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完善 企业素质提高

——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

上海市用三年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目标,在1997年底如期实现。其主要标志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各种社会综合配套条件日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已达到95%;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占全市工业资产总值80%以上的1673户国有独资工业试点企业,三年间总资产每年递增10%,资产负债率从80%下降到60%左右。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为此,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领干部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不只是企业的制度,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把长期作为政府附属物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这就必须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富余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老大难”问题。因此,合适的外部环境和综合配套条件,是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改革思路,对必须为企业提供的最基本的外部环境进行梳理,并完整地概括表述为形成“五个机制”,即企业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出、经营者择优录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的运行机制。

三年间,正是由于建立了“五个机制”,上海市83户破产企业和900多户被兼并企业的几百亿元闲置资产被盘整激活,优质资产在流动中实现了优化重组,国有房地产作为资本金注入企业集团。全市国有独资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从1994年底的1498亿元增加到1996年底的2309亿元,两年增加了811亿元。更加难得的是,国有企业不再为“人到哪里去”的难题所束缚,放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机制的转换,累计有139万人次在调整和改革中下岗,其中119万人次得到分流安置,下岗职工总数始终控制在20万左右。上百万人次的“岗位大转移”却没有引起社会的振荡和不安,完全得益于“再就业工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职业化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企业在建立出资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时,引进了经营者竞争上岗机制,采用董事会聘、市场招、职工选、党组织荐等多种途径优选经营者,并大胆探索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新机制,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与经营者的“身价”、利益捆在一起,落到实处。上海相继挂牌成立的两家经营人才公司,已建立人才需求信息上万份,并成功推荐了108位经营者上岗。

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为主要特征,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基。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把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概括为“五个加强”。即加强产品开发,形成产品升级换代的更新体系;加强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去年4月,上海市还把落实“五个加强”和建立“五个机制”量化为八大类22项指标,形成一个科学衡量的指标体系,以便于企业和综合部门操作和检查。

三年间,上海国有企业坚持眼睛向内,在“五个加强”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期间共开发新产品3.2万项,每年的产品更新率达到20%;消化吸收引进技术11万余项,形成产值378亿元,创汇节汇61亿美元。同时,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新兴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上升至三分之二;许多产品加快了“销地产”的组织实施,全市产品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7%左右;综合经济效益指数逐年上升,1997年达到131.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4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在“有质量、有效益、有市场”的前提下连续7年年均增长14%以上,为去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快步迈向“新兴工业化地区”行列,发挥了支撑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跨世纪工程。目前上海率先建立的只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要真正完善“五个机制”、实现“五个加强”,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人员分流安置的任务相当艰巨,拓展市场和提高效益的形势也很严峻。因此,上海的干部群众没有半点松懈。

1998年1月16日

合作者吴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