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学习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四)

刘力红

孙永章:各位代表下午好!看到全体代表兴趣这么高涨,我作为主持人也感到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我们按照大会的安排,邀请论坛的发起者刘力红教授做报告,在做报告之前,我先简单说两句自己的感想。

扶阳论坛今天开到了第六届,从第一届在广西召开以来,在我们在座各位专家、代表的共同支持之下,可以说一届比一届人数多,影响也一届比一届更广泛。中午吃饭的时候,刘老师讲到一个问题,说他出国讲学时,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扶阳论坛的事情。这一点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扶阳论坛作为一个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纯粹的中医学术论坛,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三届国际扶阳论坛的举办,它的影响也已经走向了世界。上午我们也都聆听了唐教授的报告,我觉得他的报告为我们扶阳论坛和整个扶阳学派在理论建设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有这样一批有影响的专家,扶阳学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从领军人物、到学术著作、到团队传承自成体系的学术流派。

还有一点,特别有感想的是,我们这个论坛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这个论坛有一个核心,有一个灵魂,这个核心和灵魂就是像卢师、刘师、唐农校长等这样一批为中医鼓与呼的专家,他们的存在就是整个扶阳论坛最核心的内容。我们每一个代表走入这样一个论坛,我想你就会感受到整个中医气场的伟大号召力,你一走入这样一个气场,你就会融入中医发展的大潮当中。我听到唐农教授一句话,感到非常振奋,就是扶阳学派的产生以及传播不仅仅是扶阳学派的一个学派问题,它将对中医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有人说古有《伤寒论》,今有扶阳派,这个比喻应该说是十分恰当。我相信,经过我们在座的专家以及代表的共同努力,扶阳学派对中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必将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我就简单说这么几句感想,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邀请刘力红教授做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跟师学习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四)”。大家鼓掌欢迎!

刘力红:尊敬的师父、唐校长、吴老,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下午好!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一次的扶阳论坛,为什么说很高兴呢?因为今年对我来说是很艰苦的一年,如果不是师父的鼓励和方方面面的关爱,还有孙主任的鼓励,今年这个论坛我不一定能来。为什么说今年是我很艰难的一年?年初的时候我父亲去世,这对自己的心身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不久又是我非常崇敬的李老去世了。李老在中医界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李老跟我本人也有很特殊的因缘,尽管我们在学术的见解上、在临床的某些方法上存在差异,或者说存在不同,但是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人格、他对中医的赤子之心,是我非常崇敬的。李老跟我父亲长得非常像,有些时候从背影看,还分不出来谁是谁。一连串的几件事情应验了《内经》里面谈到的悲伤肺,真正把我的肺给伤掉了。要不是师父的关爱和精心治疗,还有从内心的鼓励,我自己真有一些畏惧到这个会场上来。以往我看到那么多人参加论坛会很激动,今天看到那么多人,心里面却有一点发慌。孙主任的一再鼓励,才使我有勇气来向大家汇报,如果不能够讲那么多,还要请大家包涵、谅解。

今天我讲的题目还是“跟师学习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四)”。从第二届扶阳论坛开始,我就一直在谈这个题目,因为拜师以来,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师父的教导,在师父的教导下,在点点滴滴感悟的汇聚中走到今天。上一届在成都的扶阳论坛,大家有幸见证了《卢火神扶阳医学文献菁华集成》前两部的发行,发行以来,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但到现在仍未读完。原因当然是困难太多,有些时候一个案要读上十天半个月,甚至十天半个月还不一定能弄清楚,而一旦弄清了,就会有一种贯通的感受。本来想在这次的论坛谈谈读书的感受,现在显然没有这个心力。

拜读这两部宝典,令我感触至深的是太师爷卢铸之的序言,尤其是开首“医必先明理路而后可言方药,临证之际望色观神,闻声问情,以至切脉,实本诸理而考之法,以立确切不易之方,期尽轩、岐、扁鹊、仲景之能事,此非可空作漫语以欺人也”。祖师爷强调什么?强调为医首要是先明理路,然后才可言方药(方药也就是具体的应用)。这是一个原则,或者说是成为良医的必经路。实际上,本次论坛即在践行祖师爷的这一教言,卢师没有多谈附子的运用、剂量等,也没举病案,唐校长也如此,这其实是一种拳拳之心,希望我们先明理路!我也了解,有同仁还是期待师父讲方药。其实,不是不讲方药,而是理路明了,方药是不难的,这与理路未明,先究方药,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为什么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有人也治好很多病,但是在哪个境界,理路是否真正通,一讲,行家就知道你是在哪个层面。因此,我们要端正思想,花工夫先明白这个理路。这个理路究竟是什么?昨天师父从整个文化的角度、从宋明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谈了这个问题,今天上午唐校长也进行了深刻阐述。我从简单的谈起,中医最基本、最根本的理路是什么?就是中医的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一是辨证观(辨证论治),这就是中医的基本理路,这就是中医必须先要明白的东西。沉潜下来好好思考,这耳熟能详的东西,我们真正明白了没有?

聆听了这两天的报告,我觉得其实一直在讲这个观念和理路。历届的论坛,师父他老人家是循循善诱,层层开显,昨天又把端口前移,讲到了黄庭。设想,如果一开始就讲黄庭,大家会听得云里雾里的。上午唐校长的讲座,我认为也是在谈这个问题。可以说,昨天师父已提点到理路的尽头,而今天上午唐校长的演讲,则是在能够用语言表达的层面,进行了非常透彻的阐述。所以,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可多讲的了。

我就从文字的角度去谈一谈,希望能给大家有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