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经济安全风险评估(一)
- 史丹等
- 2745字
- 2021-01-05 12:29:42
(二)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联系
1973年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1974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成立国际能源署(IEA),以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建立并不断延伸。IEA认为能源安全就是以合理的价格获取充足的能源供给。[1]由于石油是当前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能源资源,西方主要国家除俄罗斯外,多数为石油净进口国,国内外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多聚焦于石油安全,认为能源安全对进口国与出口国有不同的意义,对进口国的核心内涵是要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以维持国家经济增长,能源安全主要是指能源消费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即要保障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进而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石油资源的获取、运输安全,认为能源安全就是综合运用政治、外交、军事力量保障石油稳定供应的安全,在保证能源供给条件下的能源价格因素也是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能源安全的实质是保证经济安全和能源生态环境安全的统一,其中能源经济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
能源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发展,近年来逐渐从传统的单独强调能源供应安全转为强调综合性的能源安全,主要包括:充足且可持续的能源供给、合理能源价格、能源使用和环保安全四个方面。充足且可持续的能源供给安全主要围绕传统能源安全观下对保障获取能源资源的地缘政治、外交分析展开,合理能源价格从能源消费国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能源价格水平展开分析,能源使用和环保安全是从能源效率和获取、使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从来都是一个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因素,能源行业几乎对所有行业均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能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深远、重要的影响。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类产品,供应充足的能源保障是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前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当能源供应短缺造成其无法与国内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人力、市场等要素同步时,经济发展将因此受到抑制,没有能源供应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1973年中东石油禁运造成西方石油短缺,主要石油净进口国的经济增长均受到重挫。正是因为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近现代以来的重大国际纷争及全球热点问题均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占有展开。中国在20、21世纪之交时的电力短缺也一度造成经济增长瓶颈。当前部分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均受制于国内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进的能源投资、建设项目正是解决了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长期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通过保障生产要素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这也解释了“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受到当地国家和人民欢迎的原因。
由于能源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整体的不可替代性,能源价格对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能源安全视角下的能源价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反映了能源价格不可预知的波动程度,即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风险;二是过高和过低的能源价格都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对经济发展均有负面影响。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经济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收益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消费的决策,影响就业和经济发展。和资本类似,充足、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能降低经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促进投资、消费,增加就业,提高经济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但也会抑制社会对新能源的需求,进而对新能源的研发、生产投资、能源技术进步造成负面影响。反之,高企的能源价格将推高企业和社会运行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个人生活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减少经济产出,并推高物价,但也会带动对替代能源的投资。存在一个能源价格的区间,能够保障国民经济保持一定水平发展,提高节能,推动替代能源发展,即使整体经济效果达到最佳。一定发展水平下存在一个最高可接受的能源价格,也存在一个合理的能源价格不确定性的区间。一旦能源价格突破安全阈值,将对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中国作为主要原油净进口国,在2002—2008年一路高涨的国际原油价格背景下,承担了高昂的原油涨价成本,但同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经济增长的影响。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经济在油价上涨时受益,但在油价低迷的2014—2017年,经济增长显著受限。
环境是社会生存、经济发展的基石,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经济安全程度的降低。能源的勘探、生产、储存、运输、消费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能源对环境的破坏也严重制约着经济安全。能源生产和消费对土地、水、空气等环境因素的破坏,一方面造成庞大的环境修复成本,挤占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资源;另一方面,被破坏的环境降低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最终降低经济的产出。最重要的是环境的破坏会严重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庞大的健康开支,引起国民对当前状况的不满,优质人力资源和企业会考虑搬迁,进而降低企业投资和人们就业的意愿。能源安全视角下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安全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增高而不断加大。中国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国情,在生产和消费中大量使用煤炭,造成中国能源结构对环境的不友好状态,加之中国多年的粗放发展方式、能源效率低下,中国走上了一条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导致中国环境逐渐难以继续承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受到影响。因此,环境意义下的能源安全对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
能源安全对经济安全不只有单方向的影响,能源安全会影响经济安全,经济安全反过来也会影响能源安全。当一国经济发展良好时,便有足够的资源发展能源行业、获取和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承受能源价格风险,使能源安全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当一国经济陷入困境时,往往国内外的经济、政治、金融环境难以有效支撑其投资维持能源设施和发展能源行业,能源供应也难以有效保障,国内经济的脆弱性使其对能源供应短缺和能源价格风险的承受力降低,本国能源安全水平也将随着经济安全水平的降低而下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濒于崩溃,国内能源设施缺乏资金维护,能源勘探、生产没有资金支持,国内油气产量大幅下滑,大量原苏联国有能源公司被低价私有化或被外资收购,国家能源安全水平低下。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和国力复苏,俄罗斯一方面投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增加油气产量;另一方面积极收回原来出售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能源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社会,能源安全既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影响因素,也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相互依存、互相强化,独立于经济安全的能源安全是不存在的,缺少能源安全的经济安全也是不真实的。因此,保障能源安全是确保经济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揭示了能源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中的极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