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现状
- 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 韦志中 周治琼
- 5269字
- 2021-05-06 16:19:22
一、青少年心理工作需求巨大
关于青少年研究的文献非常多,中国知网上记载了1937年以来的论文。从1937年的3篇,数量持续上升,截至目前,最高的时候是2015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都是在3万篇以上,2018年2万篇,开始有点下降的趋势,文献数量多的背后也反映出了社会对青少年研究的需求很大。
国家、社会、学校也积极回应着这样的需求。
(一)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咨询的重视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同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明确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999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委托有关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进行研究与实验。2000年在上海、2001年在贵阳,分别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目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初稿已经形成。所有这些,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
目前,大部分省市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由大学、教科研心理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科研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及培训工作。
北京市教委在2001年6月下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就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内容、对象与途径、队伍与管理、考核与评估等做了明确规定。辽宁省在2001年7月下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城市中小学要全面开展此项工作,2003年秋季,农村中小学要全面展开此项工作。天津市教育局制定了《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发展纲要》和《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作为指导天津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据。《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要求上海市各区县教育局1999年有20%的学校、2000年增加到35%的学校、2001年增加到60%的学校要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河北省石家庄市要求该市到2002年,农村25%的学校、城市75%的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学校、教师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如“五个一工程”(一份小报、一个信箱、一个环境、一个电话和一个诊室),更多的学校是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热线、设立心理信箱。一些学校还为心理咨询配备了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接受培训,积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并以此来推进工作。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自1996年建立心理咨询室以来,一直定时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信息管理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为龙头,推动了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天津市第一中学则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四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后进生”转化的突破口。
(四)师资培训工作受到重视
许多省市非常重视师资培训,如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组织专家编撰教师培训用书、参加有关高校举办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制定中小学专兼职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等。
上海市组织了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天津市规定专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教师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目前正在制订后三年培训计划。北京市正在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咨询教育师资队伍,并为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设“心理辅导主任”岗位,纳入教师编制,对于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过半年培训,合格上岗,争取每校3~5名。陕西省在2001年5月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四川省成都市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的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河北省石家庄市在2001年下半年成立了5个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即每区成立一个,每区包括3~4个县,以加大普及力度,并就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培训指导。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小学心理咨询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比如,有人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的论文作者所在地进行了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山东、山西较多,陕西、西藏、海南、江西较少,少数民族中小学心理咨询几乎是空白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心理咨询发展速度较快,而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心理咨询发展则比较落后。
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农村中小学校视野,引起了农村学校的关注。有些学校聘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使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常规教学之中;有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很多教育管理部门为使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对学校进行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说,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二)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
近年来,人们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较高。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性心理障碍以及神经症等。有资料表明,有明显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20%。最近几年,全国22个城市的协作调查组对4~16岁城市儿童的调查显示,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占50%以上,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占30%以上,存在学习心理问题的学生占60%以上,存在青春期性心理困扰的学生更多,有些学生甚至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这表明,社会对心理咨询有很大的需求。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感到心理咨询,特别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与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近几年来,某市的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接待了本地的心理求询者来访约500人次;接待来电约2000人次,邮件约5000封,覆盖全国各地。不少求询者提供这样的信息:他们对心理求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有的求询者的来访要排到下一个工作日,有的求询者的邮件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复,有的求询者的来电因为心理咨询专线占线不能及时通话。
就学校心理咨询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少外地来信、来电、来访的求询者就是因为本校和本地没有心理咨询机构,才不得不远道而来求询。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需要。这也从侧面表明,心理咨询有广阔的社会需要,我们目前的心理咨询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三)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
第一是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性问题。
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不少来自其他专业。一些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人员来自医学专业,一些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来自德育或管理专业,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专业培训。
第二是心理咨询操作的专业性问题。
一种是心理咨询德育化倾向。学校心理咨询固然与学校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心理问题不是思想问题,心理咨询不同于道德说教。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有自己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专门的技术。许多心理问题是不能用思想教育的方法来解决的。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高一女生听了同学讲的鬼怪故事而发病,说她“看到”了鬼,哭闹中教师把她搂在怀中才保持安宁。经过咨询会话,她诉说了面对进入高中后成绩的下滑,自己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可见,她的“见鬼”是在潜意识里运用退行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当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化解了心理重压之后,女孩的症状逐渐消失了。可是,在此之前,有关人员却对她进行大量的并不对症的、关于破除迷信等的思想说教。有学生来信说每到考试的时候总要上厕所,以致不能坚持考试,这也不是思想教育可以奏效的。至于各种人格障碍及神经症,更不是靠思想教育能够解决的。但是,在目前的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这些问题常常被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对待。
另一种是心理咨询医学化倾向。关于心理咨询的很多研究表明,必要的时候心理治疗需要药物治疗的配合,但在心理治疗中不能盲目用药。诚如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所说:“对于各种心理障碍,能不用药物的尽量不用,药物治疗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障碍。”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治疗是一切心理障碍的基本疗法。任何药物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只能是在必要时起辅助性的作用。试图依赖药物,对于心理障碍的彻底治疗是不利的。如果说心理咨询人员有什么灵丹妙药,那主要是语言,即专业化的语言沟通以及非语言的影响,这是心理咨询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有些心理咨询人员片面地、盲目地采取药物治疗,这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常常有这样的案例,求询者已经看过几次心理门诊,吃过不少药物。他们说,医生进门就给你开药,并不和你交流,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也没有解决问题,今天这样和心理咨询师会话之后心病才得到医治。可见,专业性的差距,直接影响心理咨询效果。至于目前社会上某些所谓“心理咨询”,玩弄算命先生那一套,危害的程度就更大。
三、探索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心理咨询在中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快速发展,反而出现种种困境和问题,除了管理制度和个人资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把这一现象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心理咨询在中国缺乏很好的生长土壤,虽已生根发芽,却难茁壮成长。发展瓶颈的背后缘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软环境的缺失,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民众的认可程度与接受程度都远远不够,整个社会未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心理咨询发展的观念和氛围。
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心理咨询发展最成熟的国家。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旦遇到诸如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首先便会想到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美国人普遍乐于接受心理咨询,他们把这种行为看得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和简单。有人曾经这样比喻,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另一个就是心理咨询师。据《中国新闻周刊》上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做心理咨询,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认知行为方式使中国人很难认可并接受心理咨询,无论在咨询动机还是在咨询过程和结果上,中国人都表现出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特点。在咨询动机方面,西方人崇尚自我,重视精神生活的愉悦,他们乐于主动袒露自我、寻求快乐,而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缺乏准确的了解,甚至抱有偏见,往往认为只有心理和精神有疾病的人才会去咨询;还有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软弱或意志不足的表现。而且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中国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内隐化,独立去化解各种情绪问题而非疏导出来。在咨询过程和结果方面,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更强调情感陪伴和倾诉,他们认为来访者应该为自己负责,咨询师尽量不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具体的回答或直接的建议,中国人则属于问题解决导向型,他们更希望代表权威的咨询师能够现场给出明确答案,一步到位地解决问题,如若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中国人便会认定心理咨询是无效的。
由此可见,发源于欧美文化的现代心理咨询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下多少有一些水土不服,而传统文化塑造下的中国人也往往不太在意心理方面的问题,习惯采取独自忍受和压抑的处理方式,久而久之心理包袱就会越积越大,最终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有学者就认为,心理问题躯体化正是一个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临床现象。如果一直沿着问题取向的方式去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会更强化国人的误解,使心理咨询更加步履维艰。
传统的研究在于发现问题,建构理论,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又是怎样的呢?目前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内容,大致就是学会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正念等技术,再运用这些技术去做心理咨询和治疗,我觉得作为在社会上开展心理工作的人,尤其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工作者来说,一方面是适用性值得探讨,另一方面是方法、技术也远远不够。我们没有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个空间还很大,是我们需要提高的,所以,应该鼓励心理工作者可以将工作做得再深入一点。思想要和当下的时代紧密联合,我们要思考国家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渴望什么样的人才,家长和教师更关注青少年怎样发展,从而指导我们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能够帮助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套咨询策略。
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咨询工作,还包含了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等内容。我乐见接下来可以有更多围绕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如问卷调查需求及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