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车头帽
- 飘逝的罗衣:正在消失的服饰
- 岳永逸
- 1340字
- 2021-04-22 10:44:17
火车头帽子又叫雷锋帽,这曾经是代表一个时代精髓的帽子。因为头戴火车头帽子、乐于助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化身——雷锋的画像至今仍然挂满全国各地,尤其是乡村破陋而又阴暗的教室里。火车头帽子不光对今天的国内人来说不陌生,就是对关注中国的洋人来讲也很熟悉。
火车头帽子最初是部队军人们冬天戴的一种麻绒帽,属于军队制服。在它产生后不久,确切地说从五十年代开始,便迅速地在全国各行各业中盛行开来。火车头帽子是机制帽,一般是黑色、蓝色或者绿色,硬质帽盔,麻绒耳巴,耳巴上缀有宽宽的带子,以便从下颌处束缚。在寒冷的冬天,这种帽子一戴上,就可以遮住大半个脸和耳朵、额头。就象万金油可以医治不同的病,万能钥匙可以开不同的锁,由于它的造型比老风帽等帽子要好看的多,火车头帽子可以适应不同的脸型,长脸戴之显得俊俏、挺拔,方脸戴之显得端庄、严肃,圆脸戴之则现憨厚、和蔼,所以在那时基本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男人世界中,火车头帽子曾有着经久的魅力。
由于帽子中夹有的棉絮和麻绒耳巴使帽子的清洗不是十分方便,农民在冬天戴的时候就常常做一个帽衬,缝在里面。冬天一过,就把帽衬取下来,只洗帽衬,而把火车头帽子本体晒透,用纸或布包起来搁放。
如果无视于冬天那些在北京城街头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的中老年人头上的火车头帽子的话,那么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就无法生活一样,当不在天天喊革命时,人们赋予了相当革命内涵和政治意义和先进性的火车头帽子也显得不和适宜了,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火车头帽子和它那个时代一起正被人们慢慢地遗忘。
但对于我而言,火车头帽子无疑是要常住心中了,因为我最早认识火车头帽子不是从后来才知道的有些圣人气息的雷锋那里,而是从那伴我走过童年时光的爷爷那里。
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吃不饱,所以就想方设法地要跟爷爷一块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放牛。因为,爷爷放牛总是走得很远,是不可能回家吃午饭的,这样,母亲就经常会给年迈的爷爷准备干粮做午餐。这些干粮一般都是玉米面烙的饼,偶尔也会用白面(小麦面)做。很显然,小小的我自愿与爷爷一起走老远放牛绝不是因为喜欢爷爷,喜欢放牛,喜欢大自然风光,唯一喜欢的就是那多少有些油气,而且平常绝难在家中吃到的面饼。当然,一辈子都老是为他人想的,心地善良的爷爷,只要我去,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也是高高兴兴地把他的干粮给我吃,而我也总是狼吞虎咽地、心安理得地吃,因为小小的我,觉得爷爷的肚子是不会饿的。在天气渐冷的时候,爷爷一般都要戴着他那火车头帽子上山,经常把自己的烟锅子插在翻卷起束缚在帽顶的麻绒耳巴里。有一天,爷爷突然着急地高喊,“我的烟锅子不见了!”一同上山的小朋友都纷纷地帮着爷爷找他的烟锅子。大家几乎把我们曾经在山上走过的地方都找了一边,因为烟锅子肯定是在山上,爷爷刚一上山时,还抽过一袋烟。老找不见,爷爷虽然烟瘾犯了,但还是对小家伙们说,“算了,找不见就算了!”实际上,爷爷不是想真正的算了,他自己真正的累了,一个人坐在那里喘气。就在大家都绝望的时候,突然一个小朋友发现了烟袋就插在爷爷头上的帽子上。爷爷当时高兴的说了一句,“你看这帽子!”因此,这帽子也就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就是后来懂得了雷锋的意义,但在雷锋头上的火车头帽子总没有爷爷头上的火车头帽子亲切、自然和让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