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
- (日)斋藤孝
- 5961字
- 2021-01-14 16:25:35
第1章 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
我在大学讲课之余,也在其他地方演讲,所以有很多接受广泛提问的机会。其中也包括媒体的采访。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人可以提出触碰事物本质的深奥问题,而有些人只能提出肤浅的问题。
对于肤浅的问题只需要回答“这个是这样的”就可以了,很简单。几乎没有从肤浅的问题拓展话题或进行深入探讨的情况。
如果遇到深奥的问题,就必须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后作答。思考也会受优秀提问的刺激而更加深入。当然,提问者也会通过得到的回答进一步深入思考,于是这段时间变得颇有收获。
我们浏览一部电影的影评或是一则新闻的评论就会发现,有些人的评论风趣且妙语连珠,能激发人的情感;而有些人的评论则是通俗的,显得淡而无味。
一个是肤浅的人,一个是有深度的人。请问想要听哪一位的演讲呢?回答自然是想听有深度的人的演讲,这是不言而喻的吧。
那么,试问一下所谓肤浅、所谓有深度到底来自哪儿呢?
如果用一句简短的话回答,那就是——文化素养。
所谓文化素养,不是指那些没有形成系统的学问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文化素养是吸收到自己身上并融会贯通于一体的,成为血和肉般的广泛知识。
其关键就是能够抓住并理解事物的“本质”。
一个人即使积累了很多零七八碎的知识,如果不会统合利用,那么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种人只能称为“有知识”而不是“有深度的人”。“有深度的人”的涵养会体现于他的人格与人生态度上。
想要成为“有深度的人”,没有比读书更适合的做法了。
读书可以深化知识、可以深化思考、可以深化人格。
举个例子,西乡隆盛就是一个“有深度的人”。西乡在他生活的日本幕末·明治时代,就以其人格高尚而被众人仰慕。即使是在他死后,他的极高声望也吸引着很多后人对他不断进行研究学习,使他在每个时代都受到肯定的评价。至今他的人气也依然未衰。
难道说,西乡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是一个“有深度的人”吗?我觉得应该不是的,其实西乡是读了很多书的。特别是受儒学家佐藤一斋的《言志四录》的影响很大。据说他在被流放的岛上,熟读了此书,特别是提取了书中101句进行了反复阅读。作为他自己座右铭的“敬天爱人”也是取自其中。西乡就是这样经常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
沟通能力是通过文字磨炼出来的,沟通也有肤浅与深刻之分。
自始至终都只停留在表面,难以产生信赖感的交流就是肤浅的沟通。比如,在便利店购买饮料时,连看都不看一下店员就说“劳驾,请结账”“谢谢”,这种虽然也算交流,但只能算是极其浅显程度的交流。这样的沟通应该是不会留在记忆里的。
同样是上述场景,也可以进行深度的交流。我认识一位在便利店打工的店员,他是一个外国人,经多次与他交流,彼此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后,他连自己跟女朋友分手的私事也跟我讲。确认对方的情况后,真心真意地与人沟通,你会发现你们的沟通瞬间变得非常深。这种“触及深处”的感觉真的非常不错。即使是一段短暂的对话,也能让你愉悦一天。
即使是家人、恋人、朋友之间,也未必经常进行有深度的沟通。未触及深处的心理活动、情感活动,总是盯着表面的部分,就会成为肤浅的交流。人们能感受到爱,也是因为有了深度沟通的结果。
工作过程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进行深层次的沟通,那么即使不用说太多、不用太多时间,也会推动事情顺利进展。相反,如果沟通不顺畅,就容易犯低级的错误,也会把事情搞复杂,最终导致停滞不前。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沟通能力的根底里蕴含着“认知力”,与人沟通时应正确认知对方的状况、感情、言行等方面。每个言行根据所处场景分别具有前后的连贯性。“我很期待你的表现!”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相信你,一定要努力啊”,还可以理解为“再拿不出业绩就说不过去了,这可是最后的机会喽”。
能够瞬间读懂对方的“复杂感情”也属于“认知力”。比如那些不能单纯以高兴、悲伤、懊悔等词语来表达的感情。如果能够理解、接纳对方的感受,就有利于促进更有深度的沟通。
其实,文学书籍上描述了很多类似的复杂情感。通过阅读文学书籍,我们可以感受复杂情感,并学会用文字表达复杂情感的能力。
同时,用言语回应、推动某事进展时,认知力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思想中模糊的部分清楚地表达出来。
“有魅力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美者生存》(南茜·埃特考夫/著 木村博江/译 草思社)是以认知科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见解为基础,揭开“美”之所以美这一谜底的一本书。据此书讲述,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将生殖能力强的、健康的、有利于繁衍存续的外观形态视为美”。也就是说“美者=对物种生存有利的人”,以此判断美。
所以,作为生物追求美是再正当不过的了,这也可能是生物无法摆脱的。
但是,人类的文化总算克服了它。如果仅仅说美,老虎里面有美的老虎,鹿里面有美的鹿。但是,老虎以及鹿它们没有产生文化。而人,即使是天生长得不美,也有其他的方式展现其魅力。
苏格拉底不是美男子,但是他在年轻人中却很有人气。他的知性、素养、丰富的人格,深深地吸引了人们。
在平安时代,年轻人谈恋爱时,实际上没等互相见面认识一下,就已经通过信件的来往认为“对方是一个出色的人”了。即便他们长相不算好,但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展现出了自身魅力。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身边有魅力的人,不应该只是长相的问题,我们认为有魅力的人是那些说活风趣、可以深入交流、人格高尚、有深度的人。
深度源自读书
那么如何才能变得有深度呢。
先前提到过,很多人都处在网络海洋的浅滩上,其实在网络的海洋里想要潜入深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按动鼠标,跳转3次就可以。我们在网上浏览时,不要仅仅读完最初打开的网页内容就结束,而是按动鼠标跳转到与最初内容相关联的网页、跳转到持有不同看法的网页再读一下。仅仅如此,所获取的信息就会变得既有厚度又有深度。
具体潜入何处、如何潜入会因人而异吧。首先,只需按动鼠标三次就能使获取的信息变得有深度,如果想进一步深化知识,那么就应具备挖潜的能力。
我认为这个“挖潜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读书得到锻炼的。
作为交流的工具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讲并没有多大用处。朋友与朋友之间的沟通,基本上不会获得“新的信息”。朋友之间通常都聊些彼此都了解的事情,或是就身边的人或事交换一下信息,即使有时会聊出一些新的信息,也未必聊得很深。
当然,朋友是很重要的,腾出时间和朋友交流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推心置腹的交流是很难得且值得感谢的,轻松的聊天也可以让彼此放松消遣。但是,发展到患上“朋友圈依赖症”,整天只知道刷社交网络的话,就无法进入到更深层的空间了。
至少在睡前拿出一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如何呢?这样的话,每天都能度过一段很有意义的时间。
那些白天始终只进行肤浅交流的人,也能让他们突然之间变得有深度。他们的想法、面相都会变得令人印象深刻,让人不禁感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觉得这种“突然变得有深度”的感觉特别好。
假设大海突然变深了,就可以捕捞到只有此处才可以捕获到的比如樱花虾一样的虾类。我出生在静冈(注:静冈县处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之间),特别喜欢吃樱花虾。全世界没有几处能捕捞到可以生吃的樱花虾。静冈之所以能够捕到樱花虾,与突然变深的骏河湾1的特殊地形有关系。
不需要一直保持深度。即便平时比较浅,也需要拥有使自己突然变得有深度的时间。通过接触那些伟大的事物受感动、震撼自己的心灵,可以细细品味人生。
听说歌手JUJU2女士,每次环球巡演时,必定会到当地的书店逛逛。她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过“书籍就像是哆啦a梦的那扇门,它能带人去往不同的世界”,我认为所言极是。
当我在电车上打开书阅读时,即使周边充斥着聊家长里短的声音,唯独我感觉自己就像来到了19世纪的俄罗斯或是2000年前的罗马一样。
JUJU女士酷爱读书,移动时间和睡前时间,书从不离手。正因如此,她的歌声就像她本人非常有深度,舞台表现力也无比精湛。
看电视起不到任何作用吗?
电视一般被称为肤浅的媒体。
电视播放什么就看什么,这种盲目的观看的确让人难以获取深层的东西,观众即使偶尔发呆而错过一小片段,也不至于找不到说话的影儿,原本电视也不会播放那些有难度的内容。电视播放的大都是那些可以放松观看的娱乐节目。
但是,也会播放很多纪录片、一流人士的采访、《100分钟说经典著作》(日本NHK电视台)之类的文化素养系列的节目,这类节目可以使人变得有深度。另外,即使是娱乐性的节目,根据观看视角的改变也能使人深入,因此也有值得看的地方。
我曾经与电视台合作,因工作关系经常会看电视。一天大概能看3-4个小时。其中经常看的节目是东京电视台播出的《可以跟你去你家吗?》,是一个在深夜,向错过最后一班电车的人询问“我们可以支付你回家的出租车费,你可以带我们去你家做个采访吗?”征得对方同意后,一起回家做采访的一个节目。
举一个其中的例子,节目组采访了一位在居酒屋喝醉的20多岁的女性,在提问的过程中,她流露出与刚开始完全不同的表情。节目组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女性回答道:“我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据了解她有一个性格特别温和的哥哥,但是哥哥是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就在给她过完生日的几天后,她的哥哥因病突然去世了。痛失最亲爱的哥哥后,她化悲痛为力量,通过网上努力学习,当上了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从一个红着脸畅快地喝着酒的样子中,看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别样人生。生活在陌生城市里的每个人,都一直拼命地工作和活着。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说不出的感动,道不出的悲伤。
节目展现的只不过是截取了登场人物人生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即便如此,也能让人由此展开各自的想象。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平时与自己很少接触的不同年代、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的万象人生,也很容易用偏见的眼光去看他们。这个节目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带我们打破这种偏见,拓宽思维的界限,帮我们培养更丰富的人生观和人性观。
有“深度感知能力”的人,通过这种可以窥见他人人生的节目会学到很多东西。而那些很明显地大打感情牌,从而使观众做出自然的声泪俱下的反应的节目是不会让人变得有深度的。其实,看似平淡的节目也完全可以催人泪下,是否有深度并非取决于是否只是单纯触动了人心的情感。
然而,像这种“深度感知能力”,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得的。
知性之门开向万众
一般我们说的“知性”,是指那些知识丰富、语言认知能力强的人。即使在听同一件事情、理解同一件事情,所捕捉到的信息也是因人而异的。认知能力强的人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捕捉、理解更深层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有天赋的人”。他们并非依靠知识和很强的认知力,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就可以做到深度认知。他们当中,有些人有设计天赋,有些人有音乐天赋,有些人有做料理的天赋。我们把那些没有受过特别教育却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人称为有天赋的人。这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里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知性之门是开向万众的。遗憾的是天赋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比如,一个没有音乐天赋且五音不全的人,一般很难通过唱歌、演奏等从音乐中获得巨大的喜悦。
但是语言之门却是开向万众的,它不需要很多天赋。谁都可以通过拓宽知识、深化知识而变得知性,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
我因常年招生,面向小学生开展教育,所以很清楚,小学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讨厌读书的。孩子们都欢喜地高喊“我还想读、我还想读”。我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有阅读能力,也有阅读欲望。一年读100册书的孩子比比皆是。本来一直这样坚持下去的话,语言的认知力会不断地提升。可惜很多人渐渐变得不再读书了,到了大学的时候,居然一个月读不上1本书。似乎随着成长渐渐地忘记了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来自充分品味书中展现的美好世界。
也就是所谓的“品读”。我们需要持有一颗想要深入探究书中世界并乐在其中的心。如果我们没有这颗心,就不会为此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基于每个人本来就拥有的求知欲望,加上一颗想要深入探究书中世界并乐在其中的心,这就是初心。
有素养的人生、没有素养的人生,哪一个更好呢?
我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课时,最开始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们的人生路会出现岔口,一条是有素养的人生,另一条是没有素养的人生。你们会选择哪一条呢?”
是选择阅读像孔子、笛卡尔、尼采、福泽谕吉等大人物的各种著作,并在应对创造性课题的过程中意识到“有知性有素养的人真是太棒了”这样的活法呢?还是选择“笛卡尔是谁啊,不认识”,像这种以不求上进、漠不关心的态度过非知性的人生呢?
对于这个提问,大家当然都会回答说“有素养的人生更好”了。实际上,等到他们真正读了很多书,就会说“幸好我开始读书了”“想想如果自己还是一个不读书的人,真是太可怕了”。他们其实都很有潜力。只是他们之前没有读书的习惯而已。
书读得多了,就会更加感到有素养的人说的话有趣了。
比如说,黑泽明导演的《蜘蛛巢城》这部电影,虽然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武士们的故事,却以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作了铺垫。即便不了解《麦克白》的人也能够乐在其中。如果是知道它的人就会在心里想到“原来用战国武将演绎麦克白是这样的感觉啊,原来如此,真有你的啊!黑泽明”!由此发出赞叹之声,并深入体会这部电影。
我们不仅在电影或书籍中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著,就连开玩笑或闲聊时也会引用。如果是有文化素养的人,就可以根据某些共识的东西,可以一边说着“那不就是麦克白夫人吗?”一边相视而笑。相反,当你和对方说“这不是马基亚维利吗?”对方一脸懵懂地回复“啊?”在这种状态下想更加深入地进行沟通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越是读书,就越能洋溢出对世界的乐趣。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事情,也会让你感到“真有趣!”比如,我们会发现“汉字真是了不起!”平时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其实每个字的成因背后都连接着一个深奥的世界。
若是读了研究汉字的语源及由来的白川静先生所写的书,一定会赞叹汉字的妙趣横生,也会不禁心生感动之情。
另外,野口三千三先生想出了结合身体去理解、感受汉字的方法。他尝试着用身体去探究汉字的由来,这样的想法太不可思议了。他想用脚的感觉追寻创造了“足”字的人们的感觉。将感受到的深刻的身体感觉和汉字文化结合起来加以捕捉,他做的事情简直太有趣了。对知识充满兴趣的人,做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是非常愉快的。
对于那些没有选择“知性有素养的人生”的人来讲,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搞些什么,不理解其意图。其实他们损失了那份人生的快乐,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他们习惯了就看那些单纯的“非常搞笑”的娱乐节目,而不知道如何乐在复杂事情之中了。
简而言之就是“有素养的人,他们的人生会变得更有乐趣”。
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的快乐”。有素养的人可以意识到那些“复杂的快乐”,并且能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