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

在祝允明书法研究领域,现在已有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类:

1.考证辨伪类,举其要者有傅申《祝允明问题》(《海外书迹研究》,耶鲁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版)、肖燕翼《祝允明赝书的再发现》(《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古书画史论鉴赏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论述几件祝允明《怀知诗卷》的真伪问题。刘九庵《祝允明草书自书与伪书辨析》(《收藏家》1999年第6期)通过对用笔和字形结构的分析,指出几件吴应卯、文葆光等人作伪,而一直被认为是祝允明真迹的作品,包括行草书《醉翁亭记》《阿房宫赋》等。戴立强《祝允明书法作品辨伪九例》(《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辽宁省博物馆编,2004年11月)借助文献资料考察著录或传世的20件伪作,考察了祝枝山作伪作品的一般情况;《祝允明书法作品辨伪的几点思考》(《中国文物报》2008年5月7日第7版)分析祝允明伪作的考察在现阶段碰到的一些困难;《〈祝允明草书自诗卷〉辨伪》(《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5日第7版)、《再谈祝允明草书辨伪问题》(《中国文物报》2006年8月2日第7版)根据款识并和他同时期的作品相对比,指出了嘉靖二年(1523)的《草书歌风台等诗卷》为伪作(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并对嘉靖四年(1525)的《草书七言律诗》提出怀疑(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林霄《祝允明书法真伪标准讨论》(《美术史与观念史》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在参照傅申先生等人研究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对祝允明的真伪作品进行细致的对比考量,建立起祝氏作品不同的真伪“标准样组”,且对刘九庵、戴立强等人之前的研究提出了个人不同的意见。潘深亮《祝允明书法辨伪面面观》(《中国名家书画鉴识》,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谈及笔法特点、款识、印章等方面,鉴定和辨别伪作。

2.书法史及综合性著述类,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中,较为详细地谈到了祝允明的书法成就。绝大多数其他的书史编著中也会提到祝允明,如祝嘉的《书法史》、王镛的《中国书法史》、沃兴华的《中国书法史》等。还有一些专门评述祝允明的书,如葛鸿桢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祝允明卷》等(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版)。上述研究往往概括性较强,尚不具有系统性,同时对祝氏的书法渊源、书法交游、处世思想、书法审美观及对后世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陈麦青《祝允明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详尽客观地介绍了祝允明的生平,内容广泛。包括家庭背景、交游、科考、升迁、生活、诗文、书法,还涉及他的思想和心理变化,为研究祝允明提供了线索依据。

3.书法硕士学位论文及诗文研究类论文,王卫民《祝允明狂草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年)对祝氏狂草之成因及艺术特色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杨坤衡《祝允明书法思想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主要从祝允明书法思想的渊源、书学主张、对历史的认识以及艺术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有一定创见。董舒展《祝枝山书法》(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对祝枝山的思想及书法成就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祝枝山针对当时书坛法度缺失,提出“沿游晋唐”,对二王法度重新呼吁,并由宋人上追二王的观点,认为其晚年的小楷和草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在草书作品中流露出对心性的解脱也启发着晚明书家的创作。李振松《祝允明诗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6年)则主要对祝氏的为人,诗、文创作,文学思想和其他思想进行分类评析研究。同时结合祝允明的文学创作、主张,来比较他所发起的“古文辞”运动与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异同,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徐慧《祝允明的古文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以祝氏55岁罢试就选为界,对其仕隐观、古今论、古文观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后期变化作比较探讨。祝氏早期对古文写作的偏好与吴中博古、家学传统等有关,其文复秦汉意识甚至早于弘治末才开始起事的前七子十几年,由于科举仕进的需要,其时对时文亦采取务实包容的态度,古今观中并无崇古卑今的思想;后期放弃科举仕进的道路,开始厌弃时文,文章复古观中趋古论思想明显,尤其体现在其“文极乎六经而底乎唐”(《祝子罪知录》卷八)的文统观中。徐慧《祝允明著述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一文,又对祝氏著述作了整体考辨,对于研究祝允明的资料收集大有裨益。

最后,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3年举办了“祝允明书法特展”,并出版《毫端万象:祝允明书法特展》图录,何炎泉先生在书中撰写《祝允明的书法、书论与鉴赏》一文,对祝氏书学相关问题作了梗概钩沉论述。笔者因未能亲临台北目睹学习此次特展,遂委托上海博物馆黄朋女史代购了该展的图录。这一重要的、最新的祝氏书法成果汇编,无疑为本书的顺利撰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总而言之,上述已有研究祝允明之主要成果,或为本课题之研究提供借鉴,或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仔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