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其中,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分子。和无限的宇宙相比,有限的个人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但幸好我们是万物之长,耳聪目明,能认知能读写,能思考能记忆,能判断能创造,因而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就成为可能。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论读书》)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阐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太宗也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政治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谈到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则把对历史的探索提高到了“天人之际”的哲学高度。可见,不论个人还是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都有助于认识现在,把握未来。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历史文明没有断裂,绵延至今。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六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种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史通》有言:“史官之作肇自皇帝,备于周室。”中国真正详细的历史记载也已有几千年了。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读史、撰史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专门的史学研究;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由此可见,中国的史官制度也有很早的渊源。漫漫中国史依附着甲骨、青铜器、绢帛、纸张流传至今,给无数志士仁人以思索和启迪。

而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学术界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欧洲历史习惯上有“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则一般分为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但是要知道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平衡,世界各个不同地区进入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看到绝对纯粹属于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看到绝对整齐的、单一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断限问题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分歧。

简略地说,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古老的蔚蓝星球上,人类历史已经有几百万年。一般把500万年前至公元前5000年称为“远古时期”或者“史前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出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古代文明开始出现,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这些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许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人类社会迎来文明的曙光之后,相继进入兴盛繁荣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爱琴海地区、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的“黑暗时代”。公元元年左右,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总共控制了大约五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西方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一千年封建社会的历程。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这时候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人类历史也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密切联系的整体。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大大小小的事件浩如烟海,脉络繁复庞杂,短时间内厘清头绪、全面掌握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我们没有必要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不妨从简单的小故事入手,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人类是很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人类讲故事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尚无文字来记载历史之前,后人依据的就是先辈口述的史料。无数生动的历史事件被编成故事,口耳相传。如果没有“讲故事”,过去许多生动的历史早就幻作烟云。更多的人在青少年时期,不是通过典籍,而是从长辈的讲述中初涉历史的。

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是可以虚构的,然而历史故事必须首先尊重历史事实。也就是说,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故事性是第二位的。有价值的历史故事,绝不能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去片面追求故事性。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要最大可能地做到兼备故事性与情节性,否则,无数鲜活的历史就会像化石和标本一样缺乏生气。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历史故事纳入本书。这里仅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些篇章,尽量采用名家之作,时间跨度从古至今,以求体现出中国及世界历史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及世界历史通俗化、大众化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读本,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我们参考前人的著作,选编了这本精选集,奉献给读者,希望能有所裨益。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