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这样教(下)
- 蒋文学 张英飞 何永生等著 剑男主编
- 4453字
- 2021-04-01 14:31:18
文到“无艳”情却深——《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备教手记
◎张英飞
此次恰逢两位实习生选中此文作为她们的语文教学首秀。作为实践导师,我和她们一起研读教材,在指导她们备课、说课、课堂展示和课后反思的历程中,自己也对这篇回忆性散文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一、学生预习本文后有怎样的感受与困惑?
从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发现”和“我的疑惑”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这是一篇语言朴实的文章,没有以往学过的语言优美的文章那么吸引人,言外之意是此文不对“胃口”。于是,问题提了不少,排在第一位的是首段中的“双重悲哀”的第二重含义不清楚。还有如下疑惑,在此一一列出:
记得在《布衣学者》一文中,作者许诺曾直言:“张中行的文章不好读,但很耐读”。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语言朴实风格的文章,教师需要下一番细嚼慢咽的功夫。
二、为何要“略读”?如何“略读”?
仔细研读单元导语后,笔者发现,略读是基于学生已经“精读了解了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所采用的一种阅读许多同类文章的方法。本文是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去世三个月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旨在缅怀叶圣陶先生。在学习此文之前,我们的同学已经精读了《秋天的怀念》《回忆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写人为主的回忆性散文,在七年级上册还精读了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就有《范爱农》《藤野先生》《琐忆》等写人的回忆性散文。学生已经有了这类散文的丰富的阅读积累,对这类散文的两个特点也有了足够的了解——一是具有双重视角,即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具体来说,文章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的感受;二是回忆的内容都是片段式的,不追求完整性。
略读与精读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就本文而言,第一遍略读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梳理作者在文中回忆的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众多事情,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件事情。第二遍略读则可以按“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这一目的,确定阅读的重点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其他部分文字则可以跳过。
两次略读的重点不同,达成的目标也不同。第一次略读重在粗知文章大意,即解决文章“回忆了什么”,第二遍略读则侧重文章的内容安排,解决文章是“怎么组材”的。
三、如何精读“无艳”文字?
如果说略读是侧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与行文思路,那么精读就是钻到文字的深处,放慢阅读的速度,细细读,慢慢品。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往往会问这样的问题:“从这件小事中看出了叶圣陶怎样的品性?”让学生从写什么一下子跳到为何而写,恰恰少了最重要的“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品性的”。以文中第四段的两次送客为例。
两位实习生的处理完全不同。一位采用了让学生即兴表演的形式,另一位采用的是比较阅读的形式。两种处理效果也截然不同。对于叶圣陶先生送客时一定要走很长的路,送到大门外,亲口说谢谢,当代中学生们也许还能理解几分,但对于叶老的鞠躬和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则非常陌生,甚至不理解。所以让学生来表演,他们也只能草草了事,完全不能进入情境,观看的学生也是哈哈大笑而收场,学生无法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躬行君子形象。
另一位老师出示了自己对这段文字的改写——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本文作者的语言特色——“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但少了对叶圣陶先生品性的深入体悟。如果在品读过程中以“平常你是怎么送客的”来启发学生,再细读叶老是如何送客的,在自己与叶老的言行比较中感受叶老的品性,再抓住两处“谢谢”的不同,慢慢让学生感受叶圣陶作为一个儒者和师者,他身上闪耀的那份诚挚的谦卑和宽厚!
同样,为了让学生感受朴实文字背后的深情厚谊。在品读“我”帮叶老修润文字那个片段时,一位实习生安排了师生对读,老师扮演张中行,学生扮演叶圣陶——
就在这样的分角色朗读中,学生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在平淡如话的文字中感受叶老尊重他人和为人的谦虚和恳切。
对作者而言,叶圣陶写信为他境遇悲伤的那件往事,一定令他倍感温暖和终生难忘。本来作者去拜访叶老先生未曾见面,最多是留下遗憾而已,为何在文中两人都心生“悲伤”呢?
这段往事的品析,需要教师适时提供时代背景材料——
——选自叶兆言《张中行:一生坎坷晚年风光》
了解了作者这段人生经历,我们读者才会体会到他收到叶圣陶先生那封信时内心的百感交集。他在尝尽世态炎凉之后,为自己能遇到叶老这么关心自己的前辈而感到幸运,又为当时社会上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而感伤不已。
叶圣陶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只有在这些片段和细节的品读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真切丰满起来。
从预习反馈和两节课上学生品读的事例看,绝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喜欢品读叶圣陶“宽厚待人”的四件小事,而对他“律己严”的三个事例,都避而不提。原因何在?一是学生不理解叶圣陶和作者那么强调“简明如话”的作文主张,更不理解他那么一根筋的强调“简洁合理”的文风,认为作者所举的“了”和“太”是小题大做,根本没这个必要。
如何破解难题?我以为抓住文中的两句话和一种现象就撬动这个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是叶圣陶对自己写文章的严格要求,并不是要求天下好文章都只能是这一种风格;同时这也是作者以叶圣陶的作文主张来批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晦涩、繁琐之文风。当然,教师为了让学生心服口服,可以拿最近一次学生作文中的语言繁琐的片段,让大家在修改中体悟到,叶圣陶先生的作文主张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的那个“都要常常想想”的双重苦心。
在品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的选择品析提出一定的要求:请从叶老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中各选一个事例进行品析。
事例品析完之后,再默读第二段文字,就会发现这是作者具体回忆前的对叶圣陶先生的总体评价。
此外,在两个实习生的展示课中,有两处比较赏析,我个人不太赞同,觉得意义不大。一是“描标点”与“改标点”的比较分析,一字之差,语意完全不同。吕叔湘在《怀念圣陶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
可见,描标点是因为吕叔湘的标点不清楚而已,改标点是指标点用错了把它改过来,前者更符合事实,也更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一丝不苟。
二是“人,往矣”与“人,亡矣”的比较朗读品析。一个“亡”字是直言,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去世的避讳,所以这样的比较就失去了意义。
四、如何读出首尾两段的情感?
作为散文教学,最终要引导学生体悟作者藏在文字里的情感。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值得细细咀嚼的文字。
对于开头的“双重悲哀”,大多数学生在预习时认为,一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二是因为叶圣陶这样一个有业绩的名人去世了。只要我们老师把第二句去掉,学生朗读了删减版后就会发现,那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用“除夕”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来渲染一个万家团圆庆佳节的氛围,而一个“万想不到”传递出作者在除夕得到这个噩耗时的惊讶和悲伤,为全文定下了“追思”的情感基调。
紧接着作者怀着敬仰之情,回顾了自己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耳濡目染的点点滴滴,在文章的结尾处的首句回应了开头的那一份双重悲哀——
此句值得咀嚼之处有四。一是前两个逗号的使用,看似多余,实则在表达情感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词一顿,“如闻气幽咽”,传递给读者的是作者落笔时的那份深重的悲哀之情;二是“往矣”一句的语言形式与音韵都很特别,一个“往”字与课文开头中的“走”字都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死的一种忌讳:不直说;三是作者还用了文言虚词“矣”字,与前面的“往”字,紧连的两个上声音调,把那种悲哀化为一呼三叹,让人愁绪溢满心怀。如此品读“叶圣陶先生,人,往矣”八个字,方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者逝去时的悲哀是何等深重。在品读过程中,更要借助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等形式,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四是“常常”一词中深藏着作者在叶圣陶去世后情不能自已,一个普通的词语浸透了作者对叶老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叶老业绩的敬仰之情。
结尾与开头不同的是,多了最后一句的情感延伸。作者由叶老的“业绩”进而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写作风气,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盼之情。希望叶老的写话主张能落实在写作者的行动上,传承和发扬叶老的写作主张,那才是对叶老最好的怀念。
首尾两段的品读,意在从情感层面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
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花如此,文亦如此。巴金先生曾说:“文字最高的境界是无技巧。”张中行平淡朴实的文章正是用了大力却不露痕迹,应了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也恰好显示了张中行炉火纯青的语言驾驭能力。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已经引导学生感受了其“无艳”文字的表现力和穿透力。虽然张中行的行文如家常话,轻松自如,但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此文正是以淡远、平和的风格,给我们读者以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张英飞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