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赤壁之战——注重风险管理,步步为营

《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极负盛名,这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以号称百万的雄兵,败在了周瑜的一把大火之中,被烧得焦头烂额,丢盔弃甲。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而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将,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而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而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家分占荆州要地。

为什么曹操这种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事家,会在赤壁吃这么一个大败仗?这里面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呢?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曹氏集团的风险意识较弱,以致当危机来临时,惊慌失措,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导致失败。

赤壁决战,曹操本在有利形势下,但他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虽然曹操赤壁大战没有预防到对方用火攻这么一招,没有做好防火应急预案,同时他的部队北方人很多,不擅长水性,对方火攻时船只相连,为士兵逃亡设置了障碍。譬如在他把战船连起来时,程昱就提醒他若对方用火攻会很致命,但他没有听进去,因而没有制定一些预防措施——如把战船相连时的铁锁改为活动式的、可拆卸的等。还有他认为冬天不会刮东南风,却没有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会出现反常天气,在战斗中,当东风刮起之后,他也未采取任何补救行动。又如黄盖来投降时,他也没有想一想黄盖是否是诈降,该如何应对。再则他把水寨旱寨安排在一起,中间也没个分界线,导致“篮子鸡蛋”打翻。这几个表现都是他风险意识不强的表现,也是他管理不到位的表现。假如他对这场战役有风险意识,同时能将风险管理做到全盘考虑,制定相应预防应对措施,赤壁之战的结局也许就不同了,至少他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在工作、事业中极其重要。忽视“风险”的存在,会让人栽大跟头。有人说,风险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应对。是的,风险确实看不见,摸不着,但做事总有风险,风险与成功利弊相伴,共生共长,对待风险,人需全盘考虑,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到应对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事情的顺利开展。

那么,企业中如何才能做好风险管理呢?也许用兵家的话来说,主要是两条:

(1)多算胜,少算不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就是说管理者要多考虑工作中出现其他状况的可能性,并且要有所对策。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去否认存在的可能性。

(2)骄兵必败:曹操本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在打仗前一般都会仔细琢磨如何才能取胜,但赤壁大战前他没有好好思考,缘于他在刚刚打败袁绍、吞并荆州之后,骄傲自大起来,认为灭蜀灭吴水到渠成,因而一骄傲就盲目起来,反而是对手在他强大的压力下,殚心竭虑地想办法来对付他。

做企业做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制定一个战略的时候,开展一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想有哪些风险点,并对这些风险点设置一定的应对措施,多方推敲,兢兢业业,方能取得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