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发展与区域合作
- 张虹鸥 黄耿志
- 4576字
- 2022-09-02 22:10:13
第二节 城 市 体 系
一、城市规模等级结构
东南亚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较为清晰,城市人口规模可分为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为500万人以上,包括7个城市(表2-3)。其中,曼谷、马尼拉、雅加达的人口超过1 000万人以上,是超大城市。胡志明市、河内、新加坡、仰光的人口规模为500~1 000万人,为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往往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或者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集聚了全国最多的资源,是东南亚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第二等级:大城市。人口规模为100~500万人,包括8个城市,其中泗水、棉兰、金边人口超过200万人以上,吉隆坡、海防、新山、万隆、三宝垄的人口规模为100~200万人。
表2-3 2014年东南亚中等以上城市规模等级及其人口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各个城市的政府网站。
第三等级:中等城市。人口规模为50~100万人,共11个城市,包括乌戎潘当、巨港、曼德勒、万象、岘港、宿务、达沃、坤甸、三马林达、巴科洛德、巴东,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城市居多。
第四等级: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50万人,约53个城市,主要分布在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六个国家(表2-4)。
第五等级:小城镇。人口规模为10万人以下,包括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等。
表2-4 东南亚小城市(人口10~50万)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册》(2014年第2版)中关于东南亚国家的资料整理。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特征构成了东南亚的城市规模“金字塔”(图2-7)。其中,东南亚的中等规模城市数量较少,仅11个,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总和达到了15个,小城市也相对较多,城市规模的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将每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排序,形成东南亚城市规模位序图。如图2-8所示,东南亚城市规模位序曲线呈现典型的对数分布。由于中等规模城市较少,曲线在其区间下降明显。
图2-7 东南亚城市规模的“金字塔”
图2-8 东南亚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注:人口规模10~50万人的城市按一个人口等级表示(以下有关规模位序的图与此同理)。
以主要国家为例,对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东南亚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模式主要有“首都一级化”和“双城极化”两种。属于“首都一级化”模式的国家有菲律宾、泰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其中,菲律宾有1个超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马尼拉,马尼拉人口达1 18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2.38%,而全国第二大城市宿务的人口仅70万人,与首都人口差距巨大(图2-9)。泰国有1个超大城市、8个小城市,缺乏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图2-10)。首都曼谷人口为1 1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7.94%,其他8个城市都为10~50万人的小城市。缅甸有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图2-11)。首都仰光人口规模为51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2%,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人口为80万人。印度尼西亚,属于“首都一极化”的金字塔式分布,有1个超大城市、4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18个小城市,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较为合理(图2-12)。首都雅加达人口规模为1 01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29%,第二大城市泗水人口为270万人,第三大城市棉兰人口为211万人。另外,万隆、三宝垄人口也超过100万人。乌戎潘当、巨港、坤甸、三马林达、巴东为人口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图2-9 菲律宾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图2-10 泰国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图2-11 缅甸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图2-12 印度尼西亚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属于“双城极化”模式的有越南和马来西亚。越南有2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图2-13)。其中,胡志明市和河内人口分别为775万和645万,是越南最大的两个城市;海防人口为188万人,为大城市;岘港人口为71万人,为中等城市。马来西亚有2个大城市、10个小城市,缺乏中等规模城市(图2-14)。第一、第二大城市吉隆坡和新山人口规模分别为190万和180万,其余为人口10~50万人规模的小城市。
图2-13 越南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图2-14 马来西亚城市规模等级排序
城市首位度是用来检验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聚集的程度。首位度与一个国家的历史、自然地理、发展阶段、政府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因素。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中,首位城市都集中了全国大量的人口。城市首位度过高,尤其是首都城市人口占据国家大部分人口时,就出现了“首都一极化”现象,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首都,这是东南亚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东南亚很多国家的首都往往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如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越南的胡志明市、柬埔寨首都金边等(表2-5)。虽然近年来各国首都的城市首位度已经有所下降,但首都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仍然很高。不仅在亚洲,即使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高的。2010年,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3.9%,泰国首都曼谷2010年人口超过国家城市总人口的1/3,达到35.2%。这些首都城市的人口数量往往远高于该国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例如,曼谷人口在1970年是当时泰国第二大城市清迈的33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曼谷的人口一直猛增,到2010年,曼谷人口发展到828万,而清迈只有15万人左右,曼谷人口是清迈的55倍。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城市雅加达的人口总数为第二大城市的19.1倍,雅加达所在爪哇岛只占印度尼西亚面积的7%,却拥有印度尼西亚总人口的60%,雅加达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也居全国之首。这些首都城市不仅是国家的最大城市,而且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在东南亚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首位城市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已经直接影响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表2-5 东南亚主要国家最大城市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陶涛、周梦璐,2014。
这种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过度集中于首都的特征,与生产力布局和首都经济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泰国首都曼谷为例,曼谷早在20世纪初就发展成为泰国经济的中心,是泰国对外投资集中的地区。2010年,占泰国总人口10%的曼谷创造了约983亿美元的经济产值,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9.1%;曼谷还集中了泰国全国将近一半的服务业;曼谷大区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曼谷还是泰国最主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而泰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曼谷,与曼谷地区反差极大。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但却承担了全国75%的工业产值。东南亚各国悬殊的地区差异导致了首都和其他地区两极分化的经济结构。
二、城市空间结构
东南亚城市空间分布的最大特征是:几乎东南亚所有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和河口地区,并且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即中南半岛沿海及河口地区、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沿海地区与菲律宾群岛沿海地区。这种分布模式与东南亚岛屿众多、港口成为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密切相关。
(1)中南半岛沿海及河口地区。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西部,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半岛,分布有许多重要港湾,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该地区分布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河流上游多穿行于掸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将高原分为数块,形成山河相间的地形特征。一些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集中区。
(2)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沿海地区。马来半岛亦称克拉半岛,东南亚一狭长半岛,南北长约1 127千米,最宽处322千米。半岛上的巴来海角(Cape Balai)是亚洲大陆最南端。半岛北接大陆,西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南为新加坡海峡,东濒泰国湾、南海。西部河流短,近海处大面积淤泥沉积,通航受阻。东部河流较长,上游坡降平缓。马来半岛包括泰国的西南部、马来西亚的西部和新加坡。苏门答腊的古名为“金岛”,中国文献称为“金洲”,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屿,仅次于加里曼丹岛,为大巽他群岛岛屿之一,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爪哇岛,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岛,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雅加达位于爪哇西北。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
(3)菲律宾群岛沿海地区。菲律宾群岛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望,西临南海,东滨太平洋,南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隔海相望,东北隔菲律宾海与马里亚纳群岛相望。菲律宾的马尼拉、宿务、达沃、巴科洛德等大中城市位于该岛沿海地区。
根据东南亚的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分布特征,得出东南亚城市空间结构为:以三条城市联系主轴线为核心的树枝状城市空间结构(图2-15)。这三条一级城市发展主轴线分别为中南半岛沿海联系轴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城市联系轴线、菲律宾南北城市联系轴线。以上述三个轴线为基础,以核心城市为纽带,向外放射二级城市发展轴线。
(1)中南半岛沿海联系轴线:集中了中南半岛绝大多数重要城市。由北向南依次为:海防、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仰光、吉隆坡、新山、新加坡,并通过海路联系雅加达。其中,曼谷是中南半岛陆路交通网络的枢纽城市。
(2)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城市联系轴线:集中了印度尼西亚的大多数重要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为:班达亚齐、棉兰、巨港、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马塔兰等。其中,雅加达是该轴线中的枢纽,向北通过海运联系新加坡等城市。
(3)菲律宾南北城市联系轴线:集中了菲律宾的绝大多数城市。由南向北包括拉打、马尼拉、巴科洛德、宿务、达沃等城市。马尼拉是该轴线的核心城市。
图2-15 东南亚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注:底图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地图[审图号GS(2013)790号]绘制。
三、城市职能结构
根据城市在东南亚职能分工中的角色,将东南亚城市职能分为四类,分别是国际性中心职能城市、东南亚或国内中心职能城市、国内地区性职能城市和一般职能城市(表2-6)。
第一类是国际性中心职能城市。这类城市同时具有全球性专业职能和国内综合中心职能,包括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其中,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贸易中心、世界重要的转口港;曼谷是国际贵金属和宝石的交易中心、国际活动中心、国际佛教制度中心;雅加达是国际航运中心。这三个城市承担了国际性中心的部分职能,同时也是国内的经济、社会、政治、交通等综合性中心。
第二类是东南亚或国内中心职能城市。这类城市具有东南亚区域性专业职能和国内综合中心职能,包括马尼拉、仰光、金边、吉隆坡、胡志明市、河内、万象、斯里巴加湾市、帝力等。其中,马尼拉和吉隆坡既是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国内的中心城市,承担了东南亚的部分中心职能和国内的综合职能。仰光、金边、河内、胡志明市、万象、斯里巴加湾市、帝力主要具备国内综合性中心职能。
第三类是国内地区性职能城市,例如泗水和棉兰的航运职能及工商业职能,主要包括各国的中等规模城市。
第四类是一般职能城市,以小城市为主。
表2-6 东南亚主要城市的城市职能
四、城市网络结构
根据东南亚内部城市之间的陆路交通和海运交通,得出东南亚地区城市网络结构(图2-16)。东南亚城市网络结构体系中,新加坡、雅加达、马尼拉、曼谷、胡志明市构成了东南亚城市网络结构中五个一级网络节点城市,仰光、万象、金边、河内、吉隆坡、泗水、棉兰、乌戎潘当等城市是东南亚地区城市网络中的二级节点城市。
图2-16 东南亚区域城市网络结构示意图
注:底图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地图[审图号GS(2013)790号]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