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集刊(第22集)
- 朱岩石 洪石 新华
- 7019字
- 2024-11-01 16:41:17
调查与发掘
湖北襄阳市墓子地东周至汉代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关键词:湖北 襄阳市 墓子地遗址 东周至汉代
内容提要:为了配合湖北省大型水利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2016年6~9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墓子地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墓子地遗址位于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曾家岗张洼村东北200米的东排子河西岸,是一处开阔平坦的二级台地。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多为两层或三层文化堆积。在1000 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发掘清理灰坑39个、灰沟2条和水井1个。出土陶器、石器、铜器等各类遗物200余件,以陶器为大宗,主要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等。器形主要有罐、豆、鬲、陶拍、缸、釜等。陶器纹饰主要有粗绳纹、细绳纹、粗凹弦纹、细凹弦纹、附加堆纹等。还出有石锛、石镞、铜镞等。该遗址的文化层不厚,器物种类亦不多,但是文化面貌及发展脉络清楚,汉代的水井制作也比较精细,出土了较多汉代典型明器,主要为东周和汉代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南阳盆地南缘地区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也为进一步找寻周边区域更早期的考古遗存提供了对比材料。
为配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图1),201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承担了37+500标段内的墓子地遗址的考古发掘,发掘历时3个多月,不仅顺利地配合了水利工程的开展,而且获得了一批新的考古资料。现将墓子地遗址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1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示意图
墓子地遗址,位于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曾家岗张洼村东北200米处,东排子河西岸,是一处开阔平坦的二级台地(图2)。遗址地处汉水中游东部、南阳盆地的南缘,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32°27′32.8″、东经111°58′52.5″,海拔118米。遗址地貌由西向东至东排子河西岸为西高东低的大片农田,原为水田,现改为旱田,种植有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图2 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此次发掘布5米×5米探方40个,由遗址中部分为东区和西区,勘探面积为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为1000 平方米。
一、地层堆积
遗址的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多为两层或三层文化堆积。现以2016LZMT0105西壁和2016LZMT0706东壁剖面为例加以说明。
2016LZMT0105西壁可分为3层堆积。
第1层:耕土,为黄褐色沙质土,土质疏松,包含麦秸秆、植物根系及少量绳纹瓦片等。厚0.2~0.35米。
第2层:灰褐色黏土,土质坚硬,土壤板结较重,散开后呈硬瓣状。距地表深0.2~0.35、厚0.15~0.45米,分布于整个探方。出土遗物有少量绳纹板瓦、筒瓦残片等。
第3层:黑灰色黏土,夹木炭颗粒,土质硬。距地表深0.5~0.8、厚0~0.15米,分布于探方的西南部。出土遗物有泥质灰陶豆、绳纹夹砂陶釜、陶鬲等器物残片。此层下的遗迹有H3。
第3层下为红褐色黏土生土(图3)。
图3 T0105西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灰褐色黏土 3.黑灰色黏土
2016LZMT0706东壁可分为2层堆积。
第1层:耕土,黄褐色沙质土,土质疏松,包含麦秸秆、植物根系。厚0.15~0.3米。出土少量绳纹夹砂陶鬲、陶釜、泥质灰陶豆及绳纹板瓦、筒瓦等残片。
第2层:灰褐色黏土,土质坚硬,土壤板结较重,散开后呈硬瓣状。距地表深0.15~0.3、厚0~0.35米,分布于探方的东部。出土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及夹砂绳纹陶釜、陶鬲、泥质陶豆、绳纹陶罐等器物残片。此层下的遗迹有H10。
本探方内没有第3层堆积分布,第2层下为红褐色黏土生土层(图4)。
图4 T0706东壁剖面图
1.耕土 2.灰褐色黏土
从地层层位及其包含物分析,地层的时代和文化性质比较明显,第1层为现代耕土层,第2层为汉代文化层,第3层为东周文化层。
二、遗迹
此次发掘共清理遗迹单位42个,其中包括灰坑39个(2016LZMH1~H39,以下简称H1等)、灰沟2条(2016LZMG1、G2,以下简称G1、G2)、水井1个(2016LZM J1,以下简称J1)。39个灰坑中,有7个(H1、H6、H11、H21、H22、H35、H38)近似长方形、2个(H17、H20)近似矩形、22个(H2、H4、H5、H7、H8、H10、H12、H13、H14、H18、H19、H23、H24、H25、H28、H29、H30、H31、H33、H34、H37、H39)呈椭圆形、3个(H26、H27、H36)近似半圆形、5个(H3、H9、H15、H16、H32)呈圆形,其中17个灰坑(H12、H14、H22、H23、H24、H25、H26、H27、H28、H29、H31、H32、H33、H36、H37、H38、H39)年代为汉代,现举例说明如下(图5)。
图5 墓子地遗址总平、剖面图
(一)灰坑
H1 位于T0305东南部,开口于第2 层下,向下打破生土,坑口距地表深0.45米。坑口呈不规则圆形,斜壁向下逐渐收成圆形,坑下半部为直壁、平底。坑口径约1.6、底径约0.95、深1.05米。坑内堆积由黑灰色黏土与黄色黏土混合成的花土,夹杂草木灰与木炭颗粒,土质硬。坑内出土绳纹夹砂陶鬲足、绳纹夹砂陶釜、泥质陶豆等器物残片(图6)。
图6 H1平面、剖视图
H4 位于T0406的西南部与T0306东北部,开口于第2层下,坑口距地表深0.4米,向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半个椭圆形,斜壁,平底。坑口长径约3.3、短径约3.1、深约0.6米(图7)。坑内堆积为黑灰色土和夹黄灰色细沙质黏土,土质硬,包含木炭颗粒、烧土颗粒、兽骨。出土大量泥质灰陶豆、红陶豆、绳纹夹砂陶鬲等器物残片,完整器有石锛、陶拍各1件。
图7 H4平面、剖视图
H10 位于T0706探方的东部,开口于第2层下,坑口距地表深0.45米,向下打破生土。坑口呈椭圆形,斜壁,圜底。坑口长径约1.8、短径约1.3、深约0.2米。坑内堆积为灰色黏土和夹黄灰色细沙质黏土,土质硬。出土遗物有少量泥质灰陶豆、红陶豆、绳纹夹砂陶釜等器物残片(图8)。
图8 H10平面、剖视图
H29 位于T0303探方的北部,开口于第2 层下,坑口距地表深0.55米,向下打破生土。坑口呈椭圆形,斜壁,平底。坑口长径约1.5、短径约1.25、深约0.35米。坑内堆积为浅灰色黏土和夹黄灰色细沙质黏土,土质硬。坑内出土少量绳纹板瓦残片(图9)。
图9 H29平面、剖视图
(二)灰沟
G1位于T1202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开口于第2层下,向下打破生土。沟为长条状,西宽东窄,中间深两端浅。东边最窄65、西边最宽130、中间最深55厘米。沟内仅有一层堆积,为黑色土,土质较硬、致密。坑内出有炭粒、陶片、陶鬲足、骨骼等,还出土1件完整铜镞和1件可复原的陶盘。从出土的破碎陶器、兽骨、炭粒等推测,其可能用于堆放生活垃圾(图10)。
图10 G1平面、剖视图
(三)水井
J1位于T0106探方的东南部,开口于第2层下,井口距地表深约0.5米,打破第3层及生土。
1.形状与结构
坑口上部由于坑壁坍塌呈椭圆形,下部呈圆形,直壁,圆形井圈是用正面饰绳纹、侧边饰几何纹的长条形红砖与青灰砖竖砌而成,每层井圈用15块砖围砌成圆形,井圈外再用红色黏土填实。在距井口1.9米深处,向下用弧形砖围砌成圆形井圈,每层井圈用9块弧形砖围砌而成(图11)。
图11 J1平面、剖视图
2.尺寸大小
坑口直径约1、井口直径约0.8、井深8.5米。井用砖分为长方形平砖、楔形砖、弧形砖三种。砖的颜色有青灰、橙红两种。初步推断长方形平砖、楔形砖是采用的墓砖。长方形平砖、楔形砖正面一侧有绳纹,一侧边有几何纹。长方形砖长34、宽16.5~17、厚4.5~5厘米,楔形砖长34、宽16.5~17、刃厚4、背厚5.5厘米。弧形砖内弧为素面,外弧饰绳纹,砖的两端有公母榫。长约27、宽17、厚4.5厘米。
J1井圈用砖块在距井口1.9米处明显分段,1.9米以上用长方形平砖与楔形砖砌筑,距井口1.9米以下用砌井专用的弧形砖砌筑。初步推断水井使用后期,自井口向下至1.9米处出现损毁,维修时使用墓砖砌筑。
3.井内堆积
井内堆积可分3层。
第1层:浅灰黏土,土质硬,包含大量菱形纹残砖、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少量泥质灰陶罐残片等。厚约0.8米。
第2层:浅灰色细沙质淤积土,土质松软,包含少量倒塌井砖、泥质灰陶缸、陶罐等残片。厚约5.3米。
第3层:至井底为黑灰色淤泥,包含倒塌的长方形井砖。厚约2.4米。
4.出土遗物
井内第3层出土陶罐13件、陶壶残片和1件铜质顶针等。
三、遗物
此次发掘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按质地可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等。
(一)石器
器形有锛、镞等。
锛 3件。均为青灰石磨制,单面刃。H16∶15,残长6.2、宽3.5、厚1厘米(图12,1)。H5∶6,残长6.5、宽4.2、厚0.5厘米(图12,2)。H4∶3,完整。长8.8、宽5、厚1厘米(图12,3)。
镞 1件(H16∶16)。青灰石磨制。铤部长2.4、残长11.6厘米(图12,4)。
图12 出土石器
1~3.锛(H16∶15、H5∶6、H4∶3) 4.镞(H16∶16)
(二)陶器
按质地分为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等,器类有罐、豆、鬲、陶拍、缸、釜等。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粗凹弦纹、细凹弦纹、附加堆纹等。
罐 根据口部、颈部、肩部和腹部的特征,可以分为两型。
A型:口径和腹径大致相等,短颈。共18件。根据颈部变化,又可分为两式。
Ⅰ式:10件。H16∶7,泥质灰褐陶。侈口,圆唇,束颈,溜肩,圆鼓腹。口沿下饰两道凸弦纹,弦纹间有一周波浪纹,腹下部饰绳纹。口径35、残高14.3厘米(图13,8)。T1202②∶10,泥质灰陶。口外侈,平折沿,方唇,束颈,鼓腹。口沿和颈部饰弦纹。口径36、残高6.4厘米(图13,3)。H21∶8,泥质黄褐陶。方唇,口外侈,折沿,束颈。口沿下饰绳纹及两道弦纹。口径27、残高6.4厘米(图13,1)。H21∶3,泥质灰陶。圆唇,口外侈,宽平折沿,束颈。口沿下饰一道凸弦纹,以下饰浅绳纹。口径17.8厘米(图13,9)。
Ⅱ式:8件。T0805 ②∶2,泥质灰陶。圆唇,敞口,折沿。颈部饰三道弦纹。口径33.4、残高6.7厘米(图14,1)。H16∶10,泥质黄褐陶。侈口,平折沿,微束颈。口沿下饰两道凸弦纹。口径30.4、残高5厘米(图14,9)。
B型:口径小于腹径,长颈,长溜肩。共8件。根据颈部变化,又可分为两式。
Ⅰ式:4件。H16∶5,夹砂灰褐陶。束颈,溜肩。颈下饰绳纹。残高8.6厘米(图13,7)。
图13 出土陶器
1、3、8、9.AⅠ式罐(H21∶8、T1202②∶10、H16∶7、H21∶3) 2、4.缸(J1∶1、J1②∶2) 5、6.Ⅰ式豆(H16∶14、H3∶2) 7.BⅠ式罐(H16∶5)
Ⅱ式:4件。T0805②∶ 1,夹砂黑衣灰陶。侈口,方唇,束颈,折肩。口径16、残高14厘米(图14,11)。T0804①∶1,泥质灰陶。敛口,平沿,束颈。素面。口径11.8、残高7.5厘米(图14,4)。
J1集中出土陶罐13件,均为泥质陶,其中12件灰陶器和1件黄褐陶器,根据上文分析,主要有以下型式。
AⅡ式:1件(J1③∶4)。泥质黄褐陶。筒形罐。敞口,折沿,束颈,平底。素面。口径14.5、底径12、高12.7厘米(图14,2)。
BⅡ式:6件。泥质灰陶。双耳罐。束颈。J1③∶5,敛口,鼓腹,平底。口径12.5、腹径17、底径9.5、高27.5厘米(图14,14)。J1③∶7,侈口,圆鼓腹,平底。器表饰网格纹。口径10.8、腹径22、底径11、残高31厘米(图14,15)。J1③∶11,一耳残。侈口,方唇,圆弧腹,底部微凹。器表饰绳纹。口径12、腹径18、底径9、高24厘米(图14,16)。
C型:6件。泥质灰陶。双耳罐。侈口,束颈,圆弧腹。器表饰绳纹。J1③∶13,方唇,底部微凹。口径15、腹径20、底径8、高24厘米(图14,12)。J1③∶10,平底。残口径12、腹径25、底径10.8、高29厘米(图14,8)。J1③∶14,方唇,底部内凹,微变形。口径13、腹径18、底径7.5、高23厘米(图14,13)。
缸 2件。直口,短颈,丰肩。J1∶1,泥质黄褐陶。口内饰凸弦纹一周,肩部饰花纹一周。口径34、残高8厘米(图13,2)。J1②∶2,泥质灰陶。口内饰凸弦纹一周,肩部饰波浪纹一周。口径31、残高10.5厘米(图13,4)。
豆 根据形制差异,可分为二式。
Ⅰ式:10件。泥质黄褐陶。浅盘腹,粗柄,喇叭形圈足。H3∶2,口径13.3、残高12厘米(图13,6)。H16∶14,口径18、残高13厘米(图13,5)。
Ⅱ式:8件。盘腹较深,柄细高,喇叭形圈足。T0803②∶1,泥质灰陶。口径12.2、圈足径8.4、高14.5厘米(图14,6)。T0205②∶1,泥质黄褐陶。口径11.5、残高3.5厘米(图14,10)。
陶拍 1件(H4∶2)。泥质灰陶。拍面呈圆形。拍面直径6、柄部长6、直径2厘米(图14,7)。
图14 出土遗物
1、2、9.AⅡ式陶罐(T0805②∶2、J1③∶4、H16∶10) 3.铜顶针(J1③∶3) 4、11.BⅡ式陶罐(T0804①∶1、T0805②∶1) 5.铜镞(G1:10) 6、10.Ⅱ式陶豆(T0803②∶1、T0205②∶1) 7.陶拍(H4∶2) 8、12、13.C型陶罐(J1③∶10、J1③∶13、J1③∶14) 14~16.BⅡ式陶罐(J1③∶5、J1③∶7、J1③∶11)
鬲足 根据形制差异,可以分为二型。
A型:锥足,共12件。又可以分为二式。
Ⅰ式:7件。夹砂灰褐陶。T1202②∶12。腹部较平直,裆部较浅,锥状足,足腔较深。腹部有绳纹,足部素面。残高7.2厘米(图15,6)。H16∶3。截锥状柱足,圆窝足。外壁饰粗绳纹。残高7.1厘米(图15,2)。
Ⅱ式:5件。夹砂灰褐陶。口残,足窝较深。器表饰绳纹。T0803②∶2,底径2.4、残高11.8厘米(图15,1)。T0503②∶1,底径3.2、残高13.5厘米(图15,5)。
B型:柱足,共9件。又可以分为二式。
Ⅰ式:5件。H5∶4,夹砂灰褐陶。裆线较低,柱足,足腔较浅。器表饰绳纹。足径2.4、残高7.6厘米。H16∶2,夹砂黄褐陶。截锥状柱足,足腔深。外壁饰粗绳纹。残高8.3厘米(图15,4)。
Ⅱ式:4件。T0506②∶2,夹砂黄褐陶。口部残。器表饰绳纹。足窝底径4.5、残高9.5厘米(图15,3)。
(三)铜器
顶针 1件(J1③∶3)。表面有三道圆点组成的线条装饰。直径1.8、厚0.1厘米(图14,3)。
镞 1件(G1∶10)。截面呈菱形,带铤。长6、最宽处1.3厘米(图14,5)。
图15 出土陶鬲足
1、5.AⅡ式(T0803②∶2、T0503②∶1) 2、6.AⅠ式(H16∶3、T1202②∶12) 3.BⅡ式(T0506②∶2) 4.BⅠ式(H16∶2)
四、结语
为配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基本建设,我们抢救性发掘墓子地遗址1000 平方米,发现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40余处,出土各类遗物200余件,时代集中在东周时期至汉代。
Ⅰ式陶豆(H16∶14)与襄阳黄集小马家遗址出土陶豆(H5∶1)[1]形制相同,AⅠ式鬲足(T1202②∶12)与襄阳伙牌南杨家遗址出土鬲足(H1∶1)[2]相似,AⅡ式鬲足(T0503②∶1)与襄阳黄家村遗址出土鬲足(H27∶2)[3]非常相似,AⅠ式陶罐(H16∶7)与襄阳黄家村遗址出土陶罐(H13∶12)[4]相似,以上器物都具有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特征。
汉代遗物多出自水井(J1),如泥质灰陶网格纹双耳罐、泥质灰陶弦纹双耳罐、泥质灰陶绳纹双耳罐、泥质黄褐陶素面筒形罐等,另有陶缸2件、陶仓1件。其中J1③∶30泥质灰陶双耳罐与襄阳黄家村墓地AⅣ式罐(M349∶5)[5]近似,罐(J1③∶5、J1③∶6、J1③∶7)与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所出AaⅠ式罐[6]相近,罐(J1③∶10)与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所出AaⅡ式罐(M3∶2、M7∶12、M7∶11)[7]相近,泥质黄褐陶井(J1③∶4)与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所出AⅢ式井相近,此类双耳罐和井均为汉代墓葬中典型的模型明器。
汉代器物还有Ⅱ式豆(T0803②∶1)与枣阳周台遗址出土BⅢ式豆(H21∶12)[8]形制相同,BⅡ式陶罐(H16∶5)与襄阳黄家村遗址出土BaⅠ式陶罐(M121∶1)[9]相似。
墓子地遗址的文化层不厚,器物种类亦不多,但文化面貌及发展脉络清楚,汉代的水井制作也比较精细,出土了较多汉代典型明器。墓子地遗址的发掘,为南阳盆地南缘地区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也为进一步找寻周边区域更早期的考古遗存提供了对比材料。
附记:2016年夏,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我们参加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考古大会战,项目负责人为王晓琨,参加墓子地遗址的技术指导老师有张文治、王灯良、鹿学成、苗慧、鹿凡,学生有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石思佳、农桑、李逢源、苏天敏、苏振、康晓慧、陈少兰、严辉发等。文中插图由苗慧、王灯良、张文治绘制。墓子地遗址考古项目顺利完成,首先得益于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更得益于各方面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广新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博物馆、老河口市博物馆、薛集镇政府、薛集镇文化馆、曾家岗张洼村委会及湖北省文博界的领导、老师和同仁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执笔者 王晓琨 张文静 石思佳
The Excavation of Remains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to the Han Dynasty at Muzidi Site in Xiangyang City,Hubei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 Museum Studies,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KEYWORDS:Northern Hubei Province Xiangyang City Muzidi Site Eastern Zhou Period to Han Dynasty
ABSTRACT:In June through September 2016,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 Museum Studies of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conducted excavation to the Muzidi Site loc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Dong Paizi River 200 m to the northeast of Zhangwa Village in Xueji Town,Laohekou City,Hubei Province. The terrain of this site was a wide and flat secondary terrace.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site was simple,mostly consisting of two or three cultural layers. Within the excavated area covering 1000 sq m,39 ash pits,two ash ditches and one water well were recovered,from which over 200 artifacts made of pottery,stone,bronze,etc. were unearthed,and pottery wares took the bulk;they were made of fine clay gray pottery,fine clay red pottery,sandy gray pottery and sandy red pottery,the main types of which were jar,dou-stemmed bowl,li-cauldron,paddle(tool for making pottery vessel),vat,fu-cauldron,etc. The decorations of these pottery wares were mainly coarse cord pattern,fine cord pattern,thick sunken bowstring pattern,thin bowstring pattern,attached emboss pattern,etc. In addition,stone adzes and stone and bronze arrowheads were also unearthed at this site. The cultural layers of this site were not very thick and the category of the artifacts found here was simple,but its cultural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clear. The water well of the Han Dynasty was finely built;most of the features and artifacts found at this site were that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and Han Dynasty,including many models of the Han Dynasty made as funeral objects. The excavation of this site provided new archaeological data about the south margin of Nanyang Basin,and also provided comparative materials for further searching earlier archaeological remains in the nearby areas.
(特约编辑 新华)
[1]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枣阳周台遗址发掘报告》,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2]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伙牌南杨家遗址灰坑清理简报》,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黄家村(上册)》第202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4]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黄家村(上册)》第152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5]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发掘报告》,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发掘报告》,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7]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城东街汉晋墓地发掘报告》,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8]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枣阳周台遗址发掘报告》,见《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黄家村(上册)》第355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