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砖的分量——顾长卫导演印象
说起《最爱》这个故事,就得要隆重介绍一下它的导演——顾长卫了。
从最开始组织这个剧本,到最终拍摄上映,每个环节,他都是核心,或者说每个环节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才智。如果要给顾导打上一个标签,那就是“坚持”。不知道是否缘于出生地的赐予,他的坚持很有些西北特色,如风暴中的古老城墙,烈日下的黄土高原,始终沉默不语,看不出大悲大喜,只有岁月风化后的沧桑和无法改变的坚守。他就是这样,闷声不响,一门心思直往自己明确的目标去。
你看看电影名字的变迁,大致可以推想出一些幕后的经历了。
最开始这个故事叫做《世外桃源》。在2007年,剧本便已完成。
2008年初,开始筹备拍摄,各个部门、演员基本都已准备就绪;因为各种原因,项目的未来变得非常不明朗,只好解散剧组,进入停滞阶段。这时,顾导没有放弃这个剧本,一直组织对内容进行调整。有一天,大家突然为剧本找到了新的方向,让它脱离了原来“世外桃源”的气质,变得更具荒诞戏谑的色彩并更充满想象力,《世外桃源》从精神上脱胎成了《魔术时代》。后来,因为顾导认为“时代”一词太大,怕片子承载不了,在开拍时又改成了《魔术外传》。此后,经过后期剪辑、总结各方意见不断修改之后,再叫《魔术外传》又已经不合时宜了。2011年,《最爱》这个名字成了最终最皆大欢喜的结果。
你能开始对这个顾导有点了解吗?
你可能看过他担任摄影指导的《红高粱》、《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可能听说过他导演的《孔雀》、《立春》。他导演的作品似乎没有那么大众化,但也明显受到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的好评。曾经有人说过:导演的镜头后面是有人生观的。你的镜头可能也代表了你的观念。如同《孔雀》在柏林获得银熊奖时,顾导在采访中说过的:
“我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看到这部作品。这部电影献给‘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充满生命力的小人物’。人们日常谈论的和书上看到的多是英雄和伟人。一般电影都是向大师致敬,平常百姓来去的时候都悄无声息。这些普通人的生命其实不容易,他们或许更艰辛更伟大。”
顾导的镜头总是很内敛平静,但总有颇多耐人寻味的细节。顾导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向来鲜明独到,比如《孔雀》里清教徒一样的姐姐、影子一样的弟弟;《立春》里丑陋却执著的王彩玲……一个个都是生活中最普通又最传奇的人物。
把一个传奇再现出来固然不错,但把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讲得绘声绘色却是需要功力的。顾导便是一位执著于关注和表现普通人生活、专注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传奇的艺术家。那些人物不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们的生活也同样光芒四射。
导演家放着一块砖,那是拍《孔雀》时,他在黄河边捡到的一块修大堤用的砖,印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标志……修一座大坝,可能需要无数的砖,哪一块都不会特别显眼,但如果你真要把它们收藏在一个地方,你会发现,其实每一块砖都有着自己沉重的分量。
《最爱》也是一样,讲的都是大堤里每个“砖块”的传奇。经过年代的沉淀,它更会显出迷人的光彩。
《孔雀》的超现实主义海报由画家方力钧设计
由画家夏鑫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