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视角、框架与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安全研究

安全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发展的基本保障。一国的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本书重点研究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能源经济安全。

国外学术界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已超过半个世纪,在美苏冷战时期形成的传统经济安全观认为经济安全就是一国的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战略资源安全也就是保障了国家军事和政治的安全。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浪潮兴起,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逐渐由军事和政治的需要转化为研究重点主体出现。[2]学术界将经济现象视为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并将经济问题视为安全研究的核心。[3]

中国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率先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粮食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是保障国家安全、牵引经济发展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以碎片化为特点,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4]90年代以后,更多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量化监测不断出现。入世之后,经济全球化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此时对于经济安全的研究更加深入,如张汉林等[5]将国家经济安全划分为粮食安全、就业安全等,构建量化指标,建立起经济度量体系。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能源安全问题自能源危机发生之后被广泛关注与研究。新时期中国学界主要从经济、政治、战略等角度定性定量分析能源安全问题。对于能源安全的内涵研究视野不断发展演变,从一种能源品种(石油、煤炭等)的安全观延伸到综合能源安全观。[6]中国学者周新军认为分析能源安全首先要考虑能源结构现状、能源供需平衡以及能源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7]世界能源格局的复杂形势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能源安全政治问题凸显。[8]张宇燕等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角度探讨国际石油市场以及油价波动问题。[9]国内学者在能源经济方面也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如,林伯强等运用CGE方法研究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能源价格除了影响经济增长,还将推动产业结构变化。[10]李根等基于新常态和WSR系统方法论,建立了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1]

(2)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能源投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12]目前国内外关于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于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碳排放以及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何则等[13]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发现能源强度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两者增长态势高度一致。国外学者曾研究十大能源消耗国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这项研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建议。[14]然而亚里克斯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单向导致经济增长。[15]纪建悦等人[16]基于代际交替模型将环境规制、健康人力资本及生产性资本纳入分析框架,指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大量的文献研究可以提供能源与经济增长互相影响的依据,经济增长依赖能源消费投资增长和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安全离不开经济发展。因此一国经济水平上升对能源安全的保障极其重要。

(3)能源供应安全的研究

能源供应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李雪慧等人根据2017年年底中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分析得出中国面临的能源供应风险主要集中在国内,不同品种能源的结构性、局部性不均衡问题将日益凸显。[17]1994—2008年,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呈现下降趋势,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水平有所提高,这一变动归因于国际能源环境相对稳定以及能源政策的有效实施。[18]国外学者2014年的研究发现能源多样性对于确保能源供应过程的安全很重要,同时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创新将成为未来能源安全的一部分。[19]

(4)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冲击已被视为抑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大萧条后受到重视。能源价格波动可对能源—环境—经济系统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20]学界对于能源价格波动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能源价格与物价水平和宏观经济的关系、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煤炭价格波动、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能源价格与产业发展关系、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评价以及能源价格与国际贸易关系等。

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大多证实能源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孙稳存研究了能源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认为中国能源总体价格上升导致产出缺口的产生,最终造成产出损失。[21]丁志华等人定量分析了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差异性影响。[22]天然气价格改革是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研究中国天然气价格波动与原油价格、国家经济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工业产品相关价格、天然气发电消耗(电价)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23]然而在张恒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24]

(5)能源转型的成本及风险研究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当前国际能源发展形势已不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能源成功转型,成为新的潮流。国内学者史丹[25]认为能源转型的内涵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能源转型过程具有长期性、多维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26],转型的过程是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中国能源转型的难点在于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高碳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化石能源补贴政策抬高可再生能源的门槛,缺乏系统的能源转型的政策法律体系等。[27]以德国为典范,国际上能源转型较为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深入学习与借鉴,从而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切实成效。

2.研究视角

本书以识别、评估、量化当前中国能源安全风险为目标,把能源置于宏观经济整体框架中,以保证经济安全为最终目的,基于能源对经济长期影响的历史数据,识别、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能源供应变化和价格波动、能源转型三大风险因素对中国经济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书对近年来中国能源经济运行进行了分析,并从能源对经济的影响出发揭示了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风险点,采用大数据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和量化,并分析、展望了2019年中国能源运行和风险状况。从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出发,分析确保经济安全所需达到的能源安全态势,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探究了当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供应中断风险、能源价格风险、能源转型风险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降低中国能源经济安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3.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概述能源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视角、框架和意义。

第二部分基于对大时间尺度的能源发展规律及重大风险、危机事件的总结与分析(主要通过分析供应中断、价格异常波动及能源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展开能源领域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及风险分析的研究。

第三部分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能源经济的运行,并从能源对经济的影响出发揭示了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风险点,采用大数据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和量化,并分析、展望了2019年中国能源运行和风险状况。

第四部分分析不同情景下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损失及其影响,主要分析对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等的影响,不同情景下主要考虑中断能源品种,时间长短,战略储备数量,中断的原因等。

第五部分通过构建综合能源价格指数,分析能源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第六部分通过分析不同能源转型成本对经济发展、就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对比分析能源转型的成本及风险。

第七部分基于前述各部分的分析,提出降低中国能源经济安全风险的举措。

4.研究意义

研究能源经济安全风险评估问题,对确保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是丰富了能源安全理论。传统能源安全更强调“硬”的安全观,虽然承认能源价格、结构转型对能源安全有重要影响,但仅将价格、结构转型作为获取能源资源的一个附庸,根本出发点仍是确保能源的充足供应,对能源价格、结构转型风险下“软”的能源安全研究不足。本书从另一个角度拓展、深化了能源安全的研究范围:在国际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围绕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能源的绝对价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系统地研究能源安全问题。

二是扩展了能源价格风险的含义,使能源价格风险具有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能源绝对价格带来的风险两重含义,并对能源价格风险量化展开了研究。

三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目前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局势和能源发展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保证的,但能源供应中断的概率仍存在,特别是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以来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经济能承受多高的能源价格、中国石油产业能承受多低的能源价格、能源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使能源价格风险已成为中国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能源安全问题,怎样构建基于能源价格风险的能源安全监测系统以及如何确保中国能源价格风险可控,进而提升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对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确保中国能源稳定及安全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能源工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从上述来看,本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Energy Technology Policy,OECD/IEA,Paris,1985.

[2] Anton Grizold,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Vol.11,No.3,1994,pp.37-53.

[3] Kirshner J.,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National Security:The Dog,That Will Refuse to Bark,Geopolitics,Vol.14,No.2,2009,pp.305-316.

[4] 陈斌、程永林:《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5] 张汉林、魏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6] 朱成章:《煤电关乎中国能源安全刍议》,《中外能源》2012年第1期。

[7] 周新军:《我国能源安全的内涵界定——基于“十五”期间统计数据的分析》,《中外能源》2008年第2期。

[8] 史丹:《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中外能源》2013年第2期。

[9] 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世界经济》2007年第9期。

[10] 林伯强、牟敦国:《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1] 李根、张光明、朱莹莹等:《基于改进AHP-FCE的新常态下中国能源安全评价》,《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年第10期。

[12] 汪潇、汪发元:《能源工业投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19年第20期。

[13] 何则、杨宇、宋周莺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地理研究》2018年第8期。

[14] Muhammad Shahbaz,Muhammad Zakaria,Syed Jawad Hussain Shahzad,Mantu Kumar Mahalik,“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nexus in top ten energy-consuming countries:Fresh evidence from using the quantile-on-quantile approach”,Energy Economics,Vol.71,2018,pp.282-301.

[15] Alex O.Acheampong,“Economic growth,CO2 emiss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What causes what and where?” Energy Economics,Vol.74,2018,pp.677-692.

[16] 纪建悦、张懿、任文菡:《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基于生产性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中国管理科学》2019年第8期。

[17] 李雪慧、史丹、聂新伟:《中国能源供应形势及潜在风险分析》,《中国能源》2018年第7期。

[18] Jiang-Bo Geng,Qiang Ji,“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China’s Energy Supply Security”,Energy,Vol.64,2014,pp.541-550.

[19] Eriko Kiriyama,Yuya Kajikawa,“A Multilayered Analysis of Energy Security Research and the Energy Supply Process”,Applied Energy,Vol.123,2014,pp.415-423.

[20] 郭正权、张兴平、郑宇花:《能源价格波动对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8年第11期。

[21] 孙稳存:《能源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22] 丁志华、李文博:《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高对外依存度的视角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0期。

[23] 薛凤、黄圣明:《天然气价格变动影响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1期。

[24] 张恒、王彬:《能源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与溢出效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5] 史丹:《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经济日报》2016年8月18日。

[26] 史丹:《推进中国能源转型的供给侧措施》,China Economist 2017年第1期;Marina Fischer-Kowalski,Elena Rovenskaya,Fridolin Krausmann,Irene Pallua,John R.Mc Neill,“Energy transitions and social revolution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138,2019,pp.69-77.

[27] 朱彤、王蕾:《国家能源转型:德、美实践与中国选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