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动气是和自己过不去
- 一动气,你就输了一半
- 慧闻
- 8788字
- 2021-04-15 17:29:20
人有时对自己要求过高,想得到的又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很难达到,于是我们便感到失望与不满。然后,我们就自己折磨自己,说自己“太笨”“不争气”等,就这样经常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与自己较劲,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顺,时不时地动气。
不能饶恕伤害,就是在伤害自己。动气,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我们何苦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1.不能饶恕伤害,就是在伤害自己
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乐。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呢?主要取决于一种心态,特别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种心态。
常言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日复一日重复的无趣,使庸人烦闷异常,不知该不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切烦恼都由自己产生。
我们都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杞人不好好地过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个杞人却偏偏想着:天会不会有一天掉下来砸着我呢?并为此大伤脑筋。“天”在人们头顶上,一年又一年,从没有掉下来,也从没有掉下来的迹象,为“天”发愁,实在是“庸人自扰”!
芸芸众生,也常常自寻烦恼,好生无趣。比如,明明有馒头吃,却仍要烦恼:面包是什么滋味,要能尝尝就好了。住在遮风挡雨的木屋,看着屋外的雨点落地该是多么惬意,却自寻烦恼:有朝一日,能住进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多好。烦恼无处不在,欲望无止境。有了车子,为房子而“烦”,有了房子,为别墅而“烦”,为名誉而“烦”,为地位而“烦”;有了老婆,为没有情人而烦恼;有了工资,为没有外快而辗转反侧,钱少的人为挣钱而烦,钱多的人为钱更多而愁……
“庸人自扰”是多么愚蠢而可笑啊!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天赋具有做种种事情的才能,当然,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强求自己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好多事情都可能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时常肯定自己,尽力发展我们能够发展的东西。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的心中就会保存一份悠然自得。从而,也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责备、怨恨自己了,因为我们尽力了。即便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你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你真正的此生无憾了!
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或这或那的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来,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追求。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假如我们不痛快,要学会原谅自己,这样心里就会少一点阴影。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护,也是对生命的珍惜。
2.人生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人不能不要“面子”,否则在社会中他就难以生存。然而,人也不能将“面子”作为一个“包袱”来背着,这样的生活过于沉重、压抑甚至痛苦。“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一些人为了“爱面子”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无所顾忌。
生活中,总有一些爱慕虚荣的人为了面子而自己给自己找罪受。有些人越是没钱却越爱装阔,兜里明明没有几个钱了,却仍要请朋友进高档饭馆好好吃一顿;对方明明比自己富裕很多,自己却总是抢着埋单;与人谈天,总要有意无意与别人说一些自己吃过的大餐,去过的高级场所。仔细想想,要这虚荣有何用呢?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吃好喝好体面了满足虚荣之后,自己却食无米,穿无衣,住无所,行无鞋,困兽一般憋在角落里,何苦呢?由此想到一个比喻:死鸡撑硬脚。鸡虽然死了,可它的脚却还在硬撑着。想想确实有点可笑,死都死了,还硬撑个什么劲啊?
究其爱面子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内心忐忑不安,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件商品时,往往考虑虚荣比考虑价格的时候多,没钱的自卑像魔鬼一样缠得他们犹豫不决,最终屈服于虚荣,勉强买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于是,社会中有了一种怪现象,越穷的人越不喜欢廉价品,越是没有钱的人越爱花钱去显示自己。
其实,真正有钱的人未必如此大手大脚。有位兼任数家公司董事长的成功人士,他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称呼——小气财神。他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时,大都随便点一些菜,几杯清茶,仅此而已。他的衣着也很普通,但十分整洁,并不是什么名牌。他的车子也不是奔驰等名牌车,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辆车。他的公司业绩很好,而且个人的资产也不菲,但他依然不被虚荣所累。
如果你再留心看那些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是很随便和俭朴的,有的真是近于邋遢,事实上,这些人中不乏富豪之人。
面子有时是唬人的面具,光为面子活着是很累、很可悲,其实,一个人有无面子的关键不是富与不富的问题,而在于他的品德。有时,“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人人都要讲究“面子”,有“诚信”,否则,谁都不会是赢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则,吃亏、受罪的总是你自己。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必要“死要面子”。
3.尺也有所短,寸也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在量具世界里,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量具,它们大多相处得很好,各司其职。但是也有个别的量具,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动不动就小看其他的,尺就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天,尺骄傲地对寸说:“你看看我,多么苗条,多么修长,人们就喜欢用我,李白还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呢,再看看你,矮矮胖胖的,就像个胖冬瓜,人们怎么说你呢,‘鼠目寸光’!”
寸听了以后,羞红了脸,但它不想和尺争辩,于是就默默地走开了。
后来,主人听说了这件事,决定好好教育一下尺,便拿它去量一丈长的东西,尺不够长,只好弓着身子一段一段地量,好不容易量完了,却差了一大截,它量不准了。接着主人又派寸去量一厘米长的东西,寸很轻易就做到了。
主人就对尺说:“现在你知道了吧!尺,你也有你的短处,有些事情你也同样办不到。寸呢,虽然长得小了点,可它也有它的长处,它同样可以量东西的,你可不能小看它!”尺听了以后,羞愧地低下了头。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同样都有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有的人虽然在有些方面能力差一点,但他可能会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而有的人虽然看起来很聪明,但也不见得什么事都会做。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自己,要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假如别人有两条腿,而你只有一条腿;假如别人富有,而你比较贫穷;假如你长得胖、瘦、美、丑、金发、黑发、害羞或进取——无论哪一点使你与众不同,都很可能成为你的缺陷——只要你自己这么认为。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碍,然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成熟的人则不然,他先认清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看是要接受它们,还是加以改进。
人生的诀窍在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人才使用当用其长处。从长处看人,世无无用之才;从短处看人,人人难逃平庸。因此,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每一个人,善于发现其长处且使之为己所用。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宁静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亲切的,富有爱心的,也是宽容的。如果你犯了错,而且真诚地希望他人宽恕时,绝大多数人不仅会原谅你,他们还会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一点愧疚感也没有。
可贵的是,我们这种亲切的态度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人种、地域、民族的分别,但就只对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我们自己。
也许你会怀疑,“人类不都是自私的吗?怎么可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的,人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饶恕而已,如果不这么自我安慰的话,如何去面对他人?但在深层的思维里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细心一点就好了。”“我真该死,这样的错怎能让它发生?”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你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有,那你一定对此耿耿于怀,并没真正忘了它。表面上你是原谅了自己,实际上你是将自责收进了潜意识里。
我们可以对他人宽大,难道就没有资格获得自己这种仁慈的对待吗?
没错,我们是犯了错。但这个世界上谁能无过?犯了错只表示我们是人,不代表就该承受如下地狱般的折磨。人的一生中犯的错误太多了,要是对每一件事都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一大袋的罪恶感过生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
犯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遭受打击的时候,难免会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失败的拳击,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感觉。在那时候,你会觉得简直不想爬起来了,觉得你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十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还会慢慢恢复体力,平复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来,看见光明的前途。你会忘掉观众的嘲笑和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玛丽·科莱利说:“如果我是块泥土,那么我这块泥土也要预备给勇敢的人来践踏。”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时时显露着卑微,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这种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造物主给予人巨大的力量,鼓励人去从事伟大的事。这种力量潜伏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每个人都具有宏韬伟略,能够精神不灭、万古流芳。如果一个人不尽到对自己人生的职责,在最有力量、最可能成功的时候不把自己的力量施展出来,那么他不可能成功。
宽恕自己,才能把犯错与自责的逆风化为成功的推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正视错误的存在,从错误中学习,以确保未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学会宽恕自己,最后忘掉错误,继续前进。
5.美丑都是福,何必跟容貌斗气
不少人经常为自己的容貌烦恼动气,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张美丽的脸。
不错,容貌是与生俱来的,是父母给的。有的人漂亮,有的人丑陋,也有的人既不美丽也不丑陋,属于中等长相那种。
一个人的容貌本来也没什么,可是人是一种追求完美的高级动物。况且,人还有意识,总希望自己眼前的东西能够“赏心悦目”,因此容貌的美丑就极为重要了。
其实,无论容貌好与坏,带给人的烦恼往往是一样多的。
珍妮是位女教师。她对自己的脸感到很不满意,哪儿看起来都不顺眼,因此她决定去整容。医师仔细地望着她,认为她长得并不难看,问题就在于她把自己估计得太低。医师还是动手术稍微改善了她的五官,但只是动了一些小手术,比她所要求的要少很多。
珍妮很不高兴,她一边打量着镜中的自己一边埋怨道:“你并没有对我的脸做太大的改变。”医师说:“你的脸本来就只需稍作改变,唯一的问题是你使用脸的方式错了。你把它当作一个面具,用来遮掩你的真实感觉。”
珍妮伤心地低下头说:“我已尽最大的努力了。”
医师理解地看着她。珍妮沉默片刻,然后吐露了心声:每一天她到学校去时都像戴着面具,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把所有的感情全部隐藏起来,只留下她认为“正确”的一部分。3年的教学生活,孩子们总是嘲笑她。
医师说:“孩子们嘲笑你是因为他们已看出你一直在演戏。身为一名教师,并不一定非要表现得十全十美,偶尔也可以表现得愚蠢一点,学生仍然会尊重你。拿掉你的面具,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离开诊所后,珍妮心情好多了。几个月后,她再也不担心她的脸了,她也不再焦虑。
其实,容貌美丽者有容貌美丽者的烦恼,这往往是容貌平平的人所体会不到的。美好的容貌可能给你带来幸运,却不一定能带给你幸福。美好的容貌是一张通行证,既可以使人上天堂,也可以使人下地狱。容貌美丽者整日生活在“求美无小事”中,或梳妆,或保养,日子久了,难免生出些烦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无可厚非。从古至今,人都在追求着美。然而,过分地追求外表美就陷入了生活误区,而为自己的容貌不美观抱怨动气则更是毫无必要了。毕竟,人不能靠容貌吃饭、生活,况且,外表美也不能持久,人应该追求内在的心灵美,只有内在的心灵美才是支撑生命、让生命永久焕发光彩的力量源泉。
6.生活就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生活中本来就充满酸甜苦辣,生而为人自然要体会百味人生。既然已经选择生活,就应: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在人生中,不应该逃避生活,在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一任沧桑,就会活得惬意。
生活中不会一切都圆圆满满,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远享受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生而为人乃是一种缘分,既然选择了生活,就应该直面生活道路上的坑坑洼洼,就应该勇敢背负人生的背篓。人生不售返程票,何妨让一切随缘,洒脱一生呢?
在生活中,常常听有人感叹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每天为了完成目标,不得不背着责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有的人不看实际情况,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必须学热门专业,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人生。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艰苦地区,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的背篓中背负有太多的所谓的责任。这种以私利为出发点的个人抱负,已褪变为一个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有人却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许多人动不动就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说,有的人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整天苦恼,因孩子没考上大学而内疚。只要自己尽力去为孩子做该做的一切了,因为其他原因而落榜,怎么能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呢?再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面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做你自己,不必勉强自己、掩饰自己,也就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感到烦恼,可你如果把它想成这种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所赐予的,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一想,也就不再责备自己,不再烦恼了。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并背负了适合自己的责任包袱,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生活中有许多不快乐,当你抱怨生活烦闷、感到人生不顺的时候,应该让自己明智一点,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卸掉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人生会更轻松。
7.要为明天准备,不为昨天哭泣
一位得道的高僧休息前吩咐他的小弟子去给佛祖点上香火,这个粗手粗脚的小和尚不小心把香炉打翻了,香灰撒了一地,刚刚插好的香火也断了,差点儿燃着了整个祭堂。小和尚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偷偷地躲了起来。第二日,高僧找不到小和尚,便亲自来到祭堂探究原因,得知了事情真相后,他稍微有些动气,但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他派人去把躲藏起来的小和尚叫来。小和尚因为害怕,哭了一夜,眼睛肿肿的,心想这次肯定被重罚。高僧看了一眼小和尚:“你耽误了今天的晨课,知道吗?”小和尚抬起头,很不解地望着和尚,然后低头主动认错:“师傅,我错了。我昨晚打翻了香炉,你不动气吗?为何今日不责罚我,反而仅仅怪我耽误了晨课呢?”
老和尚语重心长地说:“昨天你犯的错误,我是很动气,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来追究谁的责任已无益处。昨天香灰已洒,香火已断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今天马上换上新的香灰,重新点上香火,再把今日的晨课补回来。如果因为昨天的失误,把今天的光阴也赔进去的话,那才是不可饶恕的。你明白了吗?”小和尚恍然大悟。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扮演过这个小和尚的角色,我们为了昨天的失误而哭泣,甚至放弃了今日应该做的事情,明日再为今日的放弃而哭泣。日日相仿,人生就这样丢失了它的意义。当昨天的事情我们已经无力改变,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把握好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行为。
很多人对于过去都无法释然。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今天和明天,而总是沉浸于往事中,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昨天固然和我们有关,但是希望是不可能从昨天产生的,生活的奇迹永远是靠今天去创造的。
人生由3天组成,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果你在忙碌的今天为了昨天的失败或不幸而哭泣,那么你的今天就只剩下泪水。试问,你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8.不做最好的别人,只做最好的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临摹了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所谓众口难调,一味听信于人便会丧失自己,便会做任何事都患得患失,诚惶诚恐。这种人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他们整天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态度,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人各有各的原则,各有各的性格。有的人活跃,有的人沉稳,有的人热爱交际,有的人喜欢独处。不论什么样的人生,只要自己感到幸福又不妨碍他人,那就足矣,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则。只要活出自信,活出自己的风格,就让别人去说好了。正像但丁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有句名言:“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我们有权利决定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能由别人来代做决定,更不能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志,而自己却成了傀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并不见得比自己高明多少,也不会比自己更了解自身实力,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最好的。
9.活着就要对自己好一点
自我责备、自我苛求是痛苦的,因此人要学会自己宽容自己。覆水难收,痛苦只会让我们沉沦,别放走现在的幸福。或许我们可以补救自己的过失,但我们仍然要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做。
玛格丽特·桑斯特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十几年前,她遇到一位一条腿严重扭曲的男孩。极富同情心的玛格丽特立即将这个男孩带到医院做了外科检查。检查后发现,如果经过一系列的手术,小男孩的腿是完全有可能康复的。经过多方奔走和说服,医院同意减免一部分医疗费用,一位银行家开出了一张限额支票,小男孩的家人以及玛格丽特本人也筹集了一部分资金。
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当有一天,我看到小男孩居然跑了起来,”玛格丽特回忆道,“我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现在,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位健壮的小伙子。”玛格丽特向她的听众问道,“你们知道他今天是做什么的吗?”玛格丽特顿了一下:“他因为抢劫,正在监狱里度着他的3年刑期。”
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寂然,玛格丽特已是泪流满面。她哽咽着继续讲述道:“这是我一生中最愧疚的一件事情。我只顾忙于教他如何走路,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他应该往哪里走!”
正如上文的玛格丽特·桑斯特,我们每一个人做了愧疚的事后都会不安与后悔,但愧疚无法挽回我们的失误,心理专家这样忠告我们:把苦恼与不幸看作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当我们遭遇不幸,抬起头,严肃对待它,并且说:“没事的,这一切都会过去。”有时候,虽然我们做得不对,但对于无法挽回的现实,我们似应当笑着应对。自责并不能使自己的过失减轻,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玛格丽特·桑斯特做得已经很好了,她帮助小男孩治疗残疾,对男孩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但如果把男孩的堕落也归结到玛格丽特·桑斯特身上,那便成了天大的错误,这样的话,谁还敢继续去做社会公益事业呢?
当我们为一些做错的事在精神上折磨自己,我们的身体也同样受到了打击。明明知道事实无法挽回,却偏要去挽救;明知道已经失去,却偏要固执地去为此痛苦不已,这样做不仅无益,而且对我们的身体、生活甚至人生都是一种无谓的浪费。
学会宽容自己,善待自己,别把手中的幸福轻易放弃,即使有些事可以挽救,我们也要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做。
当一个人追求某项目标而达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这不是自欺欺人,偶尔作为缓解情绪的方法是很有好处的。
练习心平静: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当你爆发愤怒情绪时,无论什么原因,不但会使你的肾上腺素分泌急速上升,更重要的是,你根本得不到任何益处,动气无疑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动气时,要学会自己控制,善待自己,有助于你消除怒火,内心平静。
1.转移思想
动气时,如果始终想着动气的事情,会越想越动气,越想越难过。相反,如果通过其他途径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思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逗孩子玩,去商场购物,就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让怒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2.寻找港湾
生活中需要一个能让自己休养的港湾。烦恼时去放松,就像一只远航归来的帆船一样,在这宁静的港口及时得到休整。这个港湾可以是一间充满花香的“闺房”,可以是一个深造提高的培训班,也可以是一次独来独往的旅行。
3.享受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有时候会和人开个玩笑,让人跌上一跤,但说不定让你跌倒的时候,会放一个金元宝在地上等着你去捡。学会体会生活的美丽,学会享受自然的恩赐,学会欣赏别人,也学会自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