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

1.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较低

淮河流域人口约为1.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流域平均人口密度达到631人/km2,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流域,与长江中游平原及四川盆地相当,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5倍。

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化率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2010年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42.5%。流域城镇规模以中小城镇为主,占63%,10万人以下的县城占78%。

2.经济增速加快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近10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增速快,总量成倍增长,2000—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9%,高于全国10.5%的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1.7%增长到13.7%。流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淮河流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5613.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低于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各省的平均水平。淮河流域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高,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3.3∶43.7∶33.0,调整为2010年的13.6∶53.5∶34.3,流域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3.资源型产业主导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淮河流域以能源、建材、食品、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为支柱,产品多以畜肉制品、原煤、烧碱、合成氨等资源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为主。

流域能源消耗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能源消费量接近5.5亿t标准煤,为2000年的3.5倍,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5%,高于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随着节能减排工程的实施,流域单位能耗创造的地方生产总值有所提升,但仍低于东部11省(直辖市)的平均水平。

4.中游地区发展水平偏低流域内部发展差异大

流域中游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地级市城镇化率大多低于4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普遍低于1.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5000元。国家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的大别山区涉及流域内23个县,贫困人口占到户籍人口的40%,为各片区中最高。

流域周边地区涉及或毗邻中原经济区、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江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流域中部地区。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流域均呈现出“周边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空间分布,而且在近10年中,流域中部“洼地”与周边“高地”间的差距不断增大。

5.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科技投入不足

淮河流域建有大专院校470余所,占全国大专院校总数的11%,与流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相当。然而,进入211工程的大专院校极少,仅有5所,占全国总数的5%,而且,除了江苏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外,其余4所211大专院校均位于流域边缘。

近年来,淮河流域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多,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2007年的0.98%增加到2010年的1.14%,但仍远低于全国3.62%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