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军事

直属天皇的军队

在明治初期,日本的军队开始分为陆军和海军,并实施征兵制。1882年颁布的《军人敕谕》,表明了军队直属天皇的性质,并要求军人在接到天皇的命令之后,不惜生命与敌人奋勇战斗。《军人敕谕》中还有广为人知的军人不得干预政治的规定,这反过来证明了《军人敕谕》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防止自由民权运动对军队产生影响而颁布的。总之,日本的军队也是与民意相隔绝的。

日本的海军以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英国海军为榜样,而日本陆军一开始师从法国陆军,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之后,目睹法军失败的日本陆军转而学习德国陆军。海、陆两军相互独立,各自发展。在改元昭和时,陆军的规模大约是21万人,海军则有约8万人及267艘各类舰艇。当时日军没有独立的空军,陆、海军各自的航空部队总计拥有大约480架军用飞机。

作为日军军备计划的基础,《帝国国防方针》最初是在日俄战争之后,由陆、海军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制定的。之后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每隔几年更新一次。当然,在进行修正时,天皇的认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机密文件就连首相也没法查阅全文,更不用说被大众媒体报道了。赞同与西方缓和关系的昭和天皇想必对这些文件也感到过疑惑,但毕竟是明治时代开始的惯例,而且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修改为止,其中的内容都还不算激进。

当时陆、海军发布的《帝国及列强之陆军》与《海军及海事要览》等宣传资料,会列出列强在军事方面的各类数据。虽然其中缺乏苏联与中国的数据,但是从这些资料还是可以大致知道,当时日本的军事力量,不论是军事预算,还是陆、海军的规模,都排在美、英、法、意之后,虽然在亚洲是第一位的,但在世界上恐怕还排不进前五。

征兵制原则上要求每名年满20周岁的日本内地籍男性在陆军服役2年(海军则是3年),但是在战事并不吃紧的年代,就算男性年满20周岁,也不一定会被征召入伍。适龄男性会首先接受征兵检查,根据身高、体重等身体条件和是否患病等健康因素,被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军队再根据其所需人数,从被定为甲种的人当中抽签选择入伍士兵。在昭和初年,被征召入伍的人数大概只占征兵检查人数的15%,也就是说,20人里只有3人会真正入伍。至于海军,对兵源的要求相对陆军更为严格,服役的时间也更长,因此通过征兵进入海军服役的人数远比陆军要少。如今说起征兵,一般都会联想到陆军,所以接下来就主要以陆军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旦被征召入伍,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本的工作,整天都在所属部队的兵营里参加训练。陆军部队一般从驻地直接征兵,所以士兵在周末回一趟老家也是可以的。服役期间,国家会发放薪水,大致相当于低级官员的起薪。军队的训练相当艰苦,新兵(二等兵)还常常受到老兵(一等兵)的欺凌,这种欺凌不只是言语上的,还经常包含暴力行为。在一个满是男人的地方,似乎也难免产生蛮不讲理的气氛。但是,从内部欺凌多发这种情况我们也能够看出,日本军队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不自然、反常识的地方。服役期间如果发生战争,那毫无疑问就需要上前线了。

即便服完兵役,也还没有到松一口气的时候,因为等待着退伍军人的,还有预备役和后备役制度。两年的现役之后,紧接着就是5年零4个月的预备役,在此期间,如果发生战争,出现兵员不足的情况,就会被召集回到军队服役。在度过了预备役以后,还有大约10年的后备役,当战争所需的兵力连预备役也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召集后备役人员重新服役。

处于预备役和后备役期间的人,被称为“在乡军人”,需要参加从前所属部队不定期举行的简单军事训练,这种训练被称为“简阅点呼”。实际上,在1937年(昭和12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首先是大量的预备役人员被召集入伍,接着还召集了一部分后备役人员。而到了太平洋战争时,就连那些两年的义务兵役都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被征召进了军队。对当时的人来说,有没有在战争中受到召集命令,是关乎今后命运的分歧点。

为了逃避兵役,在征兵检查之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在深夜悄悄前往寺庙或是神社,祈求不会被列为甲种,即便自知身体条件极佳,免不了被列为甲种,也会祈求在抽签时不被抽中。另外,虽然也有假装生病、贿赂检查人员或是直接逃亡的,但是真的用这些手段逃避兵役的还是极少数,想来国家至上主义的教育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殖民地出身的人则没有服兵役的义务。大学生虽然在制度上并没有被免除兵役,但是直到毕业,他们都可以免于被征兵,毕业之后接受征兵检查时,也大多会被定为乙种,所以大学生实际上差不多是免服兵役的。

1929年,日本签署了日内瓦第二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但是在陆、海军的反对下,该公约未能在日本国内获得批准,所以日本最终没有加入。陆、海军的理由是,如果按照条约规定对待战俘,那么战俘的待遇就比日本士兵平时的待遇还要优厚,这样一来会造成不公。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的明明是改善本国士兵的待遇,结果日军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举动。可见在战前的日本,个人的权利是多么不被重视。

日本军队的阶级制度

军队的指挥官,称为将校或军官。陆军设有陆军士官学校,海军则有海军兵学校,用来培养指挥官。学生从中学校毕业之后,就有资格报考这两所由军方管理运营的学校。在这两所学校学习的3年间,学生不需要缴纳学费。相应地,学生入学时,就相当于加入了军队,毕业之后也将成为军官。

为了进一步培养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还设有陆军大学校(陆大)与海军大学校(海大)。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对象都是下级军官,在经过上司的推荐并通过考试后,方可入学。在学制方面,陆大为3年,海大则是2年。此外,陆军还设有陆军幼年学校,在那里学习3年之后,可以升入陆军士官学校。想要在陆军内部出人头地,仅仅念一个陆军士官学校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陆军幼年学校和陆军大学校也取得优异的成绩。换句话说,那些爬到陆军顶层的精英们,基本是一些一直处在军校环境中,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的陆军至上主义者。

军官的军衔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等,直到最高级的大将。另外,天皇还会将“元帅”作为荣誉称号颁给那些贡献突出的大将。在军官的世界里,与企业和政府机关一样,职衔越高级,数量就越少。对于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来说,能当上大佐就已经很不错了。每级军衔都有相应的在职年限,在某一军衔的在职年限内,如果没有得到晋升的话,就只能退出现役,成为预备役。预备役这一称呼中的“预备”二字清楚地表明,这些是在战时出现军官不足的情况时,才会被征召回到现役的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高学历人才的干部候补生制度。从大正时期开始,在中学校以上的学校开设了被称为“学校教练”的课程。接受过这一课程训练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从事原本工作的同时,经过相应的训练和手续,获得预备士官的资格。在发生战争被征召入伍的时候,与其作为一般士兵入伍而受到老兵的欺凌,不如作为军官入伍,有这种想法的人想必为数不少。军方创立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战时军官不足的情况,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这些候补生开始被征召。与此同时,那些在裁军时期大量被分流到学校主管学校教练的预备役军官,也有一部分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召集恢复现役。

士官是介于普通士兵与军官之间的存在,能够担任班之类的最小一级军队组织的领导,普通士兵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士官。

日本军队的规模

在改元昭和时,陆军拥有17个师团,兵力约21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裁军潮流中,共有4个师团、约3万人被裁减。师团是能够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单位,在作为主力的步兵部队之外,还设有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以及医疗兵之类的部队。其中的工兵部队,主要负责战场上的铺路架桥、构筑阵地等土木工程。

一部分师团会在一定时间内驻扎到殖民地或是中国的一些地区,在期满后由其他师团接替。这些师团包括负责关东州租借地与南满洲铁道附属地警备的关东军,以及根据《辛丑条约》驻扎在北京附近的中国驻屯军(当时名为支那驻屯军)。

师团的步兵部队通常由4个步兵联队组成,师团整体的人数在和平时期是1.2万人,战时则会扩充到2万人左右。师团长作为师团的指挥官,一般由陆军中将担任。师团长就任时,会直接从天皇手中接受任命状,这显示了师团长与国务大臣相当的高级地位。师团基本是从所在地附近征兵,如第一师团士兵多为关东人,而第二师团则多为东北地区南部的宫城、福岛等县出生的人。

在改元昭和时,共有51个步兵联队。这些联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驻屯地,从驻屯地附近征召来的士兵会在驻屯地接受训练。一个联队在和平时期有约2000人,联队长一般由大佐担任,联队长以下的各级军官每隔几年就会调职更迭。

海军部队由相当于基地的镇守府与舰队构成。在改元昭和时,海军共有5支舰队,以及横须贺、吴、佐世保3个镇守府(1),此外在舞鹤还有一个被称作“要港部”的规模较小的基地。联合舰队是在演习与实战时,由数支舰队合编而成的。当时飞机已经成为重要的兵器,陆、海军都拥有各自的航空部队。

另外,陆、海军也拥有制造武器、弹药以及军服的工厂,不过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工人并非军人。当然,也有一部分军舰、军用飞机和汽车是委托民营企业制造的。

作为军队的中央机关,陆军省和海军省主要负责军队的运营管理,而参谋本部(陆军)和海军军令部则负责制订军备和作战计划。其最高长官分别为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参谋总长以及军令部部长,这些职位由中将、大将担任,并由天皇直接任命。

陆军大臣与海军大臣又称军部大臣,都是内阁成员。根据改元昭和时的军队内部规定,可以由非现役的中将或大将担任。但是实际上,担任过这些职位的军官仍然全部是现役军人。在原则上,当国务大臣寻求天皇下达某些决定时,首相应当在场,但是军部大臣就不需要遵守这一原则,因为这属于独立的“帷幄上奏权”。

基于日俄战争后确立的统帅权这一观念,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是直属于天皇的机构。两者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军队内部规定,参谋总长直属天皇,与陆军大臣平起平坐,而海军军令部部长则属于天皇与海军大臣的部下。因此,陆军大臣若想要向天皇提出撤换参谋总长,还需要参谋总长的同意。而海军大臣则可以根据自身的意见,申请撤换海军军令部部长。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海军军令部部长改称为军令部总长,其地位也变得和陆军的参谋总长一样了。另外,在战时还可能成立所谓“大本营”,作为陆、海军的统一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