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也”“矣”的语气功能比较

表示判断的“也”和表示已然与将然的“矣”在功能上没有交叉,正可谓“相去千里”。但表示推论语气的“也”和表示断言语气的“矣”相当接近,推论也是一种断言,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需要说明。

据观察,“也”“矣”表达纯语气意义有两点差异。其一,两者体现言者主观性程度不同。表示推论的“也”总是以事实或者事理为据。例如:

(28)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隐公元年)

(29)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桓公六年)

(30)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桓公八年)

(31)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庄公十年)

(32)丕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与也。伐之,必出。”(僖公十年)

(33)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僖公二十二年)

(34)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僖公二十四年)

例(28)“蔓,难图也”的推论依据是“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例(29)“楚之羸,其诱我也”的推论依据是“天方授楚”。例(30)“随未可克也”的推论依据是“天去其疾矣”。例(31)“可败也”的推论依据是“宋师不整”。例(32)“民弗与也”的推论依据是“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例(33)“阻隘可也”的推论依据是“利而用之”,“鼓儳可也”的推论依据是“声盛致志”。例(34)“不称也夫”的推论依据是子臧因好聚鹬冠而遭杀身之祸。

“矣”表示断言语气不一定需要事实或者事理依据,往往只是表达言者个人的一种看法或主张。例如:

(35)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隐公元年)

(36)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隐公三年)

(37)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弒昭公而立公子亹。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桓公十七年)

(38)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僖公二十二年)

(39)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僖公二十八年)

正因为“矣”所表达的断言语气能体现言者的个人看法或主张,所以在《左传》中史官引用君子评价历史人物之言,其中往往有“矣”字。例如:

(40)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隐公三年)

(41)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隐公十一年)

(42)六年,春,王人救卫。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秦,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乃即位。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为不度矣。(庄公六年)

(43)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僖公二十八年)

“也”“矣”的这种差别通过下面两个对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

(44)a.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乃及楚平。(襄公九年)

b.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庄公十年)

(45)a.臣闻之:唯则定国。《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僖公九年)

b.(楚子)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僖公二十八年)

例(44)a“背之,可也”是基于“明神不蠲要盟”的推论,而例(44)b第一个“可矣”并不是基于“齐人三鼓”所做出的推论,第二个“可矣”也不是基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所做出的推论。例(45)a“文王之谓也”是对所引诗句的解释,同样,“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也是对所引诗句的解释。而例(45)b“晋之谓矣”是根据所引军志之言对晋国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断言。

其二,“也”所表示的推论语气由于总是以事实或事理为据,因而它所体现的断言语气强度相对较弱;“矣”所表示的断言语气由于可以完全出于言者的个人观点,因而其断言语气强度比“也”要高。比较下面的例子:

(46)a.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文公四年)

b.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君子以齐人之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僖公元年)

例(46)a卫国的宁武子到鲁国聘问,鲁公在宴会上为他赋《湛露》和《彤弓》两首诗,完全不合乎周礼,所以宁武子不辞谢,也不答赋。而鲁公却不明白宁武子为什么会这样,还派人私底下去探问缘故。宁武子不便明说鲁公失礼,于是委婉地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以为熟悉《诗经》的人知道呢。例(46)b是史官借君子之口表达对齐国杀死哀姜这件事情的批评。哀姜是鲁庄公的妻子,她不仅与一个臣子私通,还参与了闵公夺取君位的阴谋,但是史官认为她一个女子,即使有诸多不淑,也罪不至死,更不应该由她的娘家人来处置她,杀死她。“君子以齐人之杀哀姜也为已甚矣。”断言语气是很强烈的。

在《左传》中,除了“也”“矣”,“也已”和“其……乎”也能表示断言语气。“也已”表示断言语气不像“矣”那样完全可以不需要事实或事理依据,但也不像“也”那样完全依赖于事实或事理。例如:

(47)晋桓、庄之族偪,献公患之。士IMG_9958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庄公二十三年)

(48)子文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僖公七年)

(49)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昭公二十六年)

(50)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哀公元年)

“(其)……乎”表示断言语气不仅依赖于事实或事理,而且明显带有测度和不肯定性,在语用上往往用于需要委婉表达的场合。例如:

(51)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桓公二年)

(52)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僖公五年)

(53)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僖公二十一年)

(54)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于戾乎!(文公十八年)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矣”“也已”“也”“(其)……乎”四者在断言语气的强弱程度上构成一个连续统,“矣”字最强,“也已”次之,“也”字较弱而“(其)……乎”最弱,如下图:

矣  >  也已  >  也  >  (其)……乎


参考文献

洪  波  2000  先秦判断句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第5期。

刘承慧  2007  先秦“矣”的功能及其分化,《语言与语言学》8.3。

——  2008  先秦“也”“矣”之辨——以《左传》文本为主要证据的研究,《中国语言学集刊》第2卷第2期。

蒲立本  1995  古汉语体态的各方面,《古汉语研究》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