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中国人祭祖孝亲、慎终追远的真情表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它不仅常常勾起人们祭祖孝亲、慎终追远的无限思绪和莫名惆怅,而且道出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气象和人文风貌。清明前后,细雨飘飘,和风拂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也总是在人们的心头泛起哀思的愁绪和生命的颤动。因此,春耕、扫墓和踏青就成了人们在清明节前后的重要活动,清明节也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并形成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
节气的清明:顺天应时的生活智慧
清明最初不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节日,而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认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而明洁,故谓之清明。”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引《三统历》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的确,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风和日丽,正是农民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展现的就是清明时节的自然和社会风景。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表达的虽然是人们对春光融融,微风拂面时的内心感受,暗示的却是人们对春夏秋冬四时和二十四节气变化的准确把握。尤其是《淮南子》告诫人间的管理者:“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也就是说,违背天时就是无道,就会得罪上天,遭受各种严厉的惩罚。《礼记·月令》篇中就有如何顺应天时的教导:立春时,鼓励春耕,不得兴兵;春分时,整饬田畴,修正封疆;立夏时,命官出行原野,为天子劳农劝民;夏至,诸事未定,需小心谨慎;立秋,五谷丰登,祭祀土地神灵;秋分,寒意来袭,人应躲入室内;立冬,天地闭塞,修缮宫室城池;冬至,天寒地冻,要塞尽皆关闭。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流传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的农谚。这些在农村广为流传的农谚清楚地说明,清明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社会。农耕时代,农民依靠自然物候来识别一年中的不同节气。寒暑易节,河水定期泛滥,鸟兽应时而迁,草木春发秋陨,一年一个轮回。一年当中四季的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秩序,又为人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个次序是不能混乱颠倒的,错过了耕种的季节,一年的生活就有问题。《淮南子·天文训》说得十分清楚:“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至秋三月,地气下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行十二时之气,以至于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孟夏之月,以熟谷禾,雄鸠长鸣,为帝候岁。”宋人陆游在《鸟啼》诗中也描绘了这种物候与节气变化,以及与谷物生长之间的联系:“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许多事物都与季节的变化、谷物的生长有着内在的关系,常言道:“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楝花开,割大麦;枣花开,割小麦。”农民们从花开花落和百鸟啼鸣中敏锐地察觉到时令的更替和耕种的紧迫。
农事依赖于季节时令,按时安排不同的生产劳动,在古代中国社会,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帝王将相治国兴邦的内在要求。天子立春躬耕,夏初劝农,秋祭神灵,冬日养藏,完美地应和着四季节令的变化。古代帝王都重视历法的修订和运用,尤其是古代历法通常注明节气,目的就是使农民知晓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
不过,上古历法有神历和民历之分。神历得自天象,用于祭祀;民历得自物候,指导农业。相传黄帝死后,九黎氏掌权,使神历和民历杂糅,其用意大概是想将政事和农事统一起来。神民二历杂糅得以和谐,最终是由尧帝完成的。他任命羲和之官,负责观察“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在日历上注明二十四节气,再将物候、农事活动与生活事宜编成节气歌谣在民间传唱。虽然各地类似宣讲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的歌谣在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内容和宗旨上则大致不差: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不过,对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相互关系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失败,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真正懂得节气对于生产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两汉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也明确了二十四节气中不同节气应注意的农事安排和生活方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历法的规定中按部就班地顺应着自然的节拍和秩序,一代又一代地在他们熟悉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下来。尽管在大自然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四季的更替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使他们无法抗拒,但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还是给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相对的稳定与和谐。他们在自然的兴衰荣枯之中,体会着生命的滋味和人生的况味。一切已生的都将死去,一切死去的又将重生,在这方生方死的循环中,人们的使命简单来说就是顺利“通过”。总之,人的生老病死,人的精力和感受都与时间有关,而节气时令又一段一段地刻录着不可逆转的时间,这一切都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节日的清明:思亲报本的感恩情怀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两首分别是唐人白居易和宋人高翥有感于清明时节的诗作,生动地再现了清明祭祖扫墓时的场面,也准确地反映了人们在清明时节的复杂心情,读来不免令人心生凄婉和怅惆。
清明作为节气与农事有关,但作为节日,却与祭祖扫墓相联。清明,按阳历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因此寒食与清明逐渐合二为一。为什么寒食日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南朝梁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节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节和清明节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分了。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合二为一,固然有时间巧合的因素,但也不排除二者在民间社会有着相似的动机和相近的理念。
古语云,未到清明先禁火。那么,清明之前为什么要禁火呢?这应先从寒食说起。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貌美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用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离了晋国。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跟随他的大臣各奔东西,只剩下介子推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后给重耳吃。十几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君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本是一个知恩必报的有情有义之君,回国执政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想起旧事,内心十分愧疚,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可是介子推三番五次地推辞,不愿受赏。晋文公只好亲自前往,但到介子推家时,发现他早已背着老母亲躲进绵山。于是,晋文公命御林军上山搜索,结果仍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建议放火烧山,逼其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仍未露面。火熄后,见介子推母子在大柳树下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长久跪拜,失声痛哭。哭后,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柳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诗云:“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叫人把介子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规定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许寒食。
第二年的这一天,晋文公领着大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睹物思人,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坟墓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春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春团和糯米糖藕。每逢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关于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都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传说观世音就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借此辟邪驱鬼。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爷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不用太多的照顾就能自然成活,而且插在哪里,就活在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民间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也就是说,柳树是生命力的象征,插柳戴柳既表明了对先人和施恩者的怀念,又充分显示了生命的力量。
由此看来,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皆因目的在于“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也就是说,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于是日都有祭祖、上坟、扫墓之举,借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到唐代,清明已是法定的上坟扫墓、祭祀先人之日。《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
为什么一定要在清明扫墓呢?因为寒去春来,万物萌生,人们担心先人的坟墓会被雨水冲击而塌陷,担心春雨过后先人坟墓上杂草丛生,因此一定要前去察看。一方面清除杂草,给坟山添几抷土,使其更加清净而厚实;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据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棺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严格说来,清明扫墓起于先秦,盛于唐朝。《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坟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通常,扫墓用花,选择白百合、马蹄莲等比较合适,因白色有哀悼之意。而用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也同样可表达惋惜和怀念。如今,城里人清明扫墓用花也不再拘泥于此,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有的人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有的则在焚烧纸钱的同时,还焚烧纸扎的飞机、轮船、汽车、手机、电话和高楼大厦等。
总之,人们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为的是思亲报本,慎终追远,为的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往事的记忆。
节俗的清明:拥抱春天的人间情怀
唐朝诗人杜甫在清明节时曾写了许多带有纪实性的长诗,如“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再如“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愁杀白头翁”。杜甫的这两首诗清晰地告诉人们,清明节和寒食节虽然一直是人们祭祖念亲的重要时节,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非自古千篇一律。而且,在杜甫的诗里还特别提到踏青郊游、蹴踘、荡秋千等风俗活动。
风俗是逐渐形成的,而且常常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中国清明节前后,一直延续着各种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插柳等,古今皆然,甚至成为清明前后民间社会重要的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
相传清明前后禁火寒食,容易滋生疾病。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在扫墓时举行一些体育活动,以达到强身健体,养育英武精神的目的。因此,清明节活动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苦和泪水,又有郊外踏青游玩嬉戏的快乐与欢笑,不仅表现了中国人孝亲敬祖的情怀,也体现了中国人重生怀远的意向。
荡秋千就是传统中国人重生怀远的一种真实的表现。唐代诗人的作品里,有很多关于荡秋千的诗句:“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据说,秋千是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族创造发明的。原本仅仅是一根绳子,人们攀上去荡到最高点,以获得食物和药草。齐桓公北征山戎,“秋千”遂传入中原,当时人们唤作“千秋”。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万岁”为祝寿词,出于避讳,“千秋”改成“秋千”。唐宋时期,秋千是孩童和女孩子常玩的游戏,两根绳加一个坐板,荡起来将身体抛向天空,抬头看到蓝色的天和缭乱的柳,在清朗的天空激起一阵阵欢声笑语。
不过,古代的孩子们还有更多的玩法。蹴鞠、斗鸡、走狗、拔河、放风筝,都是他们的日常游戏。而男人们大都喜欢在饮酒宴乐、野外郊游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超脱。唐代元稹就有“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的洒脱。虽然历史上朝廷对有失庄严的清明祭祖嬉戏活动曾明令禁止,但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鲜艳的桃李杜鹃和啁啾婉转的飞鸟,总是使人们生出流连忘返的情绪,总是催出人们踏青赏玩的兴致。宋人程颢在《郊行即事》诗中就坦率地表示:“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此所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难怪有人感慨地说:“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及泉下人。”
清明时节除扫墓祭祀和开展体育活动外,其食俗也是颇为有趣的。清明因与寒食两节常常混在一起,饮食的禁忌也大致相同。古代中国人虽然相信鬼神,家祭祖先,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是十足的唯物论者,在祭祖祀神时,总是离不开饮食物品。唐人韦应物就说:“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在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在北方有吃枣糕的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合,然后制成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胚制好后,将他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就大功告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因此,它一直是江南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的食品。
尽管各地因自然物质条件和气候变化特征的影响,在清明节前后所吃的食物和祭祀使用的祭品千差万别,但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即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流行在南北的馓子仍然存在区别:北方馓子大气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而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更多,风味奇特,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还有一种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食品就是春饼。春饼又名春卷、薄饼,是闽南、台湾地区著名的民间吉祥民俗食品。每年农历三月三和清明前后,闽台民众都喜欢吃春饼。又据《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干粉、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可见北方也有吃春饼的习惯。如今,春饼不是富家独享的佳肴,早已成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美食。
由此可见,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悼念亲人的节日,也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季节。2008年起,清明节也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在清明时扫墓祭祖,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公祭炎黄二祖,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从节气的清明到节日的清明,再到节俗的清明,中国人经历了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宗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变动和境界提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也在春光明媚、百花吐艳的清明时节的祭祀和怀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