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营造法式
- 李诫
- 5554字
- 2024-10-31 22:56:41
栱(其名有六:一曰、二曰槉、三曰欂、四曰曲枅、五曰栾、六曰栱)
【原文】 造栱之制有五:
一曰华栱[1]。(或谓之“抄栱[2]”,又谓之“卷头”,或谓之“跳头”。)足材栱也。(若补间铺作[3],则用单材。)两卷头者,其长七十二分。(若铺作多者,里跳[4]减长二分。七铺作以上,即第二里外跳各减四分。六铺作以下不减。若八铺作下两跳偷心[5],则减第三跳,令上下跳上交互枓畔相对。若平坐出跳[6],抄栱并不减。其第一跳于栌枓[7]口外,添令与上跳相应。)每头以四瓣卷杀[8],每瓣长四分。(如里跳减多,不及四瓣者,只用三瓣,每瓣长四分。)与泥道栱[9]相交,安于栌枓口内,若累铺作数多,或内外俱匀,或里跳减一铺至两铺。其骑槽檐栱[10],皆随所出之跳加之。每跳之长,心不过三十分;传跳虽多,不过一百五十分。(若造厅堂,里跳承梁出头者,长更加一跳。其头或谓之“压跳”。)交角内外,皆随铺作之数,斜出跳一缝。(栱谓之“角栱”,昂谓之“角昂”。)其华栱则以斜加长之。(假如跳头长五寸,则加二寸五厘之类。后称斜长者准此。)若丁头栱[11],其长三十三分,出卯长五分。(若只里跳转角者,谓之“虾须栱”[12],用股卯到心,以斜长加之,若入柱者,用双卯,长六分至七分。)
二曰泥道栱,其长六十二分。(若枓口跳及铺作全用单栱造者,只用令栱[13]。)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三分半。与华栱相交,安于栌枓口内。
三曰瓜子栱[14],施之于跳头。若五铺作以上重栱造,即于令栱内,泥道栱外用之(四铺作以下不用)。其长六十二分;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四分。
四曰令栱(或谓之“单栱”),施之于里外跳头之上(外在橑檐方[15]之下,内在算桯方[16]之下),与耍头[17]相交(亦有不用耍头者),及屋内槫缝之下。其长七十二分。每头以五瓣卷杀,每瓣长四分。若里跳骑栿[18],则用足材。
五曰慢栱。(或谓之“肾栱”。)施之于泥道、瓜子栱之上。其长九十二分;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三分。骑栿及至角,则用足材。
凡栱之广厚并如材。栱头上留六分,下杀九分;其九分匀分为四大分;又从栱头顺身量为四瓣(瓣又谓之“胥”,亦谓之“枨”,或谓之“生”)。各以逐分之首(自下而至上),与逐瓣之末(自内而至外),以真尺对斜画定,然后斫造。(用五瓣及分数不同者准此。)栱两头及中心,各留坐枓处,余并为栱眼,深三分。如用足材栱,则更加一契,隐出心枓及栱眼。
凡栱至角相交出跳,则谓之“列栱”[19]。(其过角栱或角昂处,栱眼外长内小,自心向外量出一材分,又栱头量一枓底,余并为小眼。)
泥道栱与华栱出跳相列。
瓜子栱与小栱头出跳相列。(小栱头从心出,其长二十三分;以三瓣卷杀,每瓣长三分;上施散枓。若平坐铺作,即不用小栱头,却与华栱头相列。其华栱之上,皆累跳至令栱,于每跳当心上施耍头。)
慢栱与切几头[20]相列。(切几头微刻材下作两卷瓣。)如角内足材下昂造,即与华头子出跳相列。(华头子[21]承昂者,在昂制度内。)
令栱与瓜子栱出跳相列。(承替木头或橑檐方头。)
凡开栱口之法:华栱于底面开口,深五分(角华栱深十分),广二十分(包栌枓耳在内)。口上当心两面,各开子荫[22]通栱身,各广十分(若角华栱连隐栱通开),深一分。余栱(谓泥道栱、瓜子栱、令栱、慢栱也)上开口,深十分,广八分。(其骑栿,绞昂栿者,各随所用。)若角内足材列栱,则上下各开口,上开口深十分(连契),下开口深五分。
凡栱至角相连长两跳者,则当心施枓,枓底两面相交,隐出栱头(如令栱只用四瓣),谓之“鸳鸯交手栱”。(里跳上栱,同。)
【注释】 [1] 华栱:又名卷头、跳头、抄栱。斗拱出跳构件,清时称“翘”。是位于栌斗口内和泥道栱相交,内外传跳的垂直栱材。
[2] 抄栱:也有版本作杪栱。
[3] 补间铺作:是宋时对“柱间斗拱”的称呼,清时称“平身科”。补间铺作位于两柱之间,下接是平板枋和额枋。因屋顶的大面积荷载只依靠柱头斗拱来支承是不够的,需用柱间斗拱将一部分重量先传递至枋上,然后传递至柱上。
[4] 里跳:清时称“里拽”。指柱中心以内的斗拱层层挑出部分,方向与外跳相反。
[5] 偷心:指铺作出跳上交互斗口内,跳头上无横栱。唐宋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栱计心。
[6] 出跳:即出跳数。宋式大木作营造术语。指铺作中自栌斗口或互斗口内向外挑出一层栱或昂。挑出一层为一跳,挑出两层为两跳,挑至五跳止。向内挑出称里跳,向外挑称外跳。
[7] 栌枓:铺作最下的大斗,置于柱头或阑额、普拍方上。一般为方形,亦可为圆形,而补间铺作须用讹角枓。
[8] 瓣:构件连续起伏转机的轮廓线,每一同伏或一转机称作一瓣。入瓣:瓣尖向内。出瓣:瓣尖向外。卷杀:将栱和翘的端头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其外观呈现出丰满柔和之态,此为卷杀。“卷”乃圆弧之意,“杀”乃砍削之意。
[9] 泥道栱:铺作栌枓上与华栱相交的横栱,起支承和传递槽荷载的作用。由于旧时的栱眼壁常用土坯封闭,其表面用灰泥涂抹,故称“泥道栱”。宋以前的泥道栱多隐刻在柱头枋上,即隐刻栱。宋式的泥道栱多为单材,上承慢栱,为双层栱,其改变了枋子间隔散枓的早期做法,至明清成为定制,清称“正心栱”。
[10] 骑槽檐栱:槽,即与斗拱出跳成正交的一列斗拱的纵向中线。骑槽檐栱即横跨铺作柱头中线、内外都出跳的华栱。
[11] 丁头栱:置于梁下的半截栱,一头做成华栱,另一头出榫入柱(或方)。原由串枋出头部分做成,后成为梁下装饰。
[12] 虾须栱:指里跳转角处的铺作,是丁头栱的一种。
[13] 令栱:铺作最外一跳上的横栱,亦称“单栱”,即最后一次跳出的栱,不再向上层发展且中间伸出一“耍头”作构图收束。
[14] 瓜子栱:宋式称谓,清式称“瓜栱”。铺作出跳的第一跳至最外一跳之里各跳,华栱头(或下昂)上的横栱。瓜子栱上与华栱或昂相交,承挑里外延伸的檩枋,在泥道栱与令栱之间。
[15] 橑檐方:亦称撩檐枋,斗拱外端的枋料,起承托屋檐的作用。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的2倍。如用圆料,则称为撩风榑,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支承,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辽建筑。
[16] 算桯方:亦称“平棋方”。位于外檐铺作里跳、令栱上截面的长方形枋材。
[17] 耍头:亦称“爵头”“胡孙头”。位于最上一层栱或昂上,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形似蚂蚱头状;在昂上切与昂平行且大小接近的直木;(或挑尖梁头)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构件。清称蚂蚱头。耍头前后两头皆露在外,外端多作蚂蚱头状,里端则是麻叶头状。
[18] 骑栿:与梁栿正交的横栱,犹如骑在梁栿上,其上支承栱或枋。
[19] 列栱:转角铺作上的正面出跳的栱,过角转为出跳上的横栱。
[20] 切几头:栱头长度不足承受一斗,亦不按照栱头卷杀,仅刻出一入瓣或两卷瓣的形式。一般用于梁、栿、枋子等的出头上。
[21] 华头子:为檐内(里转)斗拱的华栱外伸出的部分,其首尾斜向,上承昂的构件。即昂下的梁头出露叫华头子。
[22] 子荫:指栱、昂、耍头等与其他构件榫卯相交时,为使开口上的构件(如泥道栱)与开口下的构件(如华栱)咬合紧密且不出现偏侧,在开下口的构件榫身两侧挖的浅且宽的凹槽。
【译文】 建造栱的制度一共有五条:
一是制作华栱的制度。(有的称之为“抄栱”,有的叫“卷头”,有的叫“跳头”。)它是一材一契的足材栱。(如果是柱间斗拱,就用单材栱。)两端卷头的华栱,其长度为七十二分。(如果斗拱出跳较多,那么里跳的长度减少二分。七层铺作以上的,第二里跳和第二外跳的长度各减四分。六铺作以下的,长度不减少。如果是八铺作以下,第一跳和第二跳跳头上没横栱的,则减少第三跳,使上下跳在斗沿处相持平。如果平坐斗拱出跳,抄栱的里跳长度并不减少。其第一跳在铺作最下面大斗的口外面,增加其长度令其与上跳相应。)每一端用四瓣卷杀轮廓线,每个瓣长四分。(如果里跳长度减少得多,不够四瓣的长度,则只用三瓣,每瓣仍然长四分。)华栱与泥道栱相交,安装在栌斗口内,如果累计铺作数较多,或者里跳和外跳层数都比较均匀,有的就把里跳减一铺到两铺。其骑槽檐栱,都要根据出跳增加长度。每一跳的长度,中心不过三十分;层层出跳虽然较多,但中心不能超过一百五十分。(如果是建造厅堂,里跳承接方梁出头者,长度要增加一跳。也有人把头称作“压跳”的。)在转角朝内和朝外的地方,都要根据铺作的数量做斜出跳一缝。(此处的栱就叫做“角栱”,昂就叫“角昂”。)华栱则根据斜长而增加材分。(假如跳头长度增加五寸,则华栱增加二寸五厘,以此类推。此后斜长一律根据这个规则制定。)如果是丁头栱,则它的长度为三十三分,出卯部分长为五分。(如果只有里跳设置转角,则称为“虾须栱”,用股出卯到中心位置,根据斜长增加长度,如果要接入柱头,要用双卯,长度为六分至七分。)
华栱(足材)
华栱(单材)
华栱第二跳(外作华头子,如第三跳以上随跳加长)
华栱(角内第一跳用)
华栱(角内第二跳用,七铺作以上随跳加长)
二是制作泥道栱的制度。泥道栱的长度为六十二分。(如果斗口的出跳及铺作全部使用单栱制造,则只使用令栱。)每头使用四瓣卷杀,每瓣长度为三分半。泥道栱要与华栱相交,并安装在栌斗口里面。
泥道栱(上施暗梁)
三是制作瓜子栱的制度。瓜子栱用在跳头上。如果铺作在五层以上,要用重栱建造,即在令栱以内,泥道栱以外使用(四铺作以下不用瓜子栱)。瓜子栱的长度为六十二分;每头用四瓣卷杀,每瓣的长度为四分。
四是制作令栱的制度:或者称之为“单栱”,令栱用在里跳和外跳的跳头之上(外侧在橑檐方下面,内侧在算桯方下面),令栱与耍头相接(也有不用耍头的),并延伸到屋内檩缝以下。令栱的长度为七十二分。每头用五瓣卷杀,每瓣长度为四分。如果里跳横骑在横梁上,则使用一材一契的足材。
瓜子栱(外跳用)
瓜子栱(里跳用)
瓜子栱(绞栿用)
令栱(外跳用)
令栱(里跳用)
令栱(足材骑栿用)
五是制作慢栱的制度。(也有的称之为“肾栱”。)慢栱用在泥道栱和瓜子栱之上。它的长度为九十二分;每头用四瓣卷杀,每瓣长度为三分。如果是横骑梁上并到达转角,就用足材。
所有栱的高宽厚等皆如材的尺寸。栱头部分留有六分,栱身以下余九分;这九分又平均分为四分(这个瓣又叫“胥”,也叫“枨”,或者叫“生”)。从每一分的顶部(自下至上),从每一分的顶部到每一瓣的末端(自内至外),用直尺沿对角斜线画出墨线,然后据此砍削雕凿建造。(做五瓣以及不分分数的也照这个标准执行。)栱的两端和中心位置,都要留出托住斗的地方,其余部分凿为栱眼,深度为三分。如果选足材栱,则要加出一契的材,雕出心斗和栱眼。
慢栱(壁内用上施暗梁)
慢栱(外跳骑昂用)
慢栱(里跳用)
慢栱(足材驸栿用)
转角铺作上之正出华栱,过角即转为出跳上横栱,这种栱称为“列栱”。(在角栱或角昂处,靠外的栱眼大,靠内的栱眼小,从中心位置向外留出一材分的宽度,并在栱头留出枓底宽度的位置,其余部分雕凿小眼。)
泥道栱与华栱出跳正好相交。
华栱与泥道栱相列(外跳用)
瓜子栱与小栱头的出跳正好相交。(小栱头在华栱的中心位置,它的长度为二十三分;用三瓣卷杀,每瓣长为三分;上面设置散枓。如果是平坐铺作,不用小栱头,只用瓜子栱与华栱头相交。在华栱之上,经过多次出跳,使高度与令栱齐平,在每跳的中心位置设置耍头。)
慢栱与切几头相交。(切几头的微刻在材下,做成两卷瓣。)如果是在转角内足材昂下处建造,即和华头子的出跳相交。(华头子是承托昂的构件,相关介绍在昂的制度内。)
瓜子栱与小栱头相列(外跳用)
华栱
泥道栱
慢栱
瓜子栱
令栱
枓科相传规矩以斗口尺寸为定论。如斗口(即栱昂中之口)一寸,应定瓜栱长六寸二分,万栱应长九寸二分,厢栱应长七寸二分。此三种栱子用于柱外,为外拽单彩瓜栱、外拽单彩万栱、外拽厢栱(此不称单彩者,仅此一种,无他分别,只分里外)俱以斗口二份定高。单彩者应除去一升底六分,应定高一寸四分,以斗口一份定厚一寸。
柱内里拽单彩各栱子相同外拽尺寸。
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在柱中者)长同单彩,惟按二斗口定高二寸,以斗口一寸应加三分定厚一寸三分。
此五种栱子勿论三彩五彩起至十一彩止,仅用此五种栱子而已,惟分别里外拽头层二层名称庶免相混。以上栱子等件系用于宫殿正面。
柱中心正身上之侧面枓科,统谓之出彩料件。
坐枓,以斗口二份定高二寸,以三份定长三寸,以斗口一寸加三分定进深一寸三分。
出彩头二层上下翘头。出彩头二层上下昂及耍头、撑头俱以斗口二份定高二寸,以斗口一份定厚一寸。槽桁椀定长厚同出彩料,高以举架定之(说见后)。出彩各料以几彩几拽架定长。
拽架以斗口一寸三份定之,每拽架应宽三寸。
蚂蚱头、六分头、麻叶头等,以一拽架定长。
正心枋同正心栱子,里外拽枋同单彩栱子定高厚,以面阔定长。
瓜三、万四、厢五言之,以分定栱湾之瓣也,起二回三搭拉十而定昂嘴之斜垂也,以升腰二份三份定之。余仿此。
瓜子栱与小栱头相列(里跳用)
慢栱与切几头相列(外跳用)
慢栱与切几头相列(里跳用)
慢栱与华头子相列(外跳用七铺作以上随跳加长)
令栱和瓜子栱的出跳相交。(承接外檐的橑檐方和算桯方。)
开栱口的原则:华栱在底面开口,深度为五分(转角华栱的深度为十分),宽度为二十分(包括栌斗耳在内)。在栱口上面正对中心的两个面,各开一个贯穿栱全身的凹槽,各自宽度为十分(如果是转角华栱就将隐斗一起通开),深度为一分。在其余的栱(即泥道栱、瓜子栱、令栱、慢栱等)上开口,深度为十分,宽八分。(跨梁或者与昂正交的那些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转角内是足材列栱,则上下各开一个栱口,上面的栱口(连同契在内),深度为十分,下面的开口深度为五分。
瓜子栱与令栱相列(外跳鸳鸯交首栱也,六铺作以上并用瓜子栱)
替木头,以柱内卯榫定之。如卯宽三寸(卯即柱中之眼,勿论已透未透皆谓之卯),应厚二寸九分(稍减小以便穿入也),以口二份定高六寸,两头用钉向上钉之。
替木头
令栱与小栱头相列(里跳用)
凡是连续两次出跳到转角的栱,则在正中心位置设置斗,斗底两面相交,雕刻出栱头(如果是令栱就只用四瓣),称为“鸳鸯交手栱”。(里跳上的栱,亦同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