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共2册)
- 李世愉 胡平
- 5092字
- 2021-04-05 10:05:58
第七节 命题
清代的乡试,各省都按统一的时间同时进行,考试内容也是严格遵照朝廷的统一规定。如清初定,乡会试首场试《四书》文三篇,经文四篇,《五经》各出四题,士子各认一经;第二场试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道,判五条;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552)后经多次变化,至乾隆末形成定制:第一场,《四书》制义题三,五言八韵诗题一;第二场,《五经》制义题各一;第三场,策问五道。(553)但是,具体到每科乡试,各省的三场试题则是不相同的,这是由于各省自行命题的缘故。而科场命题,不仅关系到朝廷取士之标准,而且更涉及士子的切身利益,因此,清廷在规定三场考试内容的同时,也有严格的命题规制,要求各省一体遵行,以保证考官命题符合要求。不论三场试题有何变化,但命题原则却是不变的。此外,清廷对命题违例者,有相应的处罚条例。
一、命题规制
清代的命题规制是在确定三场考试内容的同时制定的,主要包括命题方式、命题原则,以及命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有清一代的命题规制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完善,旨在保证命题的严肃性、稳定性及保密性。
1.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初开科时各省划一,三场试题均由主考官主持拟定。(554)其后,顺天乡试之《四书》题改为钦定。
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命题方式:头场《四书》、《五经》题目,将经书各段书签,共同拈掣。如先将《四书》各分为十段,主考官签掣至某书某段,即令同考官在本段内各拟一题,经书签后,由主考掣签,出者用之。再掣乃定《五经》题。其二、三场之命题,均依此例。(555)因同考官分经阅卷,故《五经》题先由同考官拟出本经题目,候主考官择取签掣。(556)显然,在清初的一段时间,同考官也参与命题。其后,为慎重起见,康熙十八年(1679年)议准:“场内拟题,《四书》掣定几章,每题每人各拟一道;《五经》掣定几章,每题每人各拟十道,俱送正副主考,写签入筒,听御史当堂拈掣。”(557)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以《五经》题各令同考官拟定,主考官签掣用,于防弊之道不利,遂令停止此例,所有经题由主考官自行拟定,以重关防。(558)其后又定,策题亦由考官亲出,不得假手房考。(559)至此,三场试题均由主考拟定,而同考官不再参与其间。
顺天乡试初与各省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从给事中张尔淑之请,(560)顺天乡试及会试,头场《四书》三题由皇帝钦定,“于初八日午后密封,发与内阁,交礼部官密送内帘考试官,刊刻给散。其《五经》及二、三场题目,仍令考试官拟出”(561)。雍正元年(1723年)定:顺天乡试首场《四书》题,考官事先密拟,交顺天府,于八月初七日进呈,恭候钦定。(562)乾隆四年(1739年)奏准:考官恭拟密奏之《四书》题,用内造折匣锁封,交顺天府代奏,恭候钦定,仍锁封发出,转交内帘。(563)六年定:考官需用折匣钥匙,先期由内务府交送礼部,至入场时,礼部堂官亲交考官带入场内启用。(564)其后形成定制:钦命试题,于初八日黎明由顺天府尹诣乾清门领出,亲送贡院,交监临转送内帘。(565)乾隆间,乡会试首场加考试帖诗后,顺天乡试之诗题亦由钦定。(566)
由于皇帝常有外出行围、巡幸之举,若恰逢乡试之期,则钦命试题的规定会有所变通。如乾隆六年(1741年)的顺天乡试,“恭遇圣驾行围”,故准“所有通场《四书》三题,应令该府尹于八月初八日早赴在京总理事务处祗领”。咸丰十一年(1861年)定:凡皇上巡幸,钦命试题于考试前四日发下,交兵部由马上飞递至京,交留守王大臣收贮,届期照向例办理。至奏请钦命试题所发奏报,应于试期前十五日内递至行在。(567)光绪初,钦命试题多由孙家鼐代拟,至皇帝年长,始恢复钦命试题。(568)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废八股,改试论策。同年定,顺天乡试及会试,第一场论题五道,仍请钦命题目。(569)
2.命题原则
清代的科场条例,对于考官命题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便于考官具体操作,而且充分体现了清政府对于科举取士的命题原则。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三场试题之确定,清政府对经题、诗题、策题之拟定提出了基本要求:(1)考官出题,务择《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570)不可拘泥忌讳,将颂扬语句并熟习常拟之题为题。(571)(2)各省乡试诗题,期于中正雅驯,不得引用僻书私集。(572)(3)策题以关切事理,明白正大为主,不许搜寻僻事,(573)不得以本朝臣子学问人品策问士子。每问不得过三百字,且不得自问自答。(574)
二是要求考官命题要便于士子把握,同时要体现公平取士的原则。
首先,防止士子揣摩,为命题原则的重要内容。入场士子无不希望取中,故揣摩试题势所必然,不仅士子自己猜题,考场之外更有协助士子猜题者。而考官往往于《四书》、《五经》出题,取冠冕吉祥语,或出本身中式之试题,以致士子多能猜中而幸获。康熙七年(1668年)定:考官不得将本身中式之《四书》、《五经》、论、表题目拟出。(575)至雍正十年(1732年),鉴于这一规定使应回避题目过多,故又规定,考官不必回避本身中式之题。(576)康熙五十二年特颁上谕:“《四书》、《五经》俱系圣贤之言。考试出题,专意取冠冕者,则题目渐少,士子易于揣摩,甚有将不出题之书,删而不读,尚得言学问乎?经书内有不可出之题,试官自然不出。其余出题之处,须以各种题目试之,则怀才实学之士,自无遗弃矣。”(577)五十四年,针对命题中出现的问题,康熙帝又谕大学士、九卿等:“科场出题,关系紧要。乡会经书题目,不拘忌讳,不可出熟习常拟之题。朕常讲《易》及修定天文、律吕、算法诸书,人人皆知必以此等书拟题。尔等皆系应点考试之官,虽未派定何人,断然不可以此诸书出题。表题亦不可出修书、赐书等类,不然,则人皆可以拟题幸进,实学何由而得?”(578)尽管屡颁上谕,然各省考官并未认真执行,“每因避忌字样,必择取经书中吉祥之语为题,遂使士子易为揣摩,倩人代作,临场钞写,以致薄植之少年得以幸取科名,而绩学之老生无由展抒底蕴”。因此,雍正十三年再次重申:“嗣后凡考官命题,不得过于拘泥,俾士子殚思用意,各出手眼,以觇实学。”同时规定:“论题专用《孝经》,章句无多,士子易于豫拟,嗣后与宋儒《性理》书参酌间出。”(579)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明确规定:“各省主考出经题,不得尽出素拟,并不得专就删本《礼记》出题。”(580)
其次,题目明确,易于士子把握,为命题原则的又一重要内容。清初以来,考官为避免熟悉拟题,使士子无从揣摩,往往将经书之文割裂、牵搭,以致文义不明,亦有将策问之文字搞得非常繁杂,使应试士子难以把握。为此,乾隆元年(1736年)定:乡会试策题,止用简要之语,不得自问自答,敷衍过多。(581)四十年奉上谕:各省乡试命题,不得割裂牵搭,致碍文义。(582)四十四年,协办大学士程景伊等奏报:本年云南乡试所出二场《诗经》题有“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二句,本无不合,惟是此二句再见于下一章,一字不易,今截去“亦集爰止”及“亦傅于天”之句,士子难以作文。经文句法,似此重叠者甚多,若不分别出题,实难遵照。礼部议定:“嗣后凡一样雷同句法,不得命题,务使士子知是某章某节之题,庶免牵混而昭慎重。”(583)五十二年,又允许雷同句法命题,但规定:“经书重句命题,依本文次序,在前者不必加注,在后者注明某章某节,则士子不难遵守,而经文不嫌偏废。”(584)并将此规定载入《科场条例》。(585)然考官命题割裂文义者屡见不鲜,至同治元年(1862年)仍有科道官条陈,考官务当恪遵功令,所出试题,不得割裂小巧,牵连无理。(586)显然,这已成为清代科场命题的一大顽疾。
此外,避免考官个人意志的体现,也是命题原则的重要内容。清初以来,多有考官以己意命题,致使士子难以把握。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乡试,福建三场策题为“台湾事宜”。时台湾归附未久,士子于其地方情况毫无通晓,考官以己意命题,降旨切责。康熙帝斥为“茫昧命题,殊为悖谬”(587)。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乡试主考官严源焘所出策题为“慎重保举人材”,雍正帝特别指出:“凡人皆当言行相符,圣人所以有顾言顾行之训。今严源焘策问之条,询之本人,亦自称势有不能,是以己所必不能行之事,责望于他人,言行不相符甚矣。”十年,陕西乡试策题问及历代名臣官陕者所修之水利,亦遭雍正帝斥责:“若以水利策问考试士子,即当就该省所现行者,令其敷陈条对,或备采择之资,或可为善后之计。乃舍今而援古,去近而求远,摭拾往事,泛为铺张,并远引京畿,以为近日兴修水利之一证,而于本省工程关系利弊者无一言提及……务虚文而无实际,乃为政为学之大患。”(588)针对策问中的这种情况,乾隆十九年(1754年)特颁上谕,严禁考官以己意立说:“策问时务,用觇士子学识,主考官不当以己意立说。上年顺天乡试,问黄河北行故道,皆孙嘉淦、陈世倌一己私见,究亦空言无补。若以此为去取,特启士子窥探迎合附和之弊,其渐尤不可长。嗣后有似此者,必治其罪。”(589)
3.相关规定及要求
命题过程中尚有具体规定和要求,以示慎重。考官命题须接受监督和审查,故有试题进呈之例。顺天乡试影响最大,且以顺天乡场位于京师,故顺天乡试试题进呈之例最严。顺治二年(1645年)定:顺天乡试拟题已定,先装写一通,待士子散题已毕,然后进呈,由顺天府尹交仪制司随堂官恭进。三场皆同。(590)康熙中,顺天乡试头场试题改为钦定后,二、三场试题仍须进呈。雍正元年(1723年)进一步明确:顺天乡试二、三场试题于十一、十四日五鼓时照前例进呈。(591)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规定:顺天乡试试题由考官亲书密封,交至公堂,由监临转顺天府具本转送内阁。(592)同时将二、三场试题进呈时间改为十三、十六日启门放牌之前。嘉庆四年(1799年),又改为当日辰刻交出进呈。(593)至各省乡试试题,向例于进呈题名录内开载,后又有由监临于事竣折内开单具奏者。乾隆五十九年奉旨:“各直省乡试题目,祇应照向例于进呈题名录内开载三场各题,无庸于监临事竣时先行开单具奏,以省烦复。着该部通行各直省遵照办理。”(594)
定例,无论钦命试题还是考官自行拟题,刻印时必须认真校刊,不得有误。至试日五鼓,内帘出题纸,监临、提调、监试等监视执事官分送号舍。(595)康熙七年(1668年)定:主考官场内发题,不得过卯、辰二时。(596)鉴于各省印刷题纸用色不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规定:“乡会试场内题纸,俱用墨刷印给发。”(597)为方便士子作答,特要求考官命题时必须对缮卷要求加以注明。如诗题之后,须将诗韵刊刻一纸,随题纸给发;(598)对填写添注涂改款式及二、三场默写头二场文字之要求,考官亦须刻于每场题纸之后,发给士子遵照执行。(599)
二、对命题违例的处罚
对命题违例者之处罚,旨在督促考官于命题一事须慎之又慎。是为慎重选拔之重要措施,而试题进呈,则成为监督惩罚之必要条件。
考官命题,除须恪遵命题规制外,又要保证刷印试题文字无误,以不致影响士子作答。然乡会考官屡有疏漏者,故康熙七年(1668年)规定:正副考官有出题错字者,一次,罚俸三个月,二次,罚俸六个月,三次,罚俸九个月;本经同考官出题有错字者,一次,罚俸六个月,二次、三次,分别罚俸九个月、一年;自行检举者,主考、同考分别罚俸三个月、六个月。(600)同年又定:“考试官将本身取中《四书》、《五经》、论、表题目拟出者,降四级调用;若将本身取题目拟出,又错写者,革职。”(601)“主考官场内发题过卯、辰二时者,罚俸六个月。”(602)雍正元年(1723年)定:考官若仍出熟习拟题,交部议处。(603)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议准:策题若涉及本朝臣子及超过三百字者,将该考官参奏。(604)四十年定:各省乡试题目到部,逐加校勘,如有割裂纤巧、牵连无理者,该考官参处。(605)
考官因出题违例而遭处罚之事屡见不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福建、云南、河南三省乡试第三场策问命题,词义多有未当,均属悖谬”,主考官分别降级调用。(606)雍正十年(1732年),陕西乡试主考策问秦省水利。摭拾往事,泛为铺张,奉旨交部察议。(607)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川乡试头场首题为“又日新康诰曰”六字,以割裂文义,牵上连下,全无意义,考官罚俸(608)。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河南乡试正副考官宋晋、吴骏昌不细心核对题纸,以致错误数处,虽自行检举,仍交部严加议处,并令礼部记名,嗣后不准二人再充试差。(609)光绪八年(1882年),顺天乡试正副主考徐桐、孙家鼐等,因凭记忆,所出策题问《易》条内,出现错误,虽自请交部议处,奉旨不准宽减抵销,俱罚俸三个月。(610)十一年,福建乡试二场《易》经题,误刊“天地之文”为“天下之文”,后经主考等查出,知照监临,悬牌遍示士子,又补发更正题纸,各号散给。正副考官仍交部议处。(611)
以乡试命题获罪,更有酿成大案者,则实属文字之祸。如雍正四年(1726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充江西乡试正主考,因三场命题悖谬之处甚多,遂成震惊一时的科场大案。(612)光绪中叶,皇帝亲政,各省乡试,考官命题颇有忌讳。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四川乡试,第一题为“必也正名乎”。光绪帝以宗支入嗣,讳言“正名”。不久,正主考朱琛在官员考核时被免职。(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