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指南(专科)
- 广东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编著
- 16708字
- 2021-09-10 16:41:59
第三单元 新时代新征程
一 单元简介
本单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论部分(对应教材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线,重点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要特点、体系结构、历史地位、世界意义等。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 学习目标
学完本单元,学员应能:
(1)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
(3)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要特点;
(4)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思想精髓;
(5)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6)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的战略安排。
三 学习指引
本单元学习计划用三周时间完成。其中两周的时间进行基本理论自学,学生在自学的同时,主持教师将进行网上答疑辅导。本单元录制9个微视频,包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思想的理论来源”“新思想的主要特点”“新思想的体系结构”“新思想的世界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等,全面、科学、权威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要特点、体系结构、历史地位、世界意义等内容。同学们在阅读文字教材时,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程以及上网咨询辅导老师完成本单元学习。本单元计划用一周时间进行网上学习活动,围绕微视频(具体主题由辅导老师在平台中设定)开展在线研讨。本单元学习完毕后必须完成本单元网上作业(作业三)。
四 知识点导读
1.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通过了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第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入新阶段,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第四,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0254亿元。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目光。
第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惠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养老金和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远超GDP增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新业态不断涌现,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修复水生陆生生态,防治水土流失,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第七,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固本开新,重塑钢铁长城。加强练兵备战,锻造胜战之师。
第八,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第九,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第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里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包括辩证法,而主要矛盾就是辩证法里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党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特别重视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我们这里说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就是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了。对于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没有经验。按照毛泽东的哲学思维,首先就要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八大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好几个提法,比如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也有类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样的表述。
第二个时间节点,即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1949年以来党史、国史上的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判断、梳理和评价。谈到党的八大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述时,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用了一个规范的表述,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跟上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到了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地改善和提高。在这个时候,怎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呢?“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表述,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了。但并不是说今天的中国没有落后的社会生产,但它不是主要的矛盾,也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所谓不平衡就是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农村城乡接合部等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发展显得不充分了。1956年、1981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最大的问题是要解决温饱。今天,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但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过去是“有没有”,现在是“好不好”。温饱问题解决了,人民还要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还要健身、养生、享受生活。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出个性化、舒适、高品位的特点。比如说,节假日要旅游,早晨要晨练,晚上要跳广场舞,等等。另外,更加强调丰富的精神生活、精神追求、精神秩序;同时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就是当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对于这个需要,我们的发展还不充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增长,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党和政府要做的,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成现实,增进人民福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落到实处,谱写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篇章。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具体的体现与生动的实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怎么样来认识新时代的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对新时代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把握。
第一个维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维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实现复兴的历程中,经受了许多磨难,进行过许多斗争,但都没有取得胜利。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同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第二个维度,就是社会主义的维度。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就是社会主义的纪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纲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贡献了我们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维度,就是现代化的维度。
现代化是全球的现象,也是历史的范畴。人类进入现代化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曾经对人类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从内部来说,不能解决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它会导致工人、劳动人民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斗争;从外部来说,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侵略、剥削,又必然造成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国家、人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始的。应该说,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是明显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作出的某些调整,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也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为人类提供的最宝贵经验,就是:既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可能为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时代。我们坚信,在新时代,只要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就一定能够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的目标。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结构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结构,可以按照“主题主线—核心内容—基本方略”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主题主线是大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辉煌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新的历史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也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把握住这个主题主线,就真正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根本。
第二,“八个明确”立支柱。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八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逻辑主要是:第一个明确是在逻辑起点上揭示了国家发展的总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明确是在价值导向上揭示了人的发展目标,即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个明确是在总体方略上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第四、五、六、七个明确,分别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军队建设和外交工作的总目标,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与外部保障。第八个明确,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这“八个明确”逻辑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内容上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为“十四个坚持”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基本方略筑根基。
伟大的理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不仅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且指导我们“怎么办”。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十四个坚持”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从实践上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基本方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涵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各方面的总体实践要求,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二是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实践要求,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涵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条件的实践要求,包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可以说,这“十四个坚持”的每一个坚持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思想化为行动的导航仪、路线图、方法论。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缺一不可、紧密联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必须贯通起来把握。把这两者融为一体,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5.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上错综复杂的环境、国内外崭新的任务和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这个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自己新的科学理论,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全面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围绕着这个时代课题,这个科学理论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党全国人民的任务,这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全面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强军方略;明确了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推动构建新的更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大国外交方略;明确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方针,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这个科学理论,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实践、必须遵循的。从我们党成立到现在近百年的历程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过去的岁月里战胜一切的困难、战胜所有强大的敌人,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成果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使我们能够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都能够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从而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最重要的经验。
今天,我们要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新的战略步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使我们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要把我们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科学理论作指导。用这个理论作指导,我们就能够正确地实施改革,正确地推进国家治理,正确地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确地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这样,就能够确保党章与宪法确认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之中,落实到所有党员干部的行为之中,使我们的各项事业能够顺利前进,使我们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用了五句话: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我们要从这五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同时,以其独创性内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如说,习近平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等等,都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内容,例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等等,这些内容都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三,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实践经验的升华,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比如说,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总结了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历史经验;强调人民为中心、人民为主体,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习近平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它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许多重要的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艰巨过程,将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障碍,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话来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此,需要理论的指导才能化解实践中的问题和障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案、智慧和对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要看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要看到它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贡献,要看到它的形成机制,要认识它对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突出贡献,并且要认识到它的实践意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可以说,这是中国在新时代走向世界时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段论述,实际上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方面的世界意义。
第一,力证了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实践的优越性。
21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世纪。在快速变革中,曾经风靡一时的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与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长期追随并实践的西方模式并没有带来它们预期的财富、稳定和繁荣。大家知道,有些国家反而陷入了停滞和动荡之中,一些地方战火纷飞、贫困加剧。“华盛顿共识”受到质疑,“北京共识”在一定范围得到认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的高度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只要与各国的共产党人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就会展示出作为真理的无比强大的力量。因为中国已经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证明了这一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和更加光明的道路。
第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民族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提供了一套关于国际新秩序的理论观念与制度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球化加深的背景之下,国际格局的重塑、世界秩序的重构,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意味着中国有更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意味着中国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2008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利益的冲突、矛盾不断。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做到合作共赢,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容的一套全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为规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贸易、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不平等秩序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路和方案。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在为实现这套方案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和行动。
总之,大道至简,发展为先。长期以来在世界流行的西方发展模式和“处方”,已经证明治理不了发展中国家的“病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世界看到了有别于西方的治国理政“良方”。有别于西方关于国际经济、政治发展新秩序与新格局的理念和方案,为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理念思路和解决方案,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向世界的全部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视野宽广、内涵丰富。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实现中国梦,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人民。因此,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第三,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国际社会出现一些曲解和误读、疑虑和猜忌。国外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将中国梦曲解为“扩张梦”“霸权梦”。对此,习近平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习近平还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第四,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近14亿人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的伟大梦想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9.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善于谋划战略步骤,将目标进行分解,积小胜为大胜。比如,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有效推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第一步是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比1990年翻一番,解决小康问题;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解为“两个阶段”,形成了新的“三步走”战略,丰富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发展量的提升与质的飞跃的统一。
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党在新时代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就是说,这一步把邓小平原来设计的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对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基本描述。比如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等。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到203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90万亿元人民币,约43.6万亿美元,人均3万美元,有把握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国要有强国的样子。对于强国的样子,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基本概括。比如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等等。现代化目标提升了,就是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为这一天的到来付出自己的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闻鸡起舞、昼夜兼程。
五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 )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A.共产主义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3.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的是( )。
A.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B.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D.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 )的产生。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乌托邦
D.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点内容等进行了系统阐释。
A.恩格斯的一生
B.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 (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A.理想信念
B.人民情怀
C.自觉自信
D.问题导向
8.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点中的( )。
A.坚定的理想信念
B.真挚的人民情怀
C.高度的自觉自信
D.鲜明的问题导向
9.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辉煌历程的一根红线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的使命担当指的是( )。
A.为人民谋幸福
B.为民族谋复兴
C.为世界作贡献
D.为梦想而奋斗
11.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A.十八
B.十九
C.十六
D.十七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 )的成就。
A.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开创性
C.开天辟地
D.史无前例
14.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时代
B.新阶段
C.新时期
D.新纪元
15.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共同富裕
C.改革开放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6.实现(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民族伟大复兴
17. ( ),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A.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
B.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C.从二十大到二十一大
D.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1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A.依法治国
B.共同富裕
C.全面从严治党
D.科学发展
19.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宪法
C.党章
D.民法
20.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开宗明义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初心和使命
B.使命和担当
C.初心和担当
D.使命和初心
(二)多项选择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为它是( )。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3.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 )。
A.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包括(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C.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
D.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没有变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 )。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
6.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我们要看到( )。
A.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实践
B.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积累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D.习近平长期的实践经历和经验积累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这个思想具有的显著特点包括( )。
A.坚定的理想信念
B.真挚的人民情怀
C.高度的自觉自信
D.鲜明的问题导向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就是( )。
A.为人民谋幸福
B.为民族谋复兴
C.为世界作贡献
D.为梦想而奋斗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 )。
A.人民立场
B.民族抱负
C.世界责任
D.社会责任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比如( )都以他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A.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B.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内容,比如说( )。
A.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实践经验的总结,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表现在(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总结了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历史经验
B.强调人民为中心,人民为主体,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C.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D.习近平同志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新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决定性贡献
13.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14.关于中国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B.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C.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D.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15.实现中国梦,必须( )。
A.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D.团结全体人民,也就是包括海内外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华侨华人
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即( )。
A.防腐倡廉的攻坚战
B.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C.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D.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17.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下气力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包括( )。
A.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
B.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
C.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D.增实力,着力增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
18.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 )。
A.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B.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C.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D.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19.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 )。
A.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D.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A.底线思维
B.创新思维
C.辩证思维
D.法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