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烟四起

刘备领徐州

曹操领了兖州牧后,想让自己的父亲看看原先的那个不争气的“曹阿瞒”今天在中原大地挥斥方遒的姿态是何等的风光,于是便下达了接父亲曹嵩来兖州的命令。

曹嵩在接到曹操的来信后,看到儿子能有今天的成就自然十分欢喜,便携其一干家眷往兖州出发。

曹家的财物装满百余辆车,一路浩浩荡荡,谁想到当车队行到泰山郡时,遭到徐州牧陶谦属下将士抢劫,曹嵩及少子曹德遇害。这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

曹操在接到父亲被杀的消息之后,大呼“为父报仇”,开始了征伐徐州的军事行动。

曹操不断征伐,徐州成为煮熟的鸭子已经仅仅是时间问题。摆在曹操面前的就是陶谦本部的所在地——郯县,报杀父之仇的机会终于到了,而这时,曹操面对的不单单是那个缺乏仁义的老陶谦,还有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和他的两个同榻相卧的患难兄弟。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陶谦部将曹豹和刘备屯兵在郯东,拦截曹操兵,这已经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陶谦所能做出的最为顽强的抵抗。但在曹操的精心布置下,刘陶联军原先在郯县东郊阻击曹操的计划完全破产,陶谦只得狼狈地逃亡到还属于自己控制的丹阳。

陶谦元气大伤,即便有刘备在旁,也无法阻止其战败的命运。曹操更是要乘胜追击,把陶谦这个奸贼从自己的视线中抹去。正在曹操筹划着如何把他的老仇人给干掉的时候,兖州的烽火燃起,让曹操的徐州之梦破灭。此为后话,我们当前先要把当时徐州的故事给讲完,因为一个重要的事件此刻就要发生了。其主角正是刘备。

刘备卓讨自董伐之战后,一直跟随公孙瓒,在青州刺史田楷手下共同阻挡袁绍的军队。这次是特别受邀而来徐州。刘备当时有多少资本?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刘备有一支自己的部队,有千余人,同时刘备还领有幽州当时的少数民族乌桓的骑兵若干,最后还有“饥民”数千人。这就是当时刘备所拥有的全部实力。

曹操因为兖州老家的叛乱而急转掉头,给了徐州一次苟延残喘的机会。徐州这时候就像一艘风雨飘摇的大船,不但已经千疮百孔,而且它的船长也已经很难再看到明天的太阳。陶谦本来身体就十分虚弱,再经过这么两番折腾已经积劳成疾,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时日不多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就算对这个世界有再多留恋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了。

徐州牧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继任者的问题了。陶谦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没有办法继承这样大的一份家业。更何况,境内又有刘备军驻扎。陶谦在的时候,刘备尚可流于情面不对徐州有所觊觎,一旦不在了,他的家人将何去何从?这对陶谦来讲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当时徐州的状况就是这样,经过了曹操两次的征伐,徐州本身的兵士已经是少之又少,可以依靠的只能是刘备所管辖的军队。一旦陶谦有事,很难保证刘备不会夺权。于是出于对自己家人未来的考虑,陶谦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让位。他对自己的亲信糜竺安排下遗嘱:“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便溘然长逝。

糜竺在陶谦去世后便来到刘备处说明来意,刘备这时可能不知虚实于是并没有答应。徐州的另外一名名士陈登此时劝刘备说:“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刘备回答:“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这断然不能是刘备的真心话,对于一直以来漂泊的刘备来说,能有一块自己的地盘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没有这层意思他又何必在徐州继续待下去,只不过刘备是相当谨慎的一个人,他在等待时机,等待着能够拥有徐州的最好时机。之后陈登接着说:“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孔子的后代、北海相孔融也在当中附和道:“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结束了本事。记载到这里,史书用了六个字“先主遂领徐州”。这便是演义中“三让徐州”故事的由来,其实并没有像小说当中一样让来让去,而只是通过一个对话,刘备就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先主遂领徐州”这六个字可谓是字字千金,刘备终于取得了自己拥有绝对“主权”的领地,中原地区又将经历一次新的洗牌。就在刘备为了到底要不要徐州在“烦恼”的时候,西边的兖州,激战正酣。

吕布是豺狼

在曹操于徐州征战的时候,一场阴谋正在兖州缓缓地进行着。

这次反叛的主谋有三个人,这三个人是张邈、陈宫和吕布。这三人为曹操制造了他自起兵以来遭遇到的最大的一个危机。

带兵出征,最害怕的事情便是后院起火,这次让曹操腹背受敌的叛乱主要是由陈留太守张邈发动的。

张邈本来跟曹操的关系相当要好,可以说是患难与共的亲兄弟,曾经无私地支持曹操在陈留起兵。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实际上是张邈的部将,曹操只不过是拥有一支自己的部队而已,在名头上依然要服从张邈的统御。

曹操出任兖州牧后,地位突然跃到了张邈之上,张邈内心便对曹操充满了不满,害怕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曹操所灭掉。这之后,张邈的手下陈宫因为曹操将兖州的名士边让杀了,也产生疑惧,便劝说张邈反叛曹操。张邈同意了陈宫的计划,便派兵劝迎吕布到濮阳来,并且推举吕布为兖州牧。

这时候留守鄄城的荀彧,听到消息后沉着冷静地安排一切。他一方面派人将张邈叛变的消息传给曹操,一方面派人把驻扎在东郡的大将夏侯惇调回到鄄城。在夏侯惇率领本部人马回到鄄城的当夜,荀彧就把在城内通敌的将吏数十人杀掉,安定了军心。荀彧还派程昱到范和东阿,鼓励当地官兵“拒城坚守”,等待曹操回军。

在这样的情形下,吕布军队在鄄城、范、东阿等地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取得多少进展,曹操的军队便赶过来了。

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老天终于看不下去了。这一年爆发了严重的蝗灾,“百姓相食”,两方的军队这时候更是饥饿无比,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再继续交战,于是相持的两军各自退兵而去。曹操与吕布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就这样以两败俱伤的结果告终。

历史的车轮转到汉献帝兴平二年(195)。

这时距离曹操与吕布的初次接触已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可见这次蝗灾对于两军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这年春天,曹操派兵进攻战略重地定陶,开始了其雪耻的收复兖州计划。济阴太守吴资保守南城,没有攻下,又遭逢吕布亲率大军到来。曹操急命对吕布军主力展开疯狂的进攻,最终大败吕布。

这场胜利对于曹操来讲至关重要。这场发生在定陶的战役,可以说是曹操吕布在争夺兖州地区的整个征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曹操向收复自己的失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吕布则在兖州战场慢慢地陷于被动。

这一年的夏天,吕布的部将薛兰、李封驻军在巨野。曹操派兵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攻打。

得知巨野告急,吕布急忙亲率大军前来驰援,但最终的结果仍旧是遭受惨败铩羽而归。就在此时,徐州传来了陶谦病逝的消息,这让曹操心中的“徐州梦”又突然跳了出来。曹操决定先进攻徐州反过头来再解决吕布的问题。

对曹操而言,经过上述的两场战争,吕布已经十分虚弱,很难再有所作为,消灭他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荀彧在这个关键时刻又为曹操提出了先攻吕布再图徐州的建议。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遂专心地对付吕布。

曹操派兵在农田收获的时候抢收小麦,以避免军粮再次用尽这种情况发生。这时候恰巧吕布又从东缗与陈宫率领万余人来战,而曹操的士兵此时大部分都出去收小麦了,大营内留下的兵士不足千人。

大营的西侧有一个大堤,堤南侧树木幽深,于是曹操利用了这样的一个有利地形,在其中设置了相当数量的伏兵。等到吕布派兵赶到,曹操采用就诱敌深入的计策,先用少量的士卒佯装战败诱使吕布军深入其中,等吕布大军被引入到伏击位置之后,曹操一声令下,伏兵齐发,吕布大军顿时阵脚大乱,只得仓皇而逃。

曹操趁势重新攻打原先所不能攻下的定陶,直至分兵平定叛乱归附吕布的诸县,完成了消灭吕布主力收复兖州的战略意图。

兖州的争夺就此告一段落,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兖州从来没有在曹操的手中失去,过去的耻辱已经成了过往,根据地又重新回到了更加强大也更加成熟的曹操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段在挫折之后又重新站起的佳话。从此,曹操可以更为安心地实施自己匡扶整个天下的计划。曹操的事业慢慢地走上了正途。

吕布在失败之后,又回到了出逃长安的那段破落时期,重新到了选择寄主的时候,可是吕布这个人品行实在是太差,基本上只要他跟了谁谁就不会有好下场,天下诸侯早已经被吕布得罪殆尽。当时局势是南袁术、北袁绍、西李傕郭汜、东刘备、中央曹操这样分布,很显然,五路诸侯相较,吕布就只能投奔刘备了。

本来,吕布的骂名已经是世人皆知,谁都不会收留吕布,但是刘备是个意外,向来以仁德标榜的刘备就是要走一条“不寻常路”,他不但接纳了吕布而且还对吕布恭敬有加。这样的态度,当然不能单从仁德这一方面进行理解。对刘备而言,这其实是无奈之举。上述北方诸强中刘备最弱,任何一方的打击都可以让刘备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地盘,尤其是曹操,对徐州已经垂涎已久。因此,刘备万万不能在这样一个时刻又给自己树立吕布这样的一个新的敌人。

曹操迎帝都许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七月,汉献帝回到洛阳。

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希望袁绍接汉献帝入邺,但袁绍的另外两个幕僚郭图、淳于琼并不同意沮授的意见,而袁绍于前曾谋立刘虞为帝,即有不逊之志,于是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而袁绍稍一迟疑,曹操即接踵而至。

献帝抵达洛阳之后,曹操在许昌谋迎天子。但其部属多人以“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帛”为由,认为此时迎天子的条件还不成熟。但荀彧力排众议,举晋文扶周襄而霸,汉高借义帝而王两个例子,说明献帝此招牌虽破,但仍不失为招牌,迎之则为“大顺”“大略”“大德”之举。而其不以伊尹、霍光,反以晋文、汉高比曹操,或说明荀彧此时已对曹操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其不会像伊尹、霍光一样辅佐献帝。

曹操接受了荀彧为之设计的方案,即遣曹洪率兵西迎天子。献帝七月甲子至洛,八月辛亥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前后不到五十天,献帝便落入曹操的掌控之中。

迁都许昌后,曹操为百官总己以听,便对当时于朝野中颇有名望的三公发难。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罢太尉杨彪及司空张喜,后任命自己的亲信荀彧为侍中,授尚书令。

当曹操迎帝都许之时,前次拒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袁绍方觉不平。曹操对于袁绍遂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先以献帝诏书的名义责备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袁绍不得不反复上表自辩。而后,曹操又以献帝名义拜袁绍为太尉,封邺侯。其时,曹操已是大将军,袁绍以位居曹操之下为耻。曹操深知此时自己尚不能与袁绍抗衡,因此不必拘于名位,乃使孔融持节拜袁绍为大将军,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

冬十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至此,曹操握天下大权于一手。

曹操迎帝都许后,做出的另一项重要决策,就是将屯田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曹操这是学习了自己的老仇家陶谦的经验。屯田的提出及实行也是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使然。曹操以枣祗为屯田都尉,以任峻为典农中郎将,主持屯田事务。枣祗劝曹操实行“分田之术”,即把土地分给个人,然后根据收获量官民对半分成,曹操从之。是年,曹操即得谷百万斛。枣祗早逝,任峻又在各州郡置田官,继续大力推行屯田。“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故“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任峻死后,继任者国渊、袁涣继续不断完善屯田制度。该二人不仅扩大了实行范围,还降低了屯田的强迫性,不欲屯田者勿强。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大悦,竞劝乐业。屯田的广泛实行,不仅解除了中原一带的粮荒,并且极大地支援了曹操日后的战争,故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说完曹操迎帝都许,再放眼看刘备所为。

刘备本想先在小沛安安稳稳干上一阵子,结果屁股还没坐热乎,袁术即发动步骑三万大军,遣大将纪灵为先锋,来攻小沛。刘备此时兵不满万,哪里有足够的军队来对抗袁术的三万步骑?既然正面无法对抗,不如去搬救兵。刘备此时再显枭雄本色,他毫不犹豫地派人向前日曾袭夺徐州的吕布求救。

吕布可能也觉得夺了刘备的地盘,反客为主,刘备既已投靠自己,不去救不大说得过去,于是便选择了去替刘备解围。但是,吕布的属下不同意救刘备,建议吕布趁袁术攻刘备这个时机,不去救,而让袁术把刘备给杀了。吕布不同意,而是选择带着步兵千人,骑兵二百,到小沛驰援刘备。

吕布素以武勇闻名天下,而且其带兵作战能力,尤其是他的骑兵更是为诸侯忌惮。所以,当纪灵听说吕布亲自驰援刘备时,也有自知之明,不敢与其为敌,便敛兵不再攻打小沛。吕布看到袁术军不再攻打小沛,便带着人马屯驻在小沛西南,同时派人到纪灵那里,请他过来一起吃个饭,解决下小沛这个问题。

吕布有请,纪灵哪敢不去,于是马上跑了过去。宴席上,吕布又拿起了他当大哥的架子,说刘备是他小弟,既然有人欺负他,那这事他得管。有他在,小沛的主意袁术是不能打的。

既然吕布想让纪灵退兵,那就要拿出一些硬实力。于是,吕布说完话,便带着大家到了军营里,让门侯在营门位置放上一支戟,又对周围的人说:“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恐怕当时纪灵诸人都不相信吕布能射中。

只见吕布“举弓射戟”,结果是“正中小支”,而围观者的反应是“诸将皆惊”,大呼吕布“天威”。纪灵等见此,一方面因为前时已经答应吕布,射中戟之小支便罢军打道回府;而另一方面,也是为吕布的武勇所震慑,就算开战,纪灵自思也无把握打赢这场仗,于是,只能表示不打了。明日纪灵又与吕布大摆筵席,后一天就带兵回去了。

纪灵回到袁术处,估计也把吕布的神威跟袁术说了说,袁术此时正心怀鬼胎,欲于寿春称帝,便想拉拢吕布,与其结盟,得到他的支持。于是袁术想和吕布结为儿女亲家,让自己的儿子娶吕布的女儿。

吕布多半也想和袁术和平共处,免得受其骚扰,便口头上答应了这门亲事。袁术派韩胤作为使者,将自己称帝这个想法告诉吕布,和他商量,并且准备将吕布的女儿迎到寿春。这时候,沛相陈珪怕袁术、吕布结亲,则徐州、扬州连成一片,兵势难挡,将成为汉廷的最大隐患。于是陈珪跑到吕布那里,劝吕布不要和袁术结成亲家。他说,曹操迎还献帝,迁都于许昌,在内辅政,海内闻名,这才是吕布该结盟的对象。而袁术,欲行僭号称帝之事,与他结亲,只会给自己背上不义之名,弄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吕布听从了陈珪的建议,急忙派人把已经在送往寿春路上的女儿给追回来,毁了婚约,而且还将韩胤抓起来押送许昌。曹操遂以朝廷的名义,封吕布为左将军,并且亲自写了一封信,好好安慰表扬了吕布一番。吕布受封当然很高兴,殊不知这是曹操以敌制敌的策略,不仅羁縻住吕布,还成功拆散了袁术和吕布即将形成的联盟。

吕布受封后,又遣陈珪之子陈登为使者,答谢曹操,并且让陈登跟曹操说自己想为徐州牧的打算。但是陈登回来后,并没有带来封吕布为徐州牧的诏书,反而带来“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给陈珪加了工资,又给陈登升了级的消息。

吕布见此当然恼怒,拔戟砍翻几案,责备陈氏父子劝自己绝交袁术,与曹操联合,他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陈氏父子却升了官发了财。

面对吕布的凶相毕露,陈登不为所动,还借曹操之口数落了吕布一顿:“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曹操与吕布,好比猎户和动物,陈登说吕布如果是只老虎,得每天喂得饱饱的,不然的话就要吃人了。曹操却认为吕布比老虎活跃得多,更像一只鹰。养鹰,就不能喂饱,因为鹰饱了就飞走了,而不喂饱,就会服服帖帖地跟在身边。吕布听了这种比喻,或许是默许了,就没追究陈登的责任。

专栏 徐州老父惨死事件

曹操父亲被陶谦属下将士杀害一事,许多人做出了许多种猜测,而其中尤以《三国演义》的说法最为流行,认为陶谦是想讨好曹操才派自己的手下前去“迎接”曹嵩一行,谁想到自己的手下“见钱眼开”,看到曹嵩一家所聚敛的大量财富,心生邪念,才杀人抢钱。他们倒是逍遥自在,却使得自己的主公成了曹操的撒气桶,招来曹操的大兵压境,此为后话。

演义毕竟是演义,正史中的记载却与此有着千差万别,至少不止一本史书证明陶谦就是此“徐州老父惨死事件”的罪魁祸首,曹操为父请命,替天行道一点也没冤枉这个白胡子的老陶谦。“为陶谦所害”成为史书中描述这个事件最常用的一个判断。

《世说新语》中的描述更生动也更有意思,虽是野史也颇值得玩味。按照《世说新语》当中的记载:那日,曹嵩尚在泰山华县,曹操便命令泰山太守应劭送曹嵩前往自己的根据地兖州,应劭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并没有前来护卫。陶谦却秘密派遣了数千骑兵突然进行了袭击。其时,曹嵩一家以为接兵已至便没有任何防备,这就成了惨案的开始。

陶谦的士兵到了之后先杀曹操的幼弟曹德,曹嵩看到这个情况后大为惊慌,于是赶忙从后墙逃跑,他的小妾先逃,却因为太胖而不能逃出,于是曹嵩又逃到了厕所,最终和自己的小妾一起被杀。后来应劭带兵而来,万分震惊,自知自己的脑袋难保,于是弃官跑到了袁绍那边。曹操占领冀州之后,再想找到应劭,应劭却已经去世。

这段记载详细描述了事件的经过,可谓是最为详尽的记录,可终究属于野史只能作为一笑谈而已,否则曹嵩与其妾相拥而亡也可作为古今之悲情往事。无论怎样,凶手是陶谦这是铁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