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供应链研究
- 朱新球
- 3396字
- 2020-11-29 17:01:16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
(1)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发事件通常被理解为突然发生,无法预知并往往造成严重损害和巨大痛苦的事件。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其突发性,发生得非常突然,事前没有意识到;二是其严重的破坏性和处理的高难度性。它发生时往往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即使有应急预案,由于事件高破坏性的特征,常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应对。
突发事件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的事件或灾难,这类事件或灾难常对人们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对社会造成广泛、深远的负面影响。广义上指对组织或个人利益造成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这类事件通常在组织或个人认识范围之外或原定计划外突然发生。
国家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和《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中,认为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或对社会可能形成极大负面影响,须采取非常规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和灾难。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四大类型。按其对社会构成的威胁、损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它们又可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突发事件的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或与其相关部门规定。国务院、法律法规有例外明确规定的,依其规定。
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的不易预测性、产生破坏的严重性,因此突发事件的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从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到特别重大(Ⅰ级)依次升高,并分别标示成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
(2)突发事件相关概念
表2-1 突发事件相关概念
人类平常的生活与工作一般可以认为是一个均衡状态,那么人类生态是多个均衡系统的一个集成体系,比如,经济系统、文化系统、自然系统和安全系统。这些系统的均衡有些是呈现在一条直线附近波动的状态,有些则会是一条上凸下凹或不规则的曲线,如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安全系统、自然系统等均是如此。
(3)“突发事件”近似提法
“突发事件”有很多近似提法,比如“重大事件”“紧急状态”“非常规事件”“紧急事件”等。每个国家的称呼各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它们包含的本质内容是相近的。例如,美国认为突发事件就是重大事件,是需要总统宣布,需要联邦政府协助应急的对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人们财产带来极大威胁的事件。又如,欧洲人权法院认为突发事件就是一种“公共应急状态”,它是一种紧迫的危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二 突发事件的特征
国内外对突发事件这个概念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其外延多从时间紧迫性角度予以考虑,这一点比较统一,但其内涵表达则很不明确。在国内,认为突发事件是人们对意料之外事情的俗称,是人们对这类事件约定俗成的称呼,既不科学也不规范。但这类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给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和危害。在国外,很少使用突发事件这个概念,更多是使用危机概念。事实上,国内所指的突发事件均具有危机性特征,因此,对突发事件的本质可以这样理解:凡是突然发生但没形成危机的事件不能称为突发事件,只有突然发生且形成危机的事件才称为突发事件。
国外学者对危机有多种理解。巴顿将危机定义为不确定的事件,这种事件对社会或组织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213]。赫尔曼认为危机是某种紧急形势,由于事发突然,时间紧迫,组织目标受到威胁。罗森塔尔则从社会系统层面提出,危机是迫于时间压力面对强不确定性情形须作出重要决策的事件,它对系统基本价值观和行为结构都会构成极大威胁。这个定义强调了危机具有以下特征[214]:信息不完全性,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后果的严重性、广泛性、连锁性和持久性。
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形态各异,变化诡异,但综观各种突发事件,大都具有爆发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以及对社会构成的威胁和负面影响程度大、范围广等特点,而且相互交织,处理不好会产生耦合反应,具体而言,基于突发事件的外延和内涵,可知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与危机性、紧急性、复杂性、耦合性、演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215]。
①突发性。按照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应该说具有可知性的必然趋势。但突发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它的突发性。突发性是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能发生、发生时间、地点、爆发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知晓;突发事件的起因、规模、事态的演化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事先描述,难以预测。这反映了突发事件的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其突发性,导致短时间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产生巨大的影响。
②破坏性与危机性。从某种意义来说,突发事件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上的损失或精神上的伤害。
③紧急性。突发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人们根本无法预见,因其具有破坏性与危机性,因此处置起来非常紧急。
④复杂性。首先,突发事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有纯自然因素造成突发事件,如台风、暴风雪、地震、海啸等;有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如经济事件、军事事件、交通事件、流行病、恐怖袭击等;还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交织造成的突发事件,如1998年我国的洪涝灾害,既与当时的气候异常有关,也与人们乱砍滥伐有关。其次,突发事件造成的后果很复杂。因为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较广,涉及的人员也多,易引起涟漪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⑤耦合性。正因为突发事件形成的因素颇多,造成的后果也非常复杂,因此,因素间的交织情况明显,因素间易耦合,造成的后果也易耦合再次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⑥演变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表现在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不确定性和人类思维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无所适从,无形中增强了不安全感。
三 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从突发事件持续的时间上来看,可分为短暂性突发事件和渐进性突发事件[216];从宏观上可分为基本分类和非基本分类两种。基本分类可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范围、领域和行业分为自然性的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
非基本分类主要有如下五种分类方法。
①按照危机影响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区域危机和组织危机四个层面。
②按危机发生和结束的速度可分为文化型、龙卷风型、长投影型和腹泻型危机四类[217]。文化型危机具有来得慢、去得也慢的特点。比如,日前日俄就“北方四岛归属问题”所形成的紧张局势。龙卷风型危机和文化型危机刚好相反,它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如“9·11”恐怖袭击中人质挟持事件。长投影型危机则具有爆发突然、影响深远的特征。如我国2003年的SARS疫情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波及卫生、旅游、餐饮等多个行业。而腹泻型危机则具有酝酿时间长、爆发后结束快的特点。如我国2008年的四川汶川“5·12”8.0级大地震和日本2011年仙台的“3·11”9.0级大地震,地质活动酝酿了很长时间,但均只短短几秒钟的地质能释放,就造成巨大的伤亡损失。
③根据应急主体在危机中表现态度可将危机分为一致性危机和冲突性危机两种。在危机中,应急主体的利益相同时,就属于一致性危机,否则为冲突性危机。
④根据危机诱发的原因将其分为自然性危机和人为性危机两类。自然界不可抗力造成的危机称为自然性危机;人为主观原因造成的危机称为人为性危机。根据人为原因的存在内部与外部的差异将人为性危机又分为内生型危机、外生型危机以及内外共生型危机三类。
⑤根据危机构成的威胁程度和造成危害程度将危机分为一般性突发事件、严重突发事件、恶性突发事件和大规模突发事件四个等级。划分等级的根据包括下面几个主要因素:人员伤亡数目、财产损失大小、灾害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
由于突发事件包括的面太广,每种事件情形各有不同,很难划分出一个统一的数量标准体系,应该依据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具可操作性的原则,分别制定统一的数量标准体系。
本书界定的突发事件包括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但不局限于上述重大突发事件,凡是造成供应链中断的危机事件都是本研究界定的范围,但由于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破坏性更为严重,所以更须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作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