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简介
- 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 韦志中 周治琼
- 9319字
- 2021-05-06 16:19:22
一、当今应试教育下的心理问题
传统的教育采取了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方式,我们往往会要求教师教授考试的知识,划考点重点,很少采取“丰富我、完善我”的方式。
举个例子,我督促女儿多锻炼,加强身体素质,但她无法每天进行锻炼,原因是体育老师每天都来学校,却天天称病,不上体育课。我分析,体育老师一定是“被生病”,因为体育老师生病,其他学科老师就可以抢着上这节课,从而将体育课让给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很早就开始提出来了,体育也属于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但现状是,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停了。
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中,智育被当作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德育、体育被置于从属地位。应试教育可能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
应试教育还可能导致“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在中学生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印象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成绩优良、遵纪守法。但心理学家在与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包括心理测验、日常观察、访谈以及心理咨询中发现,在这些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
调查显示,40%~60%的优秀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的相关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心理专家说:“他们是一群需要引起关注的特殊人群。”专家们认为“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追求完美。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好,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意;有成就,但没有成就感,成为许多优秀学生的通病。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一些优秀学生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如人意。他们在学校中体验最多的情绪是不满和不快,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
2.关注消极面。一些优秀学生在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往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关注消极面还表现在经常担心会发生不如人意或令人害怕的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等方面。
3.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一方面,这些优秀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特征,这使他们总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因而他们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关注消极面,这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总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差错,让自己很不轻松。这可能导致他们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显得有点不合群。
此外,一些优秀学生还表现出对失败异常敏感,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不少人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持续的不良情绪可能会转化成躯体症状,如头晕、失眠、胃痛等。
应试教育需要调整,我们看待青少年的角度、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也需要调整,不再单一以“成绩论英雄”,需要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二、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心理工作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的职业成长需要学习,个人家庭生活经营也需要学习,因此,我们可能会参加许多培训班。参加这些培训班时我们常常习惯了一种套路——“老师你怎么还不讲重点”。这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态度,重点是什么?重点不是记录老师讲了什么,而是老师讲了之后我们能思考到什么,是对事物的思考和看法,是一场思想交流的过程。我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思考者。同样,我们学习这本书,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青少年心理工作不仅仅限于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是从青少年整个发展的角度去工作,要求心理辅导员站在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去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工作。
一个青少年即将面临中考,有失眠、焦虑的症状,家长觉得这个孩子有心理问题,会带孩子去医院精神科看医生,或者去机构找心理咨询师。医生往往会认为这是中考压力导致的心理障碍,因而直接对孩子的失眠、焦虑进行心理干预。
站在青少年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辅导孩子是不一样的。这个孩子面临考试压力出现了焦虑症状,我们应该对他的症状来源进行探讨和分类,比如,是因为成绩,是家长给他的期望太高导致压力太大,还是性格原因,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实际上他应该可以应对现在的问题,比如说考试焦虑,大家都焦虑,为什么焦虑到他不能睡觉了就是病态?深究其原因,原来他不仅有考试焦虑的问题,他现在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压力,他喜欢一个同学,那个同学不喜欢他,他感觉很挫败,因此他想变得更优秀,但又做不到,就产生了一种无能为力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感受,即对未来很担心,这时便出现了焦虑。分类和结合青少年的目前心理发展阶段来深究其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真正的心理问题。
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区分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在不同家庭环境下,其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两个患有焦虑症的孩子,一个孩子的爸爸跟妈妈的关系很好,对他的想法很支持,另一个孩子的家庭关系不好,家长的支持度不够最好再接一名结语。
我们的心理辅导更应该从个体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应对焦虑症状,更可以帮助他解决症状背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提升心理素养。
我们反思自己,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真正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去制定心理咨询的策略、去制订治疗工作计划的人有多少呢?我们今天之所以帮他们解决问题,就是为了让他们以后发展得更好。
我们对待青少年能不能像对待成人一样,根本不用治疗?我的学员里有一位老先生,我每次录课或者是讲学,只要是离他近的地方,他一定会来看我,他现在已经七八十岁了,患有强迫症。我对他的咨询就是保守的、保留的,因为他患有强迫症一辈子了,对他来说这个强迫症可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如果轻易地、不问前因后果地给他治好,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位老人从3岁开始就不能用别人的毛巾洗脸,他只用一个东西擦脸,那就是他妈妈身上的围裙。那时还不能看出这是强迫症,后来参加工作了,是一份很严肃的工作,纪律性很强,根本没有时间去强迫自己。再后来换了工作,轻松了一点,强迫症又犯了。他被送到医院去治疗,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好了,出院回家那天,他的女儿正在厨房和面,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忘了洗手,马上出去迎接他,结果他看到这一幕强迫症又犯了,等于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治疗。3岁时的强迫症状,长大后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已经伴随了他一辈子。他也不能参加别人的葬礼,否则他会呕吐,胆汁都要吐出来。但这样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我觉得他很可爱,其实他很健康,除了这个毛病之外,其他一切都好,后来我想这个病就是他的一个支撑点,是能让他更加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的东西,不能轻易地被“解决”。不要轻易拿走别人的礼物,有的病症可能就是礼物,会伴随人们一辈子,有些人没有这个病就不好了。
连生病都可能有好的一面,我用这个反向例子主要是想说明,青少年与成人不同,他们还有很美好的未来,他们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不能给他们在心理咨询中留下后遗症。我们要考虑到他们以后的发展,所以,这里它就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治疗。这份工作涵盖得更深,意义更加广大,所以我们宁愿叫它工作,而不再只是治疗。另外,这份工作的性质也不同。
有位班主任跟我说:“我们班里有个孩子,他犯了错误,你说我怎么修理他呢?”我回答他:“你先把自己修理一顿。”他问为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你家养只狗,狗咬了人,人家孩子被狗咬了要住院,谁给钱,让狗给钱吗?狗根本没有钱,谁给钱?主人给钱那才对,狗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是主人养的狗,当然主人要负责。同样的道理,学生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他是未成年人,你是他的老师,他在学校里犯了错误,闯了祸谁去承担?同样,“子不教父之过”,不仅学校的老师要承担责任,家庭教育中的爸爸妈妈也要承担教育责任。
其实问题在于我们把未成年人当成年人对待了,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他们呢?所以,我们往往不是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孩子的问题,也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做青少年的心理工作。我们的问题在于,总是从临床的角度出发,觉得他有病了,就要治疗他,他错了,就要惩罚他。
我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青少年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是要在我们的爱护、帮助和教育下实现他的成长和发展的。从这个角度看,未成年人产生问题,有时还不能最终定性为“问题”。
同样的道理,未成年人得了抑郁症,我们叫它“抑郁症”,这个是要打双引号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未成年人还不是心智发育完全成熟的人,没有形成稳定的人格,他们只是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所以,不能急于将问题定性。从医学的角度和生物学的角度去定性也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我们需要进行探讨,我们要专门设计一套适用于未成年人的心理评估标准,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同样也不能用成人的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去诊断未成年人。
当未成年人有了心理障碍,我们要去探讨他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障碍。有生物遗传的原因,如家族有精神病史,孩子可能会得精神病。而大多数孩子不是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而是因为对外部环境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需要我们陪伴他、支持他、帮助他去适应的。因此,我们对他做的心理干预就叫工作,而不是治疗。不能刻板地从病理学的角度进行干预,而是用对待青少年的一套标准去做青少年的心理工作。
三、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偏差”
我们今天做青少年心理辅导时面临着一种固有的偏差。现在青少年工作最能吸引眼球的宣传语是“搞定熊孩子的10个方法”“3分钟搞定孩子的心得体会”“美国专家教你10天搞定叛逆的孩子”之类。孩子出问题,父母找到心理咨询师,最大的诉求是:“我的孩子怎么了,我怎么才能搞定他!”焦虑异常的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咨询师能够拿出一个万能的针剂,一“针”下去,药到病除,孩子恢复往日的活泼快乐,听话懂事。家长是付咨询费的人,渐渐演变成了有孩子咨询过程中的绝对话语权。
还有一个偏差是,当父母求助心理咨询师时,流行的诊断标准容易让心理咨询师认为小孩有问题一定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孩子问题,父母制造”“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样的分析引导、理论铺天盖地,影响着全社会的观念。一旦孩子出问题,不管什么都是家长错了,家长应该先来学习,于是先将家长“修理”一顿。这些咨询师所做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去做青少年的工作。然而,家长也刚好相信这样的做法,毕竟当下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孩子“听话”,只能自己先去做咨询。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但这不是青少年心理工作,而是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工作最大的弊端,是将孩子定义在“有问题”“难搞”“不听话”的角色上,在此前提下指定的治疗策略,自然是奔着要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的方向去的,并不能够完全实现孩子的个性成长,解决孩子最深层的矛盾和冲突。
青少年心理工作绝不仅仅包含家庭教育、家庭治疗,更为重要的是青少年本人。如果现在已经出现偏差了,必须要进行改变。青少年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复印件”,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困扰,并不单纯是由父母完全决定的。无论何时,青少年心理工作的重心都应该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诉求、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状况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即使需要做家长的工作,也应当先征求孩子的同意,与孩子共同商量方法和方向,这样的工作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心理工作。
四、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我们今天的孩子都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一直在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这本书,研究“新时代”的概念。各行各业都要进入新时代,每个人都要进入新时代。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其中第二个明确,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家庭管理教育的需要也包括在里面。新时代的需要跟过去的需要不一样。我们这一辈小的时候,父母鲜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父母觉得家里人有饭吃、孩子能长大成家立业就已经很知足了。现在的父母需要的层次已经变了,希望孩子不光拥有成功的事业,还要能够幸福,过得愉快,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实现起来很难,难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过去父母的要求低,却也要投入不少精力,白天耕田种地,晚上回家还要一边缝制衣服一边给孩子讲故事。随着父母的要求变高,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开始有条件了,讲完之后还要孩子抄写一遍。今天的妈妈似乎更有学问,也更有“方法”,而结果却使“需要”与“满足”变得更加“不平衡”。然而,青少年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举个例子,暑假时我将女儿安置在老家,女儿在我出差时给我发了三个字“救我啊”。我心想可别出什么事,马上就问:“怎么了?”她发语音解释,姑姑将手机收走后就上班去了,也不让孩子们下楼,表哥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平板电脑偷过来上网,这样我们才有机会通话,要我将手机给她送过去。我只好劝解她,现在她有机会可以成为一个“乖孩子”,体验表哥表姐在姑姑严格管教下的生活,虽然这对没有经历过严格管教的她来说太难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现在的需要和过去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有一个可以娱乐的工具,最便捷的就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他们要利用这些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虚拟世界。我曾为了女儿带手机这件事与老师有过争议,孩子玩手机需要正确引导,不能一概否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需要和他与外部的环境是要匹配的。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害怕要付出更多、承担更多责任,而扼杀孩子的需要。有时候我们还必须冒着一点点风险教育孩子,如果零风险、绝对安全,过度保护,孩子的成长就有可能会付出重大代价,也是会发展不好的。
青少年的心理工作,其实就是要满足需要,所有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需要没有满足或者满足得不平衡、不充分、不健康。我们小时候,穿的第一件新衣服是妈妈到市场上花5元钱买的城里的二手衣服,不管从哪里来的,穿在身上就很高兴。那时候对我们来说,物质层面的需要大于精神需要,衣服是很重要的,满足了就会很开心。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再把衣服当成他物质需要的一部分,如果有也是一两天,看到了新的就想换一件,而不是把它当成长期的一个追求目标,更多的是偏向精神需要。
五、青少年心理需要新旧对比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我们要了解从我们到我们的孩子,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孩子的精神需要高于过去
一个“60后”家长跟我说,她小时候最怕被人欺负,怕被孤立,渴望融入群体,并在群体中寻求认可,比如,在合唱团获得奖项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物质层面,她喜欢的玩具是一把手枪,还喜欢照相,喜欢吃土豆丝粉条、西红柿,有了这些就很高兴,很容易满足,也很好哄。而到了自己的孩子这一代,他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只要他想,他每天都能吃自己最喜欢吃的菜,玩他最喜欢的玩具,物质的满足无法让孩子获得最大的幸福感。他的需要变得更为丰富,喜欢上网,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特别快,会选择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他的需求更注重精神满足,这对现在的教育也是一种挑战。
当然,这样的不平衡和差异也容易造成更多的误会。比如,很多家长会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我就想不明白他们怎么还不开心”“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吃苦吃得太少了,所以太脆弱、太矫情”,诸如此的推测,让人哭笑不得。
正视孩子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推测和衡量孩子的现状,这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前提。当前的青少年是对精神需要要求非常高的一代,这也对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过去的需要现在依然还在需要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最需要的是自由和父母的认可,渴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对于“自由”,以前父母不会管束孩子去哪里做什么,现在管束和控制得严格些,所以,孩子对自由的渴望也是高于我们的。像是其他的尊重、依恋需要,也都是存在的。以前依恋父母的需要可能得不到实现,但是现在的父母会更能关注孩子的依恋需要。以前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及交流方式与现在的父母不一样,以前的父母可能会说“你这个笨蛋”之类的,新时代的父母会注意不给孩子贴标签,以鼓励为主。
物质方面,以前渴望更好的,比如,5角钱的雪糕和3元钱的雪糕相比,孩子肯定觉得3元钱的雪糕更好;但现在的小朋友就不会,他们不会重视特别贵的东西,贵的东西和便宜的东西在他们的印象里不会有那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喜欢不喜欢,“只要拥有了就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过去的需要现在依然还在需要,比如,过去精神层面的需要,现在我们还是需要的。有人说智能时代机器人要代替我们了,也有人认为是代替不了的。人类情感和人格精神层面是千百万年慢慢进化来的,机器人不可能快速到达这个层面,遥远的未来或许是可以的,但至少眼前不会。比如,在学校,化学老师可以由机器人担任,但辅导员就不能由机器人担任。老师可以把所有的化学知识及题目都安装在机器人程序里,所以复制一个化学老师的课程就可以把所有学生的化学课都教完。但是,学校里的学生培训,陪伴学生一起长大的心理老师就不一定行了,因为机器人是刻板的,与人的交流并不是真实的,满足不了“依恋”“爱”等情感需要。
原来有的需要现在依然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满足需要。原来我们的父母经济建设的部分投入得少一点,情感部分就会投入更多一点。现在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对孩子的陪伴就少了,一些孩子明显因为情感不能满足而出现问题。有的父母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那么这个家庭就进入新时代了。还有很多父母是没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没有进入新时代。
我在婚姻家庭的辅导中,常提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很多离婚、分手或者不能进入婚姻的人群,其实有一个心理不平衡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而这个需要没能满足。比如,一个人原来回家只需要有饭吃就行了,现在回家还得有人听他说话,饭还得有味道,做饭的人还得有情感。这就是高要求了,而这个人不具备满足这个要求的能力,这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个人并不具备满足这样生活的能力,这就和一个想发财的人并不具备赚钱的能力是一样的,但同时又马上把这个问题归因到他人身上。因此,我们的婚姻家庭跟亲子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婚姻的辅导上,我们要更多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然后跟自己的需要相匹配,使能力与需要相匹配,所以婚姻教育就变得很重要。积极婚姻辅导是“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问题,对方有什么问题”。青少年心理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的反思就在于有没有围绕需要,围绕谁的需要,怎么样找到这个需要和不平衡点,找到了这个就好办了,实事求是进行澄清,孩子的需要满足没有,如果不去满足,即使找10个心理医生,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青少年工作,把它当成工作,满足青少年的需要。
(三)澄清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
年轻的家长会有更加不同的看法,一个“00后”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她认为自己小时候的物质追求比较多一点,想要一些衣服、发卡、文具、书、书包、娃娃等,冰激凌几毛钱就很贵了,2角钱就可以买一个很好吃的零食。精神上需要和同伴在一起玩耍,需要老师的认可。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年代,所以物质追求少,一块石头可以玩一天,不太喜欢奢华的东西,如一本书、一些自然材料就可以让他很开心、很满足,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呵护——你是否呵护我、理解我、陪伴我,带我去旅游,还能给我自由,是否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信任,是否有家长的陪伴和信任。
我们以发展性的视角、以工作性的性质去做青少年的工作。我们的策略就是围绕着需要来开展。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访者,我们可以问他,觉得在家庭里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哪些是合理的需要,用一个图表表达出来,让他自己去澄清。
现在的青少年来访者,最害怕的就是认为我们是爸爸妈妈请来的帮手,是来教育他们的,没有站在他们这边。我们应该站在他们需要的角度,以此作为切入点,所以策略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改变策略。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展。
比如,一个青少年出现适应性问题,无法跟别人交往,那是他有什么需要没有满足,或者是压抑了什么欲望而出现障碍。当我们找到他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以后,再探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否定。当孩子说想要爸爸妈妈陪伴时,而爸爸妈妈总不能时时刻刻陪伴。我们也要探讨这个需要合理的部分在哪里,不合理的部分在哪里。
(四)需要与符号的意义
一个上大一19岁孩子的家长,跟我分享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暑假孩子回家的时候,许久未见的母子俩还未来得及嘘寒问暖,她第一眼就看到孩子那个“奇怪的头”——孩子把头发留得很长,还扎上了一个小辫子。妈妈心里很不舒服,看着儿子顶着那个“辫子头”走来走去,满口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好长时间只能强迫自己不去注意孩子的头。作为一个“70后”,她所接受的教育和人生经验,让她从内心认为这样的发型是怪里怪气的,她很想拿把剪刀把儿子脑袋后面晃来晃去的“小辫子”一剪刀“咔嚓”下来。但理智告诉她一旦这样做了,十有八九会导致一场家庭战争,会破坏她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为了维护家庭和谐,她每天催眠自己、告诫自己,要尊重,要接纳,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夸奖他:“你这发型……挺……酷的。”儿子大约也看出来母亲对他头发的复杂情绪,但是装作不知道,怡然自得地继续顶着辫子头我行我素。
这个妈妈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需要,怎么上大学还要耍酷把头发留长。现在的青少年到底有什么需要?
这位妈妈的想法很有趣:不认可,但为了维护家庭和谐还是接纳他。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矛盾时,到底是主动地迎上去,和而不同,还是被动地被裹挟着,半推半就地奔向新时代。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等到孩子快崩溃了,父母又直接撤退。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大度一点,主动迎合孩子,与孩子交朋友。
很多人实际上没有跟上新时代,没有跟上需要。像这样半推半就的家庭还算是有潜质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这座山峰上越过去,超越自我。留辫子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表达:我是我自己,不是谁的自己,不是谁的我。我们要尽可能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了解孩子在诉求什么、表达什么、捍卫什么,这就是文化心理。孩子不是非要留这个头,本来他就只是借一个符号表达一下自己而已,结果我们坚决地要他剪掉,后面有可能会发生不可解除的冲突,然后导致很多的悲剧。
经过交流,我们不断反思策略。青少年心理辅导是一项工作,它是发展性的,它不仅是家庭教育、咨询与治疗。我们在试图开创一种新的,适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思想理论和路径,我们要紧跟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需要,找到一种符合中国当下社会发展阶段的策略。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关乎社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