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汉半两钱——承秦制的早期西汉货币
历史毋庸赘述。众所周知,秦始皇死后不久即天下大乱,战事不绝。
农耕时期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人的参与,不仅大大地减少了人口,更是对生产力极大的破坏。秦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项对峙,五年期间累计战事大小72场,最终刘邦削平群雄,于公元前206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皇帝登位,汉初沿用了秦代的货币制度,黄金与铜钱并行。虽然铜钱因连年战争、生产萎缩而不断减轻重量,但是仍然称作半两。《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说明刘邦在建立汉朝初期曾令民间自铸荚钱。这种做法应该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关。陆贾在受命分析秦失天下的原因时指出:“(秦)事逾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认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是以君子尚宽舒以其身,行身中和以致疏远;民畏其威而从其化,怀其德而归其境,美其治而不敢违其政”。刘邦接受了这一观点,汲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轻徭减赋、缓刑等“与民休息”的政策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这种做法对于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可以把铸币权也下放到民间,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单纯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允许民间私铸钱币实际上平民百姓仍然会深受其害,获利的还是豪强富商,而富商们比国家还要富有,就会形成新的割据势力。之后发生的“七国之乱”就是明证。具体来看,民间私铸货币的危害主要有:
1.私铸货币的重量及成色无法统一,不统一的货币在使用中势必造成混乱,给商品交易和人民的基本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私人铸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货币发行量不受控制,流通中货币数量暴涨,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扬,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3.铸币带来财富的数量和速度毋庸置疑,人人都想通过类似方法致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铸币的客观条件和技术。于是,开放铸币环境增加了犯罪的可能,社会混乱,政府管控困难。
4.自行铸币等同于国家放弃了财政收入。个人可以通过铸币的方式避免向国家缴纳税赋,同时财富的增加也会带来人们对于权力的追逐,带来政治统治的不稳定。
显然,刘邦的统治理念对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大有裨益,但是在健全金融秩序方面明显上考虑不周,任私铸货币行为放任自流,可以说是刘邦基本政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在西汉时期,半两钱前前后后一共铸行过五次。
1.1.1 第一次发行:刘邦时期
汉朝建立以后,百业凋敝,民生艰难。百姓生活困苦,购买力低下,社会能供应的生产、生活物资也不丰富。在这种情况下,秦半两币值过重,流通不便,不利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汉高祖认为秦钱太重,于是允许获得政府授权的民间人士铸造轻小的货币,被称为荚钱,或“榆荚半两”。荚钱面值较轻,因而流通顺畅,特别适合于在特殊困难时期普遍贫困的平民使用。
当时的轻钱虽然被称为半两,但较之标准半两,甚至秦二世时的减重半两钱,重量已大大减轻。一般认为,汉初官铸的半两钱,钱重只有三铢左右,仅及标准半两钱重的四分之一。这种钱的法定重量为三铢(约2.1克),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但是由于私铸之风甚盛,民间自铸钱币绝大多数都不到三铢,且越铸越小,甚至有的小到直径不到1厘米、重量不到1克,一挨即碎。外形也与秦半两有了明显的差异。汉初半两钱穿孔比较大,无内外廓,肉薄,形制不够规整。
可见,铸币权下放的同时,政府并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的配套管理,导致各地方所铸不同样式、轻重各异的钱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令百姓不知所从,货币的信用度很差。再加上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假,随心所欲地偷换铸币原材料,任意减重,大量滥造,更加重了恶钱的泛滥,加重了百姓对货币的不信任感。当时,长安恶钱泛滥造成货币贬值,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汉书》记载:“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一石米的价格竟与一斤黄金等价,而一匹马则要百金,也就是一百万钱,可见通货膨胀率之高。
要铸钱又缺少铜料,于是只好以“秦钱重难行”作为遮羞布,一面大量回收旧币,销毁化为铸币的铜材;一面铸造耗用铜材量较少的轻钱。民间私铸之钱,制作更为粗劣,钱重与官铸钱也有差异。即使如此,中央所铸的轻钱仍不敷所用,于是,刘邦又在公元前199年颁行了《盗铸令》,以立法的形式禁止民间的铸币行为。尽管颁布了禁铸令,从法律角度讲不让大家自己制造钱币,但事实上对任何有能力自铸货币的群体而言,能自己“造钱”这个事情本身即具有诱惑力,也就是说禁铸令并没有真正达到阻止民间私铸货币的目的。
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钱币变轻其实是货币理念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针对当时实物货币为基础的特征,币材变轻即为实物与其价值不等的问题,不容小觑。再加上前述币制混乱的后果等原因,到了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政府明令禁止民间私铸伪钱了。
1.1.2 第二次发行:吕后时期
汉高祖为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以原料不足为由允许民间自铸荚钱,以期借助市场的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政府的这一举措虽然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同时助长了民间盗铸钱币的风气,从长远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的。于是在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汉朝政府开始出手整顿混乱不堪的货币市场,收回铸币权,发行新的货币——八铢半两。图3-1-1即为“八铢半两”。
图3-1-1 八铢半两
吕后时期所铸的半两钱的重量是八铢和五分。吕雉亲政后鉴于钱币太重而不方便行用,钱轻了又有损于币制,于是在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行“八铢半两”。这种八铢重的半两钱,是把减重较少的半两定为铸行货币的标准。这比当时的“榆荚钱”增重了五铢。
汉八铢半两的特征是体大肉薄、背平无文,钱文书体扁平,已经有隶书的趋向,钱直径2.8~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中最大的一种,其制作也较整齐。此钱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铸为小的榆荚钱牟利。吕后六年不得不停铸此钱而改行“五分钱”。“五分钱”实际重量只有2.4铢,仅是秦半两的1/5,再现了西汉初期刘邦的“荚钱”,如图3-1-2所示。
图3-1-2 荚钱
1.1.3 第三次发行: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如图3-1-3、图3-1-4所示。汉文帝铸行四铢半两适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持续了三四十年没有改变过。汉文帝只重四铢的半两钱,反映了铸币的名称和重量明显不符的特征。这实际上是世界各国货币史上共同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阶级通过此举可以节约币材,另一方面也标志着货币逐渐脱离商品属性,单纯作为流通和交换媒介属性的进一步确立。
图3-1-3 西汉四铢半两
图3-1-4 西汉四铢半两
同年(公元前175年),汉文帝再次允许私人铸钱,不过对币材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要求制币所用金属不得掺加铅铁等杂质以保证不降低钱币质量,并且对违犯者处以“黥刑”(脸上刺字)。此律一出,等同于重新开放了铸币权,各地豪强权贵、富商大贾借此大发横财。文景时期因铸钱致富最突出的有吴王刘濞和财过王者的大夫邓通,当时曾有“吴邓氏钱布行天下”的说法。
当时吴王刘濞封地吴国的豫章郡(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有铜山。刘濞广招天下亡命之徒,大量采铜铸钱,“富埒天子”。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刘濞发动吴楚七国叛乱,曾狂妄宣称:“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出身布衣的大夫邓通更是得到汉文帝的馈赠——蜀郡严道铜山(今四川省荥经县宝峰乡宝子山),并且被授权可以像诸候王那样铸造钱币。由于可以铸造钱币,其财富超过了王侯。可见,这种自由放任的铸钱政策,只能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们。他们既占有矿(铜)山,又拥有劳动力,还有雄厚的资本和专门的技术,开放私铸,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文五年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自铸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即武帝建元五年至元朔三年之间)。”以上内容与《史记·平准书》同,对四铢半两的铸行时间均做了相当明白的记述。说明三度铸行的半两钱,即是有外廓的半两钱,至少在汉文帝时期就已铸行。
1.1.4 第四次发行:汉景帝时期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采取削减诸侯王国官吏等措施,把王国的行政大权收归中央,在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颁布了“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的法令,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郡国是直属中央的,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这样,西汉政府才初步控制了铸币权。西汉昭帝时曾铸铁质“半两”钱币,方孔圆钱,直径2.3厘米,是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的铁质货币。
虽然汉景帝颁行法令再次禁止私人铸钱,但私人铸钱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公开转入了地下。到汉武帝统治时,为了遏止私铸,频繁下令进行钱币改铸。之后,汉武帝又严令执行由桑弘羊提出的经济政策,将冶铁、煮盐和铸钱等权力全部收归官营,从而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上豪强权贵的割据势力,开辟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
1.1.5 第五次发行:汉武帝时期
众所周知的是汉武帝开创了使用五铢钱的历史,而忽略了汉武帝也曾铸行过半两钱。在建元五年,汉武帝为了防止民间磨取半两钱的边廓私自铸钱,开始把半两全部加铸边廓,所以武帝半两又称“有廓半两”(图3-1-5)。
图3-1-5 武帝“斜带浇铸口”有廓半两-俗称“秦俑”
汉半两穿孔收小,字形不带隐起、笔画方折且字面平整,“半两”二字较扁平,有明显的汉隶味道。
汉武帝铸的有廓半两,大多为外廓,有内外廓的吴地半两很少。
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随着五铢钱的开铸,半两的铸造历史也进入尾声。所以,武帝晚期的半两都比较随意,甚至随意到少铸了个“半”字(图3-1-8)。
图3-1-6 武帝有廓半两-内外廓明显
图3-1-7 武帝晚期有廓半两-极简“半两”,“两”简为“十”
图3-1-8 武帝晚期少铸了“半”字的有廓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