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言中的主体性与主观性注4
李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 从三首唐诗说起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如果画一幅画,则一定要画出诗人,且诗人正临窗眺望。一个“含”字,透露出这些信息。它告诉我们:诗人在室内窗前,视角是由内向外的。①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这首诗描写的是江边岸上的所见所闻吗?不是的。诗题就已指明:“客船”就是“我”坐的船,“我”在船中,“客”就是我。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熟稔古诗的人,很容易就会把诗中的“行人”理解为“我”。只有把“行人”理解为正体验着乡愁离恨的“我”,淫雨霏霏、佳节思亲的阴郁才更能与远方村庄杏花满开的明丽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从第三句植入情境生动的叙事场景开始,整首诗的调子便由暗转明,有了亮色。如果把“行人”视为一般的行路之人,则作者沦为旁观者,整首诗的情调会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