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排行榜背后的真相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亿万富翁阶层,富豪榜排名也发展成一个新的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布斯》杂志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富豪榜”。在过去5年里,亿万富翁的数量已增加一倍,而在过去10年则翻了3倍,这也让这个排行榜成为衡量财富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样本。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富豪这个标签在20年前还不为人所知,今天,他们已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财富群体。这一巨大变化诱使很多人开始效仿《福布斯》,进而形成一个产业,由此产生众多的财富排行榜。

这其中既有逐日发布亿万富翁排名的“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和“亿万富翁大调查”(Billionaire Census),也有跟踪特定区域个人财富的“胡润排行榜”(Hurun Report)和瑞士信贷研究中心的“全球财富报告”(Global Wealth Report)。在这些数据中,《福布斯》和彭博采用动态市场数据对排名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还有一些根据数据撰写的专著,比如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的《巨富》(Plutocrats)以及达雷尔·韦斯特(Darrell M. West)的《亿万富翁》(Billionaires)。这种跟踪亿万富翁排名的业务迅速增长,恰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偷窥上流社会的欲望,也为批评财富不均的人提供了依据。

这些排行榜的部分信息迎合奢侈品商家及富豪们自我宣传的需求。事实证明,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亿万富翁要多于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及其他高等学府。但这些排名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它们的计算主要依赖公开信息,尤其是股票及房地产持有数据。因此,这些亿万富翁的实时指数只能反映市场的当前状态。可以想象,对于像比尔·盖茨(Bill Gates)或是墨西哥首富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这样的超级亿万富翁来说,每天看着他们的财富以数亿美元的幅度起伏,已经习以为常,但这些信息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事实上,长期趋势才更能说明问题。

最近,这些富豪榜数据引发一场严肃的经济学大讨论。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针对贫富不均问题所著,并于2013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书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尽管他序言中的基调是称赞,但针对作者认为财富继承者长期统治美国的观点,萨默斯也提出质疑。他认为,美国的亿万富翁群体极其不稳定。萨默斯还着重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在1982年进入《福布斯》第一批财富排行榜的名字中,仅有1/10进入2012年的排行榜。

著名作家及创业投资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在哀叹科技止步不前的时候,也调侃性地引用亿万富翁排行榜。泰尔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财富排行榜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92人中,仅找到11人属于高科技行业,而且这几个人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比尔·盖茨、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和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通过比较,泰尔又发现,两倍于此的富翁主要依赖“自然资源采掘”发家致富,泰尔略带讽刺地指出,这个群体“基本就是高科技发展失败的产物,因为矿产品属于供给无弹性商品,而饥荒会让农民变成富翁。”

萨默斯、泰尔及其他人已开始认识排行榜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以系统化方式去解读这些排行榜,发掘反映各行各业亿万富翁财富规模的数据,以及富翁阶层在现实中所面对的竞争。

对一个成长中的经济体来说,创造财富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也是再健康不过的特征,但前提是这些国家的富豪所控制的财富还没有达到不可控的地步,还未形成一个已经丧失活力、以家族为纽带的精英阶层;他们所依赖的是创造性和生产性产业,而不是依靠政治关联来决定谁将成为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