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银行

(一)世界银行的背景

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的简称,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五个机构组成,其目的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与技术援助,以实现这些国家的持续减贫。自1944年成立以来,世界银行在帮助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国内资金匮乏、知识技术落后等重重问题,急需培养经济建设人才,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通过贷款、知识输入以及国际发展三个合作渠道,中国获得了来自世行的大量援助贷款项目,弥补建设和发展资金的缺口;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知识、经验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传播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世行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世行的贷款援助,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截至2010年,中国共获得世行集团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承诺478亿美元,涉及326个建设项目,遍及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了交通、农业、能源、城建、环境、工业、教育和卫生等领域。此外,还获得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贷款和股本投资共计47亿美元,支持了中国各领域的193个私营部门项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共支持中国34个担保项目,累计担保金额约5亿美元。这些贷款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促进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在扶贫领域中,世行与中国合作时间最早、合作项目最多、合作资金规模最大。合作初期,世行对华的大多数农业项目都安排了具有扶贫性质的子项目,在推动中国扶贫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1995年起,中国利用世行贷款先后实施了西南、秦巴山区、内蒙古、甘肃、农村贫困社区发展、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5个扶贫项目,累计贷款资金约8亿美元,覆盖中西部最贫困的10个省区、145个国家扶贫重点县,870多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中国壮大减贫力量,学习先进的减贫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加快中国重点行业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一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其中交通(30%)、农村发展(24%)、能源(15%)、城建环保(15%)是四个重点领域。在交通行业,建设了沪杭高速、天津港等一大批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航运和城市交通设施;在农村发展领域,建立了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引水工程、农村公路和粮食流通系统;在能源行业,实施了石油、水电、火电、煤炭、天然气等项目;在城建环保领域,开展了城市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等项目。此外,还实施了一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项目,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推动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世行兼顾区域平衡,重点支持了欠发达地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行贷款重点支持了东部地区在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近10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世行加大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贷款倾斜力度,重点加强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发展。目前,70%以上的世行贷款用于支持上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2.世行的知识输入,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不仅利用世行的项目贷款填补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的缺口,还以世行贷款为载体,吸收了丰富的世界先进知识、理念、经验和技术,促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世行项目往往将投资、研究和培训相结合,能够产生较佳的实际效果。世行与中国的知识合作,为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如果将世行对华贷款比作为改革开放之初资金短缺的中国“输血”,那么世行项目所带来的先进知识、发展理念和制度创新则为中国提供了维持长久发展的“造血功能”。

(1)开展经济调研,提供经济分析和政策咨询。1980年5月,中国刚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便合作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报告》,为中国与世行开展上述贷款合作奠定了基础。1985年,中国与世行联合举办了“巴山轮”会议,形成了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渡步骤、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条件的专题报告,积极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来,中国与世行合作开展了上百项经济调研,编撰了近200篇调研报告,为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重大体制创新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政策建议。

(2)通过贷款项目,输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式。在与世行开展贷款项目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引进了资金,还引进了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方式。1984年,在云南鲁布格水电项目中,中国首次引入国际竞争性招标制度,创造了“鲁布格模式”,并在其他领域加以推广。1987年,在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中,中国首次引入了第三方工程监理制度,为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此外,通过世行项目引进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医疗扶贫基金等,也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通过技术援助,培养我国的专业人才队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急需完成人才队伍的建设。世行向中国提供的第一笔贷款就投向了教育领域,支持了25所大学的设备更新,并资助大批教师和学生赴海外深造。此外,世行在中国恢复席位仅半年后就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讲授市场经济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30多年来,世行贷款和技术援助项目强调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的能力建设,选派相关人员出国培训考察,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智力支持。

3.世行的网络铺设,加强我国的国际发展合作

作为最大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世行在全球拥有187个成员的、最广泛的国际发展合作方面的资源网络,是中国获得国际先进发展理念、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通过与世行进行开展合作,中国引入了许多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和知识,促进了制度创新。此外,世行还是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国际发展援助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世行这一窗口,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上的影响力。

(1)双向传播先进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于中国而言,世行首先是中国获取世界先进发展理念和经验的重要窗口。世行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全面发展框架”以及“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反之,中国政府也通过世行这一平台传播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强调发展道路与模式的多样性,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支持。2004年5月,世行与中国合办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不仅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扶贫理念和实践的再认识,同时还起到了宣传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促进南北对话的积极作用。

(2)借助世行平台加强南南合作。世行是全球最大的多边援助机构,其成员国中不乏与中国面临相似历史与发展问题的国家。以世行为窗口,中国可以加强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相互提供发展资金支持、分享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共同实现全球减贫与发展目标。2008年和2009年,中国与世行成功合作举办了两届“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阐释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促进中非发展经验与模式的相互借鉴,被世行视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三)中国对世行的回馈支持

如果说在合作的初期和中期,中国是世行的“模范学生”,主要单方面接受世行的援助,那么后期中国已发展成为能够对世行给予各种回馈支持的、实现双向交流的、利益攸关的合作伙伴。中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经验分享和积极参与世行改革及决策来帮助世行更好地落实其减贫和发展宗旨。借助世行这一平台,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并与它们分享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还长期致力于推动世行的各种改革,使其内部的治理结构更具代表性、公正性,对外的政策业务更具客观性、有效性。中国对世行的回馈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向世行捐款和出资,支持世行的减贫与发展事业

在30多年合作历程中,世行向中国提供的约478亿美元的项目贷款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利用世行资金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潮,年度贷款超过30亿美元,曾连续3年成为世行最大的借款国。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腾飞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还开始积极通过向世行捐款和购买债券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输送发展资金,支持世行的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

(1)向国际开发协会捐款,向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多次接受世行的软贷款窗口——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优惠甚至无息的援助贷款。截止到1999年7月,中国从国际开发协会共获得了约100亿美元的软贷款。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007年12月中国首次向国际开发协会捐款3 000万美元,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该捐款表明,中国已从昔日世行的借款国转变为如今的捐款国。这不仅体现了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更标志着中国与世行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2)第二,购买国际金融公司债券,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融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与世行共同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公司倡议建立全球贸易融资计划,以增强全球贸易往来。中国于2008年11月的二十国集团(G20)华盛顿峰会上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全球贸易融资计划,并于2009年4月认购了其在中国发行的15亿美元私募债券,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融资。该项融资体现出中国与世行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复苏的决心。

2.中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与发展

中国在与世行进行知识合作的过程中,一边通过世行积极汲取世界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一边也在不断总结自身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世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成功的发展经验,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供有效途径。中国灵活调整和推广成功试点项目的经验以及基于本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对世行的减贫与发展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推广试点项目成功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与发展经济。中国在利用世行先进的发展知识和专长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减少贫困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瞩目。中国在试点项目获得成功后加以推广的经验模式对世界各国公共融资项目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中国视为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世行也在向中国学习如何调整和推广成功的项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类似的项目管理方法减少贫困,发展经济。

(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经验,传播多元化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借助世行这一平台,中国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与做法。中国与世行自2008年起每年都合作举办“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促进了中非发展经验与模式的相互借鉴。此外,中国还通过世行宣传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强调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自主权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这些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世行的发展理论,而且也为世行落实全球减贫和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中国参与世行改革与决策,推动世行治理结构和政策业务更加公正务实

世行在向中国敞开国际合作之门的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舞台。30多年来,作为世行的重要成员国,中国始终如一地积极参与世行各种改革和决策,引导世行的治理结构和政策业务向着更加公正务实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既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标志着中国和世行合作开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也为中国未来推动世行内部治理结构和对外政策业务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1)发挥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推动世行的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公正。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世行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力争为发展中国家获取更多的合理利益。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积极参与世行投票权改革方案的讨论和磋商,大力倡导和支持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最终,世行于2010年4月25日率先落实了G20匹兹堡峰会共识,使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3.13%的投票权。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也从2.77%上升到4.42%,跃升为世行第三大股东。这一改革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无疑是与中国的积极推动和大力协调密不可分的。世界银行投票权排名前十国家如图5-1所示。

(2)发挥重要成员国的作用,引导世行的对外政策业务更加务实。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在不断扩大对世行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的影响,推动世行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积极分享和借鉴各国成功的多元化发展经验,不断完善世行自身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业务,以更加务实的方式履行其职责,从而提高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实际成效。此外,中国一直积极通过世行这一国际发展合作平台,支持和参与南南合作,促进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政府还向世行南南知识合作基金捐款30万美元,使世行更好地发挥南南合作平台作用。

图5-1 世界银行投票权排名前十国家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