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庸:子产为政的基本方法论

子产为政的基本方法论是“道中庸”,也就是践行中庸之道。实际上,在《左传》叙述子产故事的末尾,记录了孔子对子产为政风格的一段点评:“子产说得好啊!政策宽大,民众就轻慢,轻慢就要用猛酷的政策来纠正。政策猛酷,民众就凋残,凋残就要用宽大的政策来施惠。用宽大来调剂猛酷,用猛酷来调剂宽大,政治就能够达到‘和’的境界。”这段评价非常清楚地表明,子产的执政风格是“宽猛相济以致中和”,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

在本书的“评说”部分,我总结了子产为政理念的八个特点,从每一个特点中我们都可以深刻体会到子产对于中庸之道的精准理解和纯熟运用。限于篇幅,这里仅摘取两条为例:

1.子产既能虚心听取民意,又能坚定推进改革。

一方面,改革往往没有先例可循,政策制定者的设想和实际执行的效果之间肯定会有差异,各种细节问题也会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因此,畅通的意见反馈机制对于改革取得预期成效非常重要。子产上任执政卿之后,前五四二年开始推动第一轮综合改革。在此期间,他吸取郑国先祖周厉王拒绝听取民意而导致改革失败、客死彘地的历史教训,非常注重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和建议。面对下属然明提出的拆毁乡校建议,子产表示:“那些人早晚在乡校游玩聊天,议论我这个执政做得好还是不好。他们称赞的,我就继续坚持;他们厌恶的,我就想法改正。乡校里的议政民众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

另一方面,有实质性内容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利益的重大调整,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受损害者的反对,如果舆论中一有反对声浪就顺从,改革就很容易半途而废。实际上,对于设计改革政策时就能够预料到的、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舆论”,子产采取的是和对待乡校舆论完全不同的态度。当前五三八年“作丘赋”改革引发既得利益集团对子产发出死亡威胁时,子产强硬地回应:“我听说做正确事情的人不改变自己的法度,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民众的意见不能一味顺从,既定的法度不能随便改变。《诗》上说:‘礼义上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担忧别人的议论?’我是不会改变的。”

对于“民众”的反对意见,哪些应该听从,哪些应该挡回去?这个“中道”尺度要把握好非常不容易,然而从子产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他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2.子产既敢于打破成规,又善于汲取经验。

子产是一个非常敢于打破成规、开拓创新的人。墨守成规是容易的、也是安全的,但是子产是一个追求卓越的政治家,因此他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出奇制胜。仅以外交领域为例:前五四七年,他为了不破坏晋楚即将和谈的大局,建议首卿子展对楚康王讨伐郑国的军事行动采取“不抵抗”政策;前五四五年,他为了确保郑简公在晋楚停战后首次朝见楚王能达到讨好楚国的目的,不惜违背先君之制,在帷宫里不除草、不起土坛;前五四二年,他为了逼晋平公尽快接见郑国使团,拆毁了下榻宾馆的院墙;前五四一年,他为了扼杀王子围和伯石勾结发动叛乱的可能性,把王子围这个不可一世的楚国头号权臣挡在城外住宿,还不允许他带亲兵进城迎亲。在这些“出奇制胜”的行为背后,是他所坚信的外交正道,那就是符合周礼原则的,以坦诚、双向、公平、可持续为原则的新型国家关系。

子产治理内政、推进改革之所以很少有失败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重要政策、谋略都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对前人经验教训的继承和反思上。他在执政后启动的“作封洫”改革,有鲁国“初税亩”改革的案例指路;他顶着巨大压力推动的“作丘赋”改革,有晋国“作州兵”、鲁国“作丘甲”改革的案例指路;即使是他所首创的“铸刑书”改革,那刑鼎上所铸的刑律也是在组织有关部门深入梳理夏、商、周三代已有刑律、并参照郑国长期邢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他在推进第一轮改革期间不毁乡校虚心听取民众意见,是汲取了周厉王推行改革期间钳制言论导致贵族暴动的历史教训;他采取“养成其恶而后诛之”的谋略除掉恶臣子晳,更是直接沿用了先君郑桓公、郑庄公的“祖传秘方”。

治国理政时,如何处理好打破成规和汲取经验的关系,这个“中道”尺度很不好掌握,然而从子产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他在这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

实际上,儒家典籍中对中庸之道的经典描述,比如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等,在子产事迹中都可以找到精确对应,这里限于篇幅无法再一一展开,具体可以参见本书的相关章节。

按照《中庸》的说法,践行中庸之道的人,“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也就是说,由于这种人一心一意恪守中道而不是根据常人的刻板教条,所以他做出来的事是常人难以预测的。子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心一意“道中庸”,对中庸之道的体认和践行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他在处理政事时的做法才会经常出人意料、不落俗套,而又总是能够正中要害、收到很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子产的水平高出常人太多,因此在谋划阶段经常会遭到其他卿大夫的质疑甚至反对,即使是最了解和支持他的副手子太叔也不例外,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