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道工程管理

河道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气象、水文、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总结和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以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2.3.1 三川河河道管理的历程

河道工程管理和河道治理是保障河道安全和发挥河道效益的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一个工程即使建设的较完善,但如果放松管理,就会造成工程失修,效益萎缩,甚至出现大的责任事故。因此,要确保河道工程安全,发挥好河道工程的效益,必须加强河道工程的运行管理,也就是说,三川河的治理史就是三川河河道工程管理的历程史。

在中国古代,河道的治理大多是县、府等沿河官员组织当地百姓修筑堤防和围堰,同时开渠引水灌溉沿河两岸的农田。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下,由于受社会制度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三川河始终未能得到全面的治理和开发。而河道大多由沿河的州、府、县进行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1917年,政府列水利为“六政”之首,并制定了水利贷款办法,同时改变过去水利由地方绅士自办为官督绅办。同年,首设水利局,召集沿河各村拟定分段筑堰的办法,并设立防汛机构。

1949年9月,山西省水利局成立,水利局机关下设河渠科、井田科等,为新时代水利工程治理和管理拉开了序幕。

为了管理好已经治理的各级河道,顺应河道管理的需要,国务院、山西省政府和山西省水利厅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与河道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和更正,目前正在实施的法律法规包括: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这是水利工程的基本大法;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0年11月16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水工程管理条例》;1994年7月21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这些都为河道工程管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供了保障。

同时,为了顺应河道管理工作的需要,吕梁市水利局专门成立了吕梁市河道管护服务站。其主要职责包括:宣传和组织实施有关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组织编制和实施河道整治、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计划;组织编制和实施河道清障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维护河道运行秩序,调解河道水事纠纷;维护管理河道工程;开展河道水质监测工作,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河道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2.3.2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川河的总体管理归吕梁市河道管护服务站管理;三川河流经区域涉及4个县(市、区),即离石、方山、中阳、柳林,各个县(市、区)均有县(市、区)水利局下设的县区级河道站,管理各自辖区内的三川河河道。

由于河道管理涉及面广,加上情况复杂,河道战线长,管理人员少,多年来各市河道管理机构不健全,存在问题较多,加上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有的时候认为工程管理光花钱不出经济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必然造成河道防洪能力严重下降。就目前三川河河道管理而言,仍然处于一种多头管水、权责不明、管理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行管理模式落后和工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河道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由于各级管理单位既要管理好防洪工程,又要稳定发展养护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本来有限的维修经费难免顾此失彼,出现了饿着肚子搞管理的局面,养护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是日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河道管理各种现代化工具缺乏,日常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3)工程建设、管理、经营关系不顺。一些防洪基建工程的附属设施设计配套不健全就通过了验收,给日后工程管理带来不便;利用河道工程搞经营开发时,对工程管理的面貌影响考虑不足,给工程管理制造了障碍;河道的治理只强调了工程效果,而忽视了河道生态;河道中任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既影响河道的泄洪,又影响工程的整体面貌。

(4)管理秩序混乱。河道内乱开砂场、破坏堤防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使工程和管理设施受到破坏和损坏,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2.3.3 河道管理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工程效益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落实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全面加强对工程管理各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沿河群众维河意识,争取沿河群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增强群众维护河道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河道维修养护工作,加快水土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河道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逐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不及时维护就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河道运行管理中,应对工程进行经常性的养护。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对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三川河两岸的水土资源,在堤防两侧开展集约经营,引进推广优质林木新品种,建立起有规模、有特色的河防工程高效生态园,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堤防两侧土地的开发利用创收,以弥补工程管理经费的不足。

(4)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河砂是保持河床稳定和水流动态平衡必不可少的铺盖层和保护层。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不断活跃,砂石需求量不断增大,河道采砂逐渐成为当地群众迅速发家致富的“捷径”。为确保三川河防洪安全,必须合理安排河道采砂,服从河道整体治理规划,确保河势稳定。一要广泛宣传非法采砂的危害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三川河河道采砂管理的良好局面。二要加强日常巡查,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事件,特别是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从重处罚,并追究对非法采砂行为提供保护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维护三川河河道采砂的良好秩序。

(5)加强汛期防汛抢险工作。河道工程状态在运行期间是不断变化的,进入汛期后各种险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加强汛期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必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执行防汛责任制,组织好汛期值班队伍,把管理任务落实到人。二是认真巡堤,严密观测。密切注视河势工情变化,注意观察河道工程有无异常,切实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抢护。三是备足抢险物料,做到有备无患。由于河道工程出险的几率比较大,并且有的滩区道路通行条件差,遇风雨天气物料运送困难,所以应及早调运和储存适量的防汛砂石、铅丝石笼、编织袋、抢险工具等物料,以备抢险急用。

(6)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管理。管理法规是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一方面要认真履行河道内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依法实施行业管理与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运用,确保防洪安全。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详细的实施计划,制定出便于操作的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工程管理奖惩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工程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用好现有法律法规,加快新法规建设步伐,保证工程管理顺利进行的同时,解决执法权限制约问题。

(7)加快河道工程管理自动化建设工作。河道管理工作应逐步实现自动化,它包括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及河道工程、水情观测的自动化等。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做好“数字工程管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要认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摸清工程管理及系统建设需求等基本情况,明确专人负责;三要以利用三川河河道数字管理系统为突破口,认真总结经验,全面促进“数字工程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