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特别人著特别文

何弘

冻凤秋是个让人一见难忘的名字,当然,也容易记错。有次一个朋友和我说起她,反复念叨“冷秋风如何如何”,我也不多问,心知他说的是冻凤秋。冻姓少见,显得特别,所以就难忘,粗心的会误当成自己熟悉的姓氏,以为她和“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同宗。冻姓,《百家姓》未录,是一个人数极少的姓氏,据说出自羌族。唐高宗时西羌一个叫冻就的首领内附,大唐在冻就族人原居住地设剑州,将其族人内迁平阳(今山西临汾)。这支羌人后来即以“冻”为姓。今天冻姓比较集中的居住地是河南省舞阳县姜店乡冻庄村,其他零星分布的大多是迁徙过去的,有些则是满蒙等少数民族改汉姓而来。冻凤秋因为姓名让人一见而有特别之感,当然,其特别之处并非仅仅因为姓“冻”。

我初次与冻凤秋打交道,缘于一篇短文。凤秋在《河南日报》文艺处做编辑。一次我受约写篇应制文,因时间太紧,就将手头一篇原本给另一本刊物的文章发了过去。这篇文章既然是写给刊物的,相对于报纸来说自然有些不妥,一是篇幅长,二是行文不够简明。我因手头杂事多,没时间自己删改。约稿的报社领导说,没关系,让冻凤秋处理吧。我以往也多次遇到此类情况,编辑通常是从文章中选取一个观点,摘出一两个段落,作为一篇短文发出来。我想冻凤秋大致也会这样处理。但第二天报纸出来,文章准确保留了全部主要观点,文字进行了细致删减,并加了醒目的小标题。这让我对凤秋的敬业精神深为感动,同时也对其理论素养、文字功底十分赞赏。

后来,凤秋经常参加文学界的活动,我们见面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以往,我们组织研讨会之类的活动,报纸通常是发个短消息,重要的发个纪要,也不过是将每人的发言摘编一下。但凤秋不同,她每次都认真地写篇文章,准确记述每个人参加活动的细节,将身份背景、主要观点融入其中。她的这类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又综合了大家的见解,思想性很强,既有学术内涵,又是很好的散文。这让我认识到,凤秋虽行事低调,却是实实在在秀外慧中的才女。

近年来,凤秋主持中原风读书会,将当下优秀的文学作品推介给读者,为郑州的阅读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曾多次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中原风读书会的活动,以评论者的身份与作家对话。凤秋主持活动时,你会发现她对问题的把握准确到位,总能将话题引向深入。每次活动之后,凤秋总会写篇文章,记述活动的过程,描绘嘉宾的特点,介绍谈论的问题,阐释主要的观点。这些文章几乎都是感性理性交融、学术性文学性兼备的美文。

有一个民间文学团体,叫“三毛部落”,凤秋是主要成员。三毛部落最初是郑州市一些热爱文学的女性发起成立的,她们组织聚会,谈论文学,写一些散文和诗歌等,通过网络平台与大家分享。三毛部落越办越红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参加她们的活动,也有些男性活跃其间,影响越来越大。

后来,凤秋在“周末散文五人行”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叫《铁艺风灯》的文章,让我做个简单的点评。当我第一次以文学作品的眼光,来看凤秋的文章时,马上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我当时这样描述自己的感觉:

《铁艺风灯》应该是一篇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文字,就文体感觉来说,似乎更像小说,而内在韵味,又分明是散文。作品的语言承袭着冻凤秋一贯的风格,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说《铁艺风灯》像小说,是因为作品通篇几乎都是让人物、事物客观地自我呈现;说《铁艺风灯》是散文,是因为作品明白流动着作者的感觉,主观情感充盈其中。而且,“铁艺风灯”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散文”,很符合借物言事、以物喻事的散文传统。

《铁艺风灯》写了表哥表嫂的苦难劳累、奔波忙碌,但因为心怀希望,所以生活充实而沉稳。作为对比,自己的生活外表如“铁艺风灯”般精致平静,实则如其中的烛光飘摇虚浮、明暗不定。这种对比,写出了人生况味,传达出了人生的真谛。

这虽然只是就凤秋的一篇文章谈的看法,其实也代表了我对她文章的总体印象。凤秋的这些文章当然都可以归入散文的范畴,但又很难用当下流行甚至传统的散文规范进行框架。这些文章语言讲究,追求文学性,追求美感,或者说有种小资情调在里面。这些文章又富有理性,时时闪现出思想的光芒。这些文章又善于记事,融入了小说的叙事手法,读来非常生动。总而言之,凤秋的文章正如其人,自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凤秋看起来朴实低调,毫不张扬,其实是一个内心高傲的人,对自己坚持的东西从不轻易妥协。这当然也体现在她的文字中,因此我们看到,即使只是为活动做个报道,她也坚持让这些文字富有文学性。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在这样一个或许有些污浊的尘世中,或许根本无意义的世界中,努力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精致起来,原本无意义的生命就有了追求,生活的每一分钟就有了意义。凤秋过的就是这样让细节精致、让人生有意义的生活。她的文字正是她为赋予生活意义而进行努力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活落入这样的文字,自然就别有意味。

最近,凤秋准备出一本名为《心田种字》的集子,其中收录的就是她各种行走的记录、人生点滴的描述。在集子即将付梓的时候,凤秋嘱我为其写下些文字。其实对于凤秋的文章,最好的欣赏当然是直接阅读,这肯定远胜于读我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但对于凤秋这特别之人写下的特别之文,我还是要写下自己的感受,以表达由衷的祝贺,并权以为序。

2020年3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