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读:不在合作中超越,就在自卑中沉沦
- 自卑与超越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3782字
- 2020-09-25 15:57:14
武志红
作为精神分析学大家,特别是,作为第一个挑战“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人,阿德勒的这本《自卑与超越》就是他的代表作,影响深远。
不过,很多人读完这本书后却不免困惑,不明白书名为什么会译成《自卑与超越》,因为书中直接讲述自卑的内容并不多,而且无论是德文原版,还是英文译本,其书名翻译过来都是“生命对你的意义”,似乎与自卑也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就从这个让人困惑的书名下手,用四个关键词,读懂《自卑与超越》的内在逻辑。
自卑感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卑感。
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或因为身高、体态,或因为能力、性格和家庭,或者是不能言说的莫名原因。
我朋友的女儿在北京一所知名的小学读书,一天,她班上新来了一位舞蹈特长生,是个漂亮的混血女孩。
朋友的女儿回到家后说:“爸爸,我跟那个新同学站在一起时,感到难为情。”
一开始朋友还不明白女儿口中的“难为情”是什么意思,后来仔细一琢磨,发现其实就是自卑感。
因为容貌上不如对方漂亮,所以女儿感到了自卑,但有意思的是,后来他们得知,那位漂亮的混血女孩也是自卑的,因为她的成绩不太好。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局限,所以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卑感。阿德勒说,人类背负着三大约束,这三大约束如同人生的三大枷锁。第一大约束,我们只能居住在小小的地球上,我们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环境的限制;第二大约束,我们是地球上最弱小的居住者,没有狮子和大猩猩那样强壮,也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能够独自解决生存问题;第三大约束,人类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男性离不开女性,女性也离不开男性。
阿德勒认为,这三大约束,其实就是人类自卑感的源头。
自卑感是看见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之后,感受到的一种扎心的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书中有一个例子,有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时,一个孩子躲在母亲的裙子后面说:“我想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抖个不停,说:“我一点儿也不害怕。”第三个毫无惧色地盯着狮子,问他母亲:“我可以朝它吐口水吗?”
这三个孩子都感觉到了自己的弱小,可以说都有了自卑感,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第一个孩子的反应是急欲逃离;第二个孩子的反应是绝不承认;第三个孩子则想通过挑衅狮子,装出强大的样子。
我们该怎么看待自卑感?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类文明正是一次次战胜自卑感后的成果。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卑感看见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并想方设法弥补,这个弥补的过程,也将成为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比如由于身体不如很多动物强壮,难抵寒冷,于是人类学会了修建房屋、制作衣服。
但自卑感也容易将人淹没,如果我们不能从中走出来,就会让内心乃至整个生活陷入危机。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自卑。
优越感
第二个关键词,是优越感。
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没有人能够长期活在自卑感中,人们会进行突围,去获得一种优越感,以达到心理的平衡。
如果说自卑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下”的感觉,那么优越感就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当然,不管是自卑感还是优越感,都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并不一定代表实际中的低微或高级。
人只要感到自卑,就会不遗余力去追求优越感,这是人的本性,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石。
追求优越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幻想中确立优越感,这看似是一条捷径,能够快速让人达到心理平衡,实际上却会将人引向歧途。比如,看到一个某方面强于我们的人,我们在自卑之后,往往会通过嘲笑、打击和贬低对方,在心理上寻求一种优越感,实现心理的平衡。
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用这种方式追求优越感的典型。阿Q生活在社会底层,住在破败的土谷祠里,靠给人打短工维生,没有朋友,也没有人看得起他。这种生活状态下,他的内心是极度自卑的,但越是自卑感强烈的人,越容易采取错误的方式求得优越感。
阿Q主要是通过幻想获得优越感的,这就是有名的“精神胜利法”。比如他在挨打之后,会说:“就算是儿子打老子。”虽然在现实中,他被打得像孙子,卑微到了尘埃里,但他却在自己的想法中当上了老子。事实上,阿Q在自卑的深渊中还能够活下来,靠的就是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毕竟是虚幻的,并不能改变引发他自卑的现状,他每一次在幻想中体会优越,都让自己与现实更加脱节。
此外,阿Q还有一种获得优越感的途径,就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比如他欺负小尼姑,从对方身上获得优越感。
即使到了今天,这种获得优越感的方式,也十分普遍。震惊一时的“昆山反杀案”中,“龙哥”的人生就是一个寻求优越感的过程。他在北京犯过事,后转到昆山混江湖,他人生的后18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在蹲监狱,并且大部分罪名都与伤害别人有关。从心理学角度看,他是在以伤害别人的方式获得优越感。
而他获取优越感的方式不仅于此,他身上图案夸张的文身,他在冲突中采取的行动,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来说,一个人如果在讲话时伴有幅度很大的肢体动作,很可能源于这样的心理:“如果我不这样,大家不会把我说的当回事儿。”而“龙哥”用砍刀连续击打骑车人,正是为了通过这样的“大动作”确立优越感,让对方见识自己的厉害。
阿德勒说:“每一个看似高人一等的表现背后,都藏着自卑感。”
追求优越感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追求的方式。在《恐惧给你的礼物》中,罪犯巴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多入狱前,每天在一家汽车餐厅的后厨打扫卫生,他没有朋友,默默无名,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为了摆脱自卑,他想到了让自己出名,以此获得人们的关注,而他能想出的出名方式,就是杀死一个名人。最终,他残忍地杀害了好莱坞女明星丽贝卡。对于这种以扭曲的方式追求优越感的人来说,他宁愿被惩罚,也不愿意被忽视。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着某种优越感,而正常人与罪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追求的方式。
社会感
第三个关键词,是社会感。
想要理解社会感,我们必须先解释一个与其紧密相连的词,那就是——合作。
合作,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当人们能够紧密有序地合作时,便构成了社会。对于个体来说,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克服自卑感。而只有在拥有了社会感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优越感,这是除了幻想与欺压弱小外,人们追求优越感所采取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如果说自卑的根源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在合作中体会到的优越感,则能让人们实现自我定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不到两岁时,就失去视力和听力。这种缺陷本身就是命运的一记重击,而父母因为她身体缺陷而无条件溺爱,更是让她脾气一度乖张暴戾。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家庭教师莎莉文。海伦和莎莉文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关系,那是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她们为了拓展海伦生命的可能性而展开合作。海伦因此挖掘出了自己在语言与文学上的才能,找到了无上的优越感和全新的自我定位。
真正的优越感始终与自我同在,而合作,则给了自我展现的机会。
在合作中追求优越感,为人类文明的推进提供了源源动力。人的一生,都是依照着追求优越感这条伟大路线进行的。我们的奋斗,其目标就是为了从卑微提升为优越,从失败提升至成功,从底层提升至上层,这种奋斗从儿童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结。
学会合作,为我们的优越感之路提供了正确的奋斗方法,其影响会波及一生。那些没能学会合作的孩子,成年后无法充分发展自身的智力和能力,他们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整个世界,很容易成为神经症患者、酗酒者、罪犯或自杀者。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卡伦·霍妮介绍了神经症的三种人格:隔离型、攻击型和讨好型。隔离型人格害怕合作,离群索居,只有在独处时才感到安全。攻击型人格不懂合作,认为人生是一个角斗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讨好型人格只会讨好,不会合作,在需要他们合作完成任务时,他们只会依附于你,帮不了任何忙。可以说,所有生活失败的人,最常见的共同之处就是合作能力极低。
反之,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唯一能够杜绝培养出神经症人格的方法。我们都活在社会中,通过合作来体会社会感,这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于优越感的需求,还让我们得以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意义感
第四个关键词,是意义感。这也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
当一个人在合作中将生命展开,成为真实的自己之后,他也就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阿德勒认为,纯粹的个人,实际上是无意义的。意义只有在通过交流被人共享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能对他人产生意义。每个人都想印证自己的价值,但个人价值必须建立在对他人有所贡献的基础上。
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如果我们不能在合作中倾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我们所有的目标和奋斗,所有的思想和灵魂,都将毫无意义。我们必须对自己之外的世界感兴趣,必须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
生命的意义带给人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获得归属感。一个缺乏归属感的人,神情通常是猥琐和空虚的。而一个拥有归属感的人,则能实现生命的充实和饱满。
最后,我们不妨再梳理一下从自卑走向超越的路线图。
一,我们都会有自卑感。人们无法长期忍受低人一等的感受,所以会想从自卑感中突围。
二,为了消除自卑,人们会努力获取优越感,让心理实现平衡。而追求优越感错误的方法,是幻想和打击别人,以扭曲的方式掩盖自卑。
三,唯一正确获取优越感的方式,是在与人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学校、职场和社会等各种关系中,将生命充分展开。
四,我们都活在“意义”的世界中,唯有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意义,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最深刻的存在,获得真正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