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 书杰
- 2152字
- 2021-04-13 16:26:36
05 文化工业的秘密
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文化工业的繁荣景象。人们每天都被文化工业输出的各种内容——传媒资讯、电影音乐、畅销文学等所包围,并能从各类文化作品里找到精神寄托。但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其予以重新审视与反思:看似繁荣的“文化工业”的背后,隐藏着人对人的统治权力的关系的秘密。
文化工业:一场温情的欺骗
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文化工业作为欺骗大众的启蒙,沦为了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了社会统治的工具。
对大众而言,文化工业是一场温情的欺骗。在文化工业的温情面纱下,统治者伪装成了具有普世价值的倡导者,以非暴力、非野蛮的方式,利用文化的宣传和渲染,实现对大众的思想控制、对人的统治权力的建构。实际上,被“控制”的大众非但没觉得自己被“控制”,反而对这样的操控系统表示深深的依赖和认同。文化工业,便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禁追问,文化工业为何有如此功能?文化工业如何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其与启蒙理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点是什么?我们将通过三个步骤解决以上问题:一是解释文化工业的内涵;二是挖掘文化工业的运作机制与特性;三是揭示文化工业沦为意识形态与社会统治的工具的原因。
文化工业:人对人的统治和控制
什么是文化工业
通俗来说,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娱乐节目、戏剧演出、文学作品、建筑艺术等都是文化工业的范畴。在中国,我们习惯称其为文化产业。
文化工业是指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在文化领域进行模式化商品生产的一种工业模式。随着“启蒙”带来的历史变革,“工具理性”渗透于文化艺术领域后,文化创作者便借助技术手段将“自由的艺术创造”方式转为“可批量复制的商业生产”模式,并将由此大规模生产的文化产品投放于市场供大众消费,这就是文化工业系统的运作过程。
可以说,经由文化工业技术化的处理后生产的文化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具有“神韵”的艺术作品了,而是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文化商品。
我们不妨通过分析“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化工业产品”之间的差异,去深刻地理解文化工业的内涵。
文化艺术与文化商品
文化艺术作品:自律性
人类的文化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到近代,绘画、古典音乐、雕塑、建筑、文学等作品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艺术呈现出了丰富的样态。
一开始,文化艺术并没有大规模地被商业化运作,艺术作品有着自律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是自由的,其动机也是纯粹的——通过艺术手法,比如,一幅绘画、一段旋律、一件雕塑或一首诗表达出对生命和世界的各种理解。艺术家不用考虑自己的作品能否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他们只需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即可。这样的艺术作品蕴含着“原真性”,艺术之“真”便是艺术家独特风格的体现。
当普通人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便会被艺术之“真”的灵韵之光深深感动。比如,当你看到凡·高的绘画作品——《星空》《麦田里的乌鸦》《向日葵》《农鞋》时,你或许能感受到凡·高凝结在其中的某种独特的对生命审美的表达——凄凉的寂寥、苦闷和压抑,乃至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绝望……你会被这独特的艺术风格散发的灵韵所触动,从而热泪盈眶。
可以说在一开始,文化艺术的创作有着强烈的自由度和纯粹性,每一个艺术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艺术作品有着自律性——不受制于其他规则的摆布。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对自由的纯粹追求,以及对世界之“真”的向往。
凡·高《星空》
凡·高《麦田里的乌鸦》
但到了文化工业阶段,情况发生了变化。
文化工业产品:他律性
“启蒙理性”促使科技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水平提升。当人们对资本利润的追逐成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时,文化领域也必然会受到侵蚀。
文化艺术逐渐与商业结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生产领域,文化作品被大批量机械化复制。整个过程就像罐头厂生产罐头一样,在机器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下,一瓶又一瓶一模一样的罐头被批量生产。只不过此时“躺”在机器上的不是“罐头”,而是“商业电影”“音乐唱片”和“畅销文学”了。
一旦走到这一步,批量模式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作品就不再是艺术作品了,原有的艺术之“真”的灵韵一下子消失了。因为这些量产的文化作品要受制于市场的安排,要听命于商业规则的运作,要接受来自大众消费的考验,这就是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作品所具有的他律性。
在文化工业背景下,创作者的创作动机不再纯粹,创作者的自主权也逐渐被削弱。创作者无法完全凭借自己的内心意愿进行创作,受制于市场反馈,创作者要根据大众的口味和喜好进行创作风格的调整。大众喜欢什么就创作什么——大众喜欢快乐就要去制造快乐,大众需要悲伤的情绪就去制造悲伤感,大众需要眼泪就要营造让人伤感的意境。这样的创造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策划,按照统一的模式和套路进行,最后的目的是——创作者交付出可以让大众欣然接受、乐意买单的文化商品。
在文化工业阶段,文化艺术似乎就此堕落。
文化艺术的崇高性被商业化的规则“踩”在脚底。创作之初,制作方首先要考虑作品能否产生利润以及用什么精湛的技法获取最大的利润,此时创作者的出发点已扭曲。那些本来就有着原真性的文化艺术作品,沦落为一种迎合大众的、可机械复制的文化商品,且每一样文化商品都必须接受来自市场的拷问。文化产品丧失了艺术本应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变得标准化和同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