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创校元勋——清华创校时期的三位领导

1909年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合影

这是1909年游美学务处选送的第一批直接留美生与游美学务处部分工作人员合影。年少的学生神情庄重,眼神中既有对负笈海外的向往,似乎也存有前往异国的一丝不安。第一排坐着的三位年长者则面带微笑,神态自若,由左往右依次为范源廉、周自齐和唐国安。他们是游美学务处和清华学堂领导,是清华最早的三位领导。

1909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会同学部管辖,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周自齐(当时署理外务部右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为总办,范源廉(学部员外郎)和唐国安(外务部候补主事)因“中西学问,均属精通”而任会办。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系学习西方而来,其源头大致有二:一个是通过学习日本进而学习欧洲大陆,一是学习美国。细查周、范、唐三人履历,不难看出清政府注意选择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来办理学堂,兼顾中国传统教育与日、美两大教育思潮来源,可谓用心良苦。

1911年入学的胡光麃评论:“总办周先生是同文馆最早的学生,又有满清举人的身份(副榜,即举人备取),换言之,他是科举出身;他没有正式留过学,英文是在中国学的,但做过驻美代办,旧金山、纽约总领事和古巴代办,资格极老;会办范源廉先生是留日的,在日本还办过法政速成班;而唐国安先生则是个幼年生,与詹天佑、唐绍仪等同派出洋,是留美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在人选上是很有配合的,教育背景上也不偏颇留美派或那一派。”(1)

周自齐是我国庚款留学事业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在驻美使馆工作期间,他作为驻美公使梁诚的得力助手,协助其交涉,促成美国退还超收的部分庚子赔款;在梁诚回国后,他任代理驻美公使期间,继续交涉,联络中美两国间有关庚子赔款的各项事宜。

周自齐、范源廉、唐国安负责留学生的选派和清华学堂的筹建。在短时间内,他们主持的游美学务处以负责、务实的态度,顺利完成了三批直接留美生的选拔和派遣;在一片废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集皇家园林风格与多种西式建筑风格和谐并存的美丽校园;为清华学堂招聘了最初的中外师资队伍,招考了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主持制订了《清华学堂章程》;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周自齐、范源廉离开学校,分别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事迹昭彰,均为民国著名人物。

1912年4月,北京政府外交部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堂监督。5月1日,清华学堂重新开学,以后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任清华学校校长。

在范源廉建议下,清华学校由外务部管辖。

复学后的学校,工作纷繁复杂,唐国安宵旰焦劳、殚精竭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乃至生命。唐国安将中等科五年、高等科三年的“五三制”改回“四四制”;四处奔波吁请上级部门支持解决学校经费问题;积极争取将校园面积扩充一倍多,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贯彻学校“培植全才,增进国力”的办学宗旨,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等。

长期劳累造成唐国安积劳成疾。1913年8月21日,自知病入膏肓的唐国安向外交部请辞,推荐副校长周诒春继任。翌日,唐国安病逝于校长任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清政府办理清华学堂,是旧传统下办新教育,也可以说是老环境中出新风气,因此官场气息总不可避免有所保留。入学考试时,周自齐穿着官服高坐堂上,到的学生站立广场。旁边考试官按省籍唱名:“浙江听点”“江苏听点”……唱到学生名字时,相应的学生就高声喊“到”。周自齐就在那个学生的名字上用银珠红点一下,如此,他就“正式”入场了。(2)

金岳霖回忆,有一次周自齐来清华。由大门(现在的二校门)至工字厅两旁摆满了菊花,一二尺一盆,好像接待皇帝一样。学生见校长,需要打个“禀帖”,好像见官一样。金岳霖有个湖南同乡,后来回去了。但不久又想来清华,要金岳霖替他问问学校。金岳霖为了这件事要去见周自齐,只得买个禀帖,上面写“为禀请者……”,最后写上“禀请者金岳霖”等。

开学之日,周自齐、范源廉率众学生在礼堂向“皇帝万岁万万岁”牌行三跪九叩礼。有学生为逃避此仪式,前一日已预先告假,或诈称腹痛,或假言发热,等等。(3)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环境,周、范、唐等亦如此。当时留有这些风气和做派并不奇怪,不必苛责。所幸他们深具世界眼光,尽心地筹办游美学务处、游美肄业馆,使得清华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冯友兰先生指出,清华校史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缩影,清华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术和高等教育走向独立、走向世界的历程。清华历史的开端,凝结着周自齐、范源廉、唐国安的心血。他们的功绩,应值得永远铭记。


(1)潘秀玲:《胡光麃先生访问记》,胡光麃:《旅台丛文三百则》,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第585页。

(2)《我考取了清华学堂》,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45页。

(3)李绍昌:《半生杂记》第三、四章,《清华校友通讯》,新44期,1973年4月29日,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