将至之前,蹲在花台土墙边,会发现地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蚁穴,每个蚁穴口周围都有一圈小土堆,有的甚至个个相连成了一圈小围墙。暴雨猛然泻下时,小土堆被冲到蚁穴口,自动形成了蚁穴的“防护门”,阻挡了雨水“入室”。它们竟然也知道“水来土掩”啊!

这就是蚂蚁的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的成果。蚁群智能的另一著名表现是会寻找到达食物源的最短路径。人们受此启发,成功研发了求解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

有脑的动物可以如此聪明,“无脑”植物有没有“智能”呢?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植物神经生物学研究者斯特凡诺·曼库索教授提出,不妨将智能宽松地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把人类看作唯一拥有智能的生物是有失偏颇的。他写道:“智能是一种生命特有的资产,即使是最卑微的单细胞动物也拥有。每个生命体都必须不断解决生存中面临的问题,与我们每天生活中面对的并无不同。”[2]

植物没有眼睛,却因为内含光敏色素而拥有“视觉”能力。植物的光敏色素是一种色素蛋白质,它能吸收红光,让植物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变化。与人类的视觉相比,植物能够“看到”的光谱波长范围更广。尽管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光信号没办法转化成图像,但这并不妨碍其转化成各种指令,调控植物的生长。

把喜光植物放在阴影中,它会不会因郁闷而生长缓慢呢?事实上,有的喜光植物置身阴影中,“看到”光照不足,反而会加速生长,以摆脱阴影,去沐浴阳光——聪明着呢!蒲公英就是这类植物的一个典型。荫蔽处的蒲公英,生长速度会更快一点儿,目的是去接收更多光照,让自己更好地生存。植物的“视觉”功能竟如此强大,完全超出了我们原先的认知。[3]

植物还有“嗅觉”。比如,我们把熟透了的苹果和生而硬的猕猴桃放在一起,很快猕猴桃也会变得成熟、香甜可口。这是因为猕猴桃“嗅”到了成熟苹果散发出来的乙烯,做出了相应的生理调控。

植物也有“触觉”。比如,猪笼草、捕蝇草等食虫植物,它们虽然完全看不见昆虫,但却能敏锐地触感到。它们散发出芬芳甜蜜的物质来诱惑猎物,猎物到来后必然要有所触碰,它们就会快速收拢叶片抓住猎物,然后通过消化液来分解营养物质,让叶子吸收,进而代谢掉捕捉到的猎物。[3]

数十亿年前生命的出现带来了灵气。几十亿年来生命的演化,产生了人类这样的高等智能主体——尽管绝不应该断定这就是顶峰。

人类还很年轻。

恐龙统治地球约一亿六千万年。人类从猿人远祖开始一路走来,迄今才几百万年;现代人类的先祖——智人走出东非大草原,则仅仅是十几万年前的事。

人类还太年轻。

然而,当出现了生命,产生了人类,这个曾经以蛮力式的惊天冲撞震撼寰宇、之后又沉沉昏睡的星球,从此彻底苏醒了,焕然拥有了智能的美丽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