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三国英雄画像
三国,一个被中国人所传颂的传奇时代。
在这个时代,英雄辈出,烽火迭起。几乎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代让战争变得如此华丽、如此好看,没有这样一个时代让个人才能发挥到如此极致,也没有这样一个时代让国外的历史爱好者如此熟知。三国似乎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和爱情一样永恒的主题。
不可否认,《三国演义》是助力三国史学火爆的重要推手。那些英雄们的传奇故事,那些精彩绝伦的奇谋妙计,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都成为三国迷们为之倾倒的重要原因。
《三国演义》透过罗贯中手中的一支妙笔,为读者带去了众多形象鲜活的人物。在这之中,既有阴险狡诈的曹操,又有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既有残暴凶恶的董卓,又有温文尔雅的周瑜。所有的这些人物都充满特色并且个性鲜明。这样的高度恐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之中只有四大名著中的另外那三部名著才可以与之比肩。《三国演义》也无愧于中国人三国情结的启蒙教程。
但《三国演义》无论写得多么传奇,它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它怎样接近史实,依然摆脱不了它那种自内向外所散发出来的文学意味。单单通过《三国演义》当中的描述并不能使我们更加接近事实,相反的,如果误信了小说当中的许多描述,反而会让我们陷入迷茫的境地。通常人们在形容《三国演义》的时候总会说它“三分虚七分实”,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三国的正史记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远远不是这样,但有时候甚至到了“七分虚三分实”的境地。即便《三国演义》再虚幻,它终究还是需要有一个记载真正史实的底本作为支撑,这个支撑便是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其中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因此陈寿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在《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并称前四史。
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强。《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所以,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可谓惜字如金。如果说孔子当初的著作是“微言大义”的话,那么陈寿可以算作是孔子这种写作方法的忠实继承者。这种写作方法保证了原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著作增加了说服力,但是未免失去了详略的有机组合。
因此,《三国志》在创造了史学界的一部经典著作之后,也给三国史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因为历史是一门根本不允许推测、讲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十分材料说十分话,没有材料不说话”的相当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所以面对《三国志》当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记载,许多研究者相当头疼。好在有一个人为《三国志》进行了补充,让本已经陷入困境的三国史研究有了新的资料,这个人就是裴松之。
裴松之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他在东晋的时候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做补注。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其史料价值非常高。这是裴松之为研究三国史所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其成就可以和陈寿比肩。
裴松之的注释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注释中有大量完整的故事与史料,因此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与参考价值,这与陈寿的《三国志》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且其中的很多材料都成了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的原始素材。可以说,陈寿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搭了一个骨架,裴松之为《三国演义》加上了肌肉,而罗贯中所做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材料真正地成为一个人形并且十分好看。以上就是整个三国史史料的裙带关系。《后汉书》当中也对三国当中的一些人物有所记载,但终归不是大头,所以不在这里再进行赘述。
本书力图通过对《三国志》进行现代化解读,以轻松的语言给小读者们讲一讲三国的那段历史,完整叙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直至三国并立,最后三家归晋的整个过程与故事,其间还会穿插些《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相互比较。对于三国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三国史书,也是轻松阅读三国的一本普及读物。
需要指出的是,三国向来被称为魏、蜀、吴,其中“蜀国”,是后人因其所处之地大部原为先秦时期蜀地,而称其名。但刘备称帝建国,自称是为了延续汉朝正统,因此其国名仍称“汉”。因而本书凡涉及刘备所建政权,一律称呼为“汉国”,以符合历史真实,请读者朋友们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