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不急不躁,陪孩子写作业
- 刘漠
- 1918字
- 2021-03-17 15:38:12
你说他,他怼你
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父或为人母的你是否经常会经历下面这一幕: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会与孩子有这样的交流场面,而孩子的反驳也是句句强硬。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怼”父母呢?
对上述例子进行分析可发现,首先,妈妈在与孩子聊天的过程中,触碰到了孩子的心灵底线。我们都知道,所有人,包括成人,都不喜欢长辈的“比较”,“你看看×××,人家多么优秀”……这样的话语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也是所有孩子都不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
其次,“妈妈都是为了你好”。父母很多时候可能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孩子也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是父母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无疑就是时刻在提醒孩子,让孩子时刻存在内疚感——只要表现出一点的不同于父母想法的行为都是对不起父母的。这种话语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也是孩子产生反抗、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最后,父母嘴里的“你总想着玩”,是对孩子的全面否定,否定了孩子对学习的付出,否定了孩子的“劳动成果”,这自然会让孩子十分反感。
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与孩子交流根本无须讲究方法。这种思想显然是不对的。哪些话适合说,哪些话不适合说,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思想和建议,这些都是父母跟孩子在交流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父母还要考虑孩子年龄与生长阶段等方面的因素。比如,当孩子处在叛逆期,那么父母除了要考虑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之外,还要注意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不要总是唠叨孩子和逼迫孩子,等等。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不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只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父母听听他们的想法。因此,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怒怼自己,就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
1.不要触碰孩子的底线
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当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而不是看作自己的“物”。
比如,当父母发现孩子在写作业时偷偷玩游戏,父母不要在收了孩子的手机后,还对孩子大声嚷嚷:“你要不要脸,不让你玩游戏,还自己偷偷玩。”
很显然,这样的话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在面对父母这样的指责时,孩子肯定会十分恼火地怼父母。
2.不要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
孩子出错、犯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而当父母发现孩子出错之后,可以指出错误,但是当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父母就不要再不停地唠叨或者批评了。否则,孩子会产生反感,甚至会拒绝与父母正面交流。
3.父母要相信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会怒怼父母,是因为父母总是在质疑孩子——对孩子说的话或者是做的事情不够信任。孩子就会认为,反正自己做得再好,父母也不相信自己,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父母要想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首先要相信孩子。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信任,他们才会愿意与父母好好地交流。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孩子原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是妈妈的不信任导致母女两个人的谈话最后以不愉快而结束。因此,要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父母要做到相信孩子,不要总是质疑孩子。
有些父母说:“我简直无法和孩子交流沟通,一说就来气,甚至想要揍他。太不听话了,我说一句,他能说两句。”当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孩子如果不听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建议,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那么很多父母便会向孩子“咆哮”,大声责骂孩子调皮、不听话等。而孩子也十分不理解父母,反而认为是父母不够理解自己,所以他们不情愿听从父母的“指挥”,甚至会发起反抗。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分析导致自己与孩子的交流出现冲突的原因,也要了解孩子真正最在乎的是什么,从而找到最舒服的沟通方式,避免出现“大人怒,孩子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