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性质、职能、方法新探(1)
百科全书是近、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和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编纂、出版和第二版的筹备,引发了我对百科全书性质、职能、方法等的思考,本文是这些思考的初步表述。
一、百科全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自18世纪西欧出现现代通行含义的百科全书起,迄今200多年的时间内,已有多部百科全书问世。百科全书作为近现代科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已日益明确。而对百科全书的专门研究也已成为现代科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有人曾设想“百科全书学”,不无道理,但我认为目前有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形成有完整体系的“学”尚须大量的实践和艰辛的探索。
百科全书不同于类书,虽然它们之间有一些相同点。百科全书的特点是“全”。看似仅将各学科的成果汇合起来就是“百科全”了,但恰恰是这个汇合过程本身,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为什么要汇?汇哪些?怎么去汇?条条江河汇大海,是因为海的地势低,“水往低处流”,大海不必为此劳神;而百科全书的汇,却是概括所有知识门类之精华,百科全书要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百科全书的形成,是一个主动的、进一步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等现成”。这里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反复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特殊性和风格。
近现代人编写的百科全书,几乎每出版一部,都要集合大量的人力,其中包括各学科的带头人,来反复研究其分类体系、整体框架、编写体例等,这已经使百科全书的编写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了。作为所有科学知识的总汇,它需要各门学科的专家来共同探讨,但这种探讨不仅是要说明本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百科全书的总体构成。以总体构成为出发点和原则,从总体上来分析、对待各学科的知识。不论是百科全书的编者,还是作者,都要服从总体构成这个原则,来审视各学科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
中国是从本世纪70年代末着手编写百科全书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设计、写作、编辑、出版,历经15年。这个过程,几乎集合了国内各学科主要的带头人,集思广益,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部百科全书,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百科全书研究和相应的观点。而紧接着的第二版的筹备,不仅对第一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总结、检讨和反思,同时对国外关于百科全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已发表的关于百科全书的研究成果看,可以说,百科全书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在中国已经明确,而且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
百科全书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它不仅汇集着各门学科的成果,而且作为现代科学总体存在的一种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因此,加强对百科全书这个新领域的研究,对百科全书事业,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主体综合性
经过200多年的努力,百科全书应在确定其相对独立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其自身性质。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即“主体综合性”。
百科全书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领域,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它既不是各学科的从属物,又与各学科密切联系着;它不仅是人类知识总汇,而且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体系。百科全书的主体性是人类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虽说没有人授权,但百科全书的性质却要求它成为人类这个主体对人生、社会、世界总体认识的代表。这是其他各学科所不能承担的。只有哲学才自觉地有这个性质,但它又太抽象,只能从原则上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总体有所认识。相比之下,百科全书是最具体、最全面地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总体反映。当然,它并不是在哲学和各门科学之外进行研究,而是将它们的成果在一个新层面做汇总的研究。
百科全书的汇总,并不是收编,不是像户籍管理那样将各家人口汇合到一起,这是一个研究过程,是在总体意义上的综合。恩格斯(1820~1895)早在上个世纪就指出,近代形成的以分门别类为特征的实验科学,“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2)。这种“只分不合”的方法,迄今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其局限和缺陷相当明显。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已有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反复指出,必须以整体的综合来克服这种缺陷。但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哲学也只是从方法论原则上做出结论。百科全书恰恰是能承担这一任务的一个合适的领域。综合作为辩证思维的一个环节,与汇合、收集等有很大区别,它不是将已有的成果归到一起,而是站在特定的主体地位,对总体认识的概括性规定。在综合中,对原有的认识不仅要“去粗取精”,而且要进一步升华,达到高一层次的认识。
百科全书的主体性和综合性是统一的,综合性是主体性的要求,只有综合性才能明确和实现主体性,从而使百科全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呈现出其生命力,并更为充分地发挥其职能。
三、时代性和国度性
百科全书作为科学发展的总体表现形式,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相对应,具有明确的时代性;同时,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国度的特殊性也必然对百科全书起到制约,从而使百科全书具有国度性。
时代性和国度性是主体性和综合性的具体化。百科全书的研究和设计,应处理好时代性和国度性的关系。
百科全书的时代性,是从人类总体上说的。这里的时代,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总体的阶段,也是科学发展的阶段。主体性和综合性要求百科全书必须从人类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地汇集、综合时代性的成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百科全书都是遵循了的,如D.狄德罗(1713~1784)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通称法国《百科全书》),就明确地贯穿着时代性,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后来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虽然对时代精神的表现程度不同,但都是努力把时代性作为必要的依托。不过,人们对时代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狄德罗那里,所谓时代性,不仅包括对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成果的总结、概括,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以时代精神引导人类及其科学的发展。这一点,在《不列颠百科全书》及其他版本的百科全书中,就不明显,其设计者更多地注重已有成果的概括,而忽略对未来发展的引导。
百科全书的国度性,是由特定国度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科学发展的状况决定的,而且与百科全书编写者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百科全书虽力求以公正的形式出现,但不可能摆脱国家科学、文化政策的控制,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方面,所受一国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就更明显。从各国的百科全书看,国度性都是明确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从开始设计到编写、出版,也是力求突出国度性,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时代性和国度性,作为百科全书的属性,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我认为,时代性和国度性是统一的,但也有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时代性,国度性应从属于时代性。只有这样,百科全书才能实现其主体性和综合性,才能保证质量,才能尽到其应尽的职能。保证对时代性的规定是以人类总体的发展规律为依据,而不是某一国家、某一政治或学术派别的偏见,这确实是很难处理的。为此,需要广泛、深入地展开对时代性的研究和讨论,并尽可能地吸收、借鉴别国百科全书相应的观点。这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时代性还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困难的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怎样处理时代性和国度性的关系,我认为可采取这样的方针:1.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应根据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尽可能地全面采用世界先进成果,同时可相对突出我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成果。2.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应以马克思主义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对外国学者的成果进行分析,凡能确定其时代先进性者,应采纳,对虽不能确定其先进性,但却是有代表性的,也应编入,同时做相应评价。而国内成果,应以时代性为标准,加以取舍,不能让虽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但达不到时代标准的成果也列于《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中。第一版中,个别学者及其成果明显达不到时代先进水平,却因某种关系被编入,第二版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四、概括与引导
职能是性质的引申和发挥,明确百科全书的职能,是进行百科全书研究、设计的关键环节。
对百科全书的职能,现在通常的提法是:汇集一切知识门类和实践活动,并加以概括和归纳。这是百科全书的职能,但百科全书的职能中还应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引导科学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实际上,在百科全书的悠久历史中曾有一个被反复吟唱的主题:百科全书应启迪人类进步。法国中世纪学者博韦的樊尚(约1190~1264)将一部重要的百科全书命名为《大宝鉴》(1244年完成),是要说明世界的现状和未来;他坚持认为人们不仅应精读此书,而且应遵循效法书中所载的思想观念。加泰隆经院哲学家R.卢尔(1235~1316)认为,13世纪的百科全书和语言、文法一起,同是用以追求真理的工具。西班牙人文主义者J. L.比韦斯(1492~1540)在其著作中也强调了百科全书在探索真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英国思想家S. T.科尔律治(1772~1834)在《方法序论》(1817)中称他打算编纂的《大都会百科全书》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即“在哲学的和谐中展示艺术和科学;结合伦理讲述哲学;通过启示宗教来维护道德”。对百科全书职能有着深刻理解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狄德罗。他在法国《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条目中写道:“我们深知编写这样一部百科全书,这样的事业只能产生于一个富有哲学精神的时代”,“它需要一种巨大的思想武器”,“我们感到自己心理正酝酿一种行为的愿望,它使我们为达到目的而不惜作出牺牲”(3)。狄德罗是从明确的时代性来认识百科全书的职能的,而正是这样理解其职能,才使法国《百科全书》真正体现了时代精神,在概括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为科学、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但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后来出版的英、德、美等国的百科全书,则明显地淡化,以至消除了百科全书这方面的引导职能。如《大美百科全书》的编者,强调“我的愿望不是强加观点,而是提供事实”。突出所谓公正地概括学术成果,不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方向起引导作用,这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样规定百科全书的职能,看似不要引导职能,实则也是一种引导,是统治阶级要求其地位稳定,社会发展不发生大变化的意志的体现。如此界定了的百科全书,不仅职能是片面的,而且性质也是片面的,即忽视了其主体性和综合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所谓“本体论”体系,实则就是一个稳定的世界和社会秩序的总框架。
我们说的百科全书的概括职能,不仅仅是归纳,而且包括分析和综合。在人的思维形式中,归纳是从特殊向一般规定的转化过程,这只是概括或抽象的第一步,归纳并不规定本质,对本质的规定,是在归纳的基础上,由分析和综合完成的。分析是从归纳所达到的一般性认识中,找到本质性因素,进而由综合将这些本质因素有机结合,形成本质性规定。本来,在英美两国的“主流派哲学”,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那里,就是把归纳作为基本方法的,这一点不仅体现于各门科学中,也进一步体现于百科全书的设计和编写中。我们对百科全书的研究、设计和编写,是以马克思的总体辩证法为指导的;我们所理解的概括,是由归纳、分析、综合构成的辩证过程,是以本质性规定为目的的。这个职能,不仅体现于百科全书的总体上,而且体现于它的各个部分、各个条目上。
也正是由于将概括职能与本质规定统一起来,才能谈到和实现引导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职能。科学的目的,是提示矛盾,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则是解决矛盾。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百科全书通过概括,对科学已达到的成果做出总体把握。在这种概括中,一方面要达到科学已有的前沿成果的质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要对科学所遇到的矛盾,以及可能解决矛盾的途径予以提示。这样,就可以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而对科学的引导,同时也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引导,社会生活中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实则都是要由科学的发展加以引导而解决的。
概括和引导作为百科全书职能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这是由百科全书的主体性和综合性,以及时代性和国度性所决定并要求的,只有充分发挥概括和引导职能,百科全书的性质才能充分体现。
五、系统与层次
在关于百科全书的研究和设计中,人们注意最多的,是体系和体例等具体问题,这确实很重要,但体系和体例的前提是对性质和职能的规定。关于百科全书的体系和体例,如果是在对其性质和职能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提出,往往会出许多问题。
在百科全书中,体系、体例是性质和职能的体现。在性质、职能和体系、体例之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方法。方法是性质和职能的展开,也是体系、体例设计的原则。正是由于方法的不同,才形成不同的百科全书。
目前有两种观点的讨论引人注目,一为“本体论”,一为“学科论”,一些著名的百科全书,也大体上分别以这两种观点为依据。应当说,“本体论”和“学科论”都有其道理,但也有其缺陷。
所谓“本体论”,亦称“本原论”,是根据这样的哲学观点:世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知识就是对世界本体的如实反映。《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设计者就是按“本体论”来安排其体系的,以实物本体为纲。《不列颠百科全书》15版的《百科类目》由物质和能、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生命、人类社会、艺术、技术、宗教、人类历史、知识的分类等10个部类构成,这是“本体论”在百科全书中的体现。它以人类既有的知识为依据,打破了学科分类的界限,它似乎要给读者以一种宇宙和人生“生成”的描述。但由于是大型的百科全书,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头至尾阅读,而且《不列颠百科全书》又是按英文字母排列的,这个分类在书中反映不出来。
“本体论”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多种观点,《不列颠百科全书》依据的只是其中一种,即英美实验主义、实证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本身就受到多种哲学派别的挑战,其所说的自然生成、发展过程,也仅是一家之言。当然,《不列颠百科全书》以此为据,是突出了其国度性的。
所谓“学科论”,主要依据是现代科学的分类,特别是中国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的有关分类方法,以及个别学者对学科分类的意见,再就是图书分类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实际上主要是依据此法。它的长处是基本上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学科分类相当,便于组织作者,读者对象也明确,实用性较强。但从一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可以看出,“学科论”基本上是将百科全书看成是依附性的、从属性的,有多少学科,收编多少学科,各学科的条目由各学科去定,重点不突出,条目亦多重复。而且,现代各学科变化很快,诸多新学科不断涌现,迫使百科全书很难应付,更体现不出自己的特殊性。
“本体论”和“学科论”,在百科全书事业处于一定阶段时,其可行性明显,因而易被采用。但随着百科全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其相对独立性日益突出的时候,“本体论”和“学科论”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设计和编写,应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方法上的指导,这既是其时代性和国度性所要求的,也是实现其概括和引导职能所必须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以总体和系统为特征的,是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5)批判继承G. W. F.黑格尔(1770~1831)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并在他们本人的科学研究中确立的,后经列宁(1870~1924)、G.卢卡奇(1885~1971)、毛泽东(1893~1976)等人的充实发展,成为迄今人类所形成的最为高超和科学的哲学方法论。这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总的方法的原则,而其总体和系统的特征,对于百科全书的研究、设计,更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的同时,我们还应吸收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关于方法的科学成果。
百科全书毕竟不是哲学著作,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也只是百科全书方法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应具体化为“百科全书法”。这里根据上述百科全书性质和职能的规定,对在这里提出的“百科全书法”的要点做一说明。
系统的构成,必有核心和主体,百科全书的核心和主体是什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本体论”,是以物质作为核心,似乎是以宇宙生成为出发点和主体;而“学科论”方法中,又很难确定众多平列学科的核心和主体。我认为,由于百科全书的主体综合性质,所以它的核心是人,其主体就是人生。不论在人类出现以前,物质和宇宙存在了多少年,对其认识和改造,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百科全书也是为人而编写的。而在确定人及人生为核心和主体的同时,又要进一步明确,应以现代人为主,这是百科全书的时代性所要求的。
围绕人和人生,才有了社会和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这样,就构成了人的认识系统,而这恰是百科全书的系统和层次的依据。对于百科全书的系统来说,它的第一个层次,即核心和主体,就是人和人生,包括人学(人的本质、人性、人道主义),以及生理、心理、思维、行为;第二个层次,是人生的展开,包括社会、自然界、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方法、人改造自然界的技术、艺术;第三个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展开,其中,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历史,等等;自然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体,等等;方法包括:认识论、辩证法、数学,等等;技术包括:能源、农业、工业、水利、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等;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美术、文学、建筑,等等。
这三大层次,是内在统一的,它构成一个大的系统。
在这个大系统中,人和人生作为核心和主体,贯彻于系统的各个部分。其中自然界是人生的对象和条件,社会是人生的形式,方法、技术、艺术都是人生的体现。它们下属的第三层次的各部分,则是更具体的表现。
根据这个系统的层次划分,对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是否可以多开辟一个思路,即以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为门,下属若干类,各门类既可统一编排,亦可分门别类,独立成卷。
系统和层次的规定,只是百科全书总体设计的基础,至于框架的制订,条目的选择、编写,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应具体研究。
(1) 原载《辞书研究》1998年第5期,选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资料》1999年第2期,入选第三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入选《辞书研究三十年论文精选》。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
(3) 梁丛诫.丹妮·狄德罗和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