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选择哪种人生,过何种生活,在于您自己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为什么古代的君王要称自己为“孤家”“寡人”

老子说:“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什么意思呢?天下人都讨厌自己的人生状态是“孤寡不谷”。“孤”指没有父母,就剩自己;“寡”是什么?两口子死了一个,剩一个人就叫“寡”;“不谷”指一个人没法吃东西了,活不了多久了。

因此,“孤寡不谷”就是说人活得比较孤单,命不长了。

而王公以自名也。”本来“孤寡不谷”这种状态基本是天下人最忌讳的事了,可是古代的君王却经常称自己为“孤”“寡人”,这其实都是他们在提醒自己要尽量放低自己,国家的各种危险、不幸自己要一肩承担,这样才能为下面的臣民负责。

国君把最不美好的称谓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告诉大家我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金钱、财富去做事,我愿意承担种种不祥,承受倒霉事,为大家做事,为大家谋福利。

这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总结出的领导者法则。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老子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但变化有着一定规律。

当您觉得自己处于人生低谷,负重前行的时候,这说明您开始走上坡路了。

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开始逐渐减少,万物都在曲线的变化中不断推演。这种变化就好像月亮圆缺的规律,每天都在盈亏之间变化。

世上的事,很多都是如此。

老子的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

当您处于人生低谷时,别太消沉,好好平心静气地积累自己,因为低谷过去就会走向高峰;当您达到高峰时,也不要自满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这个世界的竞争太激烈,要小心谨慎,好好做事,切莫自满、骄傲,这是一种做人的 智慧。

懂得人生中的损益之道,您才会逐渐幸福起来

人生总有起伏,我们如果想让自己过得幸福,应该怎么做呢?

尤其在起伏的阶段里,您把自己放到哪个阶段好呢?

老子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叫“损之而益”,就是把自己放到“减少”的位置,然后慢慢增加;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益之而损”,就是把自己放到很高、很满的位置,然后一点点减少。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把自己放到“损之而益”的位置上,处于这个位置的人,会觉得自己的人生逐渐幸福起来。

因此,这个基础是“损”,把自己先“减少”才能有所收益。实际上,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是在讲“损”和“益”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往往不明白我们损的是什么,益的是什么,这个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您会发现,如果单纯地说损了会益、益后会损是不成立的,比如有的人天天要饭,这已经是人生低谷了,您觉得他一辈子靠乞讨就能走上坡路吗?

如果您不懂得损的是什么,益的是什么,那您所在的低谷就永远都是低谷。

您一定要了解其中的关系,否则泛泛而谈往往似是而非。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您损的是“自名也”,就是您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等虚幻的东西;您益的是扎扎实实做工作,是做事本身,而在其中得到利益的是您身边的人和您自己。

一旦您不怎么做工作,光想着钱最多、地位最高才好呢,这就是“益之而损”——您把关系搞反了。

如果您能理解这几层关系,就能够把握好人生在损益之间的道理了。

过度追求名利和结果,最后会得不偿失

把握好损和益的关系,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处。比如我在喜马拉雅FM讲《道德经》的时间,除去周末,持续了长达两年,课程都是公益的,我没有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我每天要备课、看《道德经》、录音,然后每个月还要给编辑、办公室人员开工资,这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在这件事上,我损的是时间和金钱。

而我益的是大家,很多人听了我讲的《道德经》后,都说自己慢慢释然了……而我身在其中,也获得了幸福。

坦诚地讲,如果我做这件事没有幸福感,是不会坚持这么久的。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每当我看到大家心情豁然开朗了,以前纠结的事不纠结了,好多事都放下了,无论从心灵还是身体上都获得了解放和自由,这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了。

如果回过头来看,您问我这一年赚了多少钱,我可能没赚什么钱。但若是您问我能不能记得这段时间的事,我可以很真诚地告诉您这期间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得非常清楚,《道德经》里的每一句难点,包括朋友们的留言,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这样的人生是一种非常幸福的状态,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提升、丰富。我相信您看了这本《道德经》,对您的生活也会很有启发。

相反,如果您处于“益之而损”的状态就不会那么幸福了。如果您过度追求名利和结果,就难免会损失好好工作本身,最后得不偿失。

这是人生的两种状态,选择哪种人生,过何种生活,在于您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