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国际关系

作为中心的国际联盟和美国

在改元昭和时,日本的国际关系主要围绕着国际联盟与美国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协约国一方的日本,在并没有被卷入欧洲大陆那些如同绞肉机般的残酷战斗的情况下,成了战胜国之一。1920年,42个国家共同成立了国际联盟,这是一个基于《凡尔赛和约》建立的国际组织。日本与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一道,成了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可以说日本的国际地位因此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国际联盟否定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而日本在国际联盟中处于领导地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日本外交的基本方针还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

另一方面,美国由于国内依然存在不参与美洲大陆以外事务的门罗主义倾向,所以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是,美国已经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避免一战惨祸重演,美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与裁军的行动中。美国在1921年主持召开了华盛顿会议,这一会议签订了旨在维持太平洋地区现状的《四国条约》、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的《九国公约》,以及削减主力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日本也加入了这些条约,顺应了和平与裁军的世界潮流。

华盛顿会议

当时的美日关系很难说得上良好,因为美国对日本移民施加限制的法案刚刚在1924年施行。但是从前一节的说明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对于美国的依存度很高,而且日俄战争的经费与关东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费用有很多来自美国金融界的借款,因此日本基本上没法对美国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至于周边各国,中国与苏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当时的中国国内,除了割据一方的各路军阀,还有中国共产党这一力量的存在。不过,在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之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主要国家都承认了这一政权。当时,日本的纺织企业在中国的天津、上海等地多有分布,中国不少的上层精英也拥有留学日本的经历,行伍出身的蒋介石就曾经留学日本。

但是,由于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亚洲的时机,向中国提出强化自身利权的“二十一条”,并以武力威胁,强迫中国加以承认,造成中国国内反日情绪高涨。而陆军为了维护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还在援助与国民党政权对立的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国内,自从甲午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对于中国的蔑视情绪就不断扩散。可以说,当时的中日关系非常复杂。

当时苏联与日本的领土在库页岛直接接壤,又存在鄂霍次克海的渔业问题,因此也相当重要。两国在1925年缔结《日苏基本条约》,恢复了外交关系。不过,日本政府还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十分警惕,1925年制定的《治安维持法》,除了有防范实行普通选举而出现的无产政党这一目的之外,也有防止与苏联建交之后国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苏联援助而激化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