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恢复力:你人生反转的能力

从懂事起,我们就在学习如何避免犯错,如何避免摔倒,如何避免伤痛。可是,在生活中谁没犯过错?谁没有摔过跤?谁又能逃脱伤痛?谁的心上没有几道流血的伤口呢?

再坚强的人也会受伤,没有人能够一直坚强。

对一个人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恐怕不是避免摔倒和伤痛,而是有能力从摔倒和伤痛中再爬起来。

在那些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子里,你可能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心上人,失去了金钱,失去了机会,失去了居住的地方,甚至一无所有,不过,你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不能失去恢复力。

有恢复力,你失去了什么不重要,那些东西怎么失去的,早晚还会怎么回来,甚至还回来的东西比你以前失去的还要好。

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恢复力,那些失去的东西便真的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一去不复返了。

失去恢复力,人在伤痛中会变得倦怠、麻木,没有弹性,一蹶不振,从而彻底丧失人生反转的能力。

而拥有恢复力,你就可以在挫折中反思,在打击中改变,在伤痛后变得成熟,然后,慢慢积蓄反转的力量,最后将自己的人生拉升至新的高度。

在绝望的谷底,你需要人生反转的能力

在备受煎熬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失去恢复力,即使在煎熬得快要焦糊的时候,你也有可能突然闻到灵魂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于是,从那一刻开始,在痛苦和绝望中,人生反转了。

很多时候,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夜色中,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公交车上,望着万家灯火,不免感到一阵心凉:城市中有这么多高楼,高楼中有这么多房子,但哪间是属于自己的呢?

但即便是这样,我也深信: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自己有足够强的承受力,能承受住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总有一天可以迎来彩虹。

可是,时光荏苒,在遭受了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之后,我才明白:即使你的承受力再强,也总有一些你承受不了的事情,这些事情将彻底击垮你,让你陷入崩溃。

记得那是在下海经商后的第二年,下海前,我本来与原单位说好可以停薪留职,我打的如意算盘是,即使创业失败,还可以回到原单位去过那种稳定的日子。

但一年后,在寒冷的冬季,当我灰溜溜从深圳回到北京的时候,原单位却说我被辞退了,理由是失去了联系,档案已被转移到了人才交流中心。创业的失败已经令我难以承受,谁知后路又被掐断,这样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让我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我跌至人生的谷底,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点燃香烟一个劲儿猛抽,一支接一支,不想见任何人,只想用香烟麻醉自己,让自己淹没在烟雾中。我实在不明白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世界会如此待我,无情地将我抛弃。

显然,那间黑屋子并不能装下我的痛苦,即使自己像一块老腊肉整天被香烟熏烤,也不能让自己变得麻木。在痛苦到难以承受的时候,我决定到外面去透透气,散散心。

心碎的我像一片凋零的树叶,飘呀飘,从北方一路飘到南方,最后飘到海南岛五指山南麓一个名叫保亭的地方。

由于北京气候寒冷,突然来到热带,有些不适应,再加之情绪极其低落,身体实在坚持不住,终于在一家小旅馆内病倒了。一连好几天,我都像一具僵尸躺在床上,茶饭不思,万念俱灰。

稍微好一点之后,我从床上爬起来,沿着崎岖的山路,朝五指山上慢慢走去,走到一片茂盛的树林,突然,一棵怪树出现在我的面前,比起旁边的树,它显得格外狰狞,树干上布满了疙疙瘩瘩的伤痕,一副饱经摧残的样子。看着这棵树,我忽然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正当我伸手想要抚摸树干的时候,不远处响起一个声音:“年轻人,别碰那棵树!”

只见一位身穿护林员字样衣服的人走了过来:“这棵树很名贵,它能结出野生沉香。”

我知道沉香很珍贵,却不知道它源自这样丑陋的树。

护林员告诉我说,这棵树曾经遭受过雷劈、动物啃咬、蛇虫蚂蚁侵蚀等一系列打击,虽然奄奄一息,却并没有死去,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几十年后,当它身上的伤口渐渐愈合,便形成了沉香。

听完护林员的话,我心头一惊:自己现在承受的打击不正像当年这棵大树遭遇的雷击吗?为什么遭受雷击本该死去的大树最后却能结出沉香呢?它的内部到底隐藏着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我能不能像这棵大树一样绝处逢生呢?与这棵大树相比,我还欠缺什么能力呢?

看着这棵千疮百孔的树,我猛然醒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不仅需要具备承受打击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在打击中把普通树木转化为沉香的能力;实际上,你承受伤痛的能力并不能成就你,而恰恰是这种转化的能力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让你的人生发生反转。

这种转化伤痛的能力,不仅让人在打击后得以恢复原状,甚至变得比之前更好。如果给这能力命名,它就叫作“恢复力”。正是因为恢复力的存在,屡遭伤痛的大树才得以存活,并且将伤口凝结成珍贵的沉香。

沉香是什么?

沉香就是神奇的恢复力把痛苦沉淀转化为芳香,而那沁人心脾的香气,恰恰是大树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所释放出的深邃的灵魂。

那天,在那棵沉香树下,我心潮起伏,很多记忆被唤醒。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是关于九寨沟的前世今生的——

若干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撕裂山川,在大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若干年后,这道伤痕却变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静静躺在那里,用自己的美向世人诠释:任何美丽的风景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山崩地裂、肝肠寸断的故事。

太阳渐渐西沉,我站在那棵大树下久久不愿离去,虽然当时还处在痛苦的深渊,但对于恢复力的领悟却让我在黑暗中看见了一丝光明,我相信,尽管自己失去了很多东西,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退路,但只要拥有恢复力,那些失去的东西早晚还会回来,甚至还回来的东西,比以前失去的还要好,就像这棵大树,失去了普通的木材,回来的却是价值堪比黄金的沉香。

宁愿在破碎后改变,也不在旧我中死扛

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承受力,还需要有较强的恢复力。

承受力是你承受外部打击的能力,它最大的特征是扛;

恢复力是你被击倒之后再重新站起来的能力,它最大的特征是改变。

如果缺乏恢复力,只有承受力,那么,“扛”就很容易变成“死扛”。实际上,在逆境中,“死扛”往往意味着“扛死”,唯有懂得改变的人,才能在绝望的谷底找到人生反转的路。

也许,有人会问:嗨!哥们,你好,你能告诉我什么是恢复力吗?它与承受力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不能给恢复力下个定义呢?

在精神领域,给某种力量下定义,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精神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爱,人人都知道,如果说某个人不懂爱,他一定很生气,但如果请他给爱下个定义,恐怕他就觉得很为难了。每个人对爱的感受不一样,理解也不同,答案千差万别,要想用一两句话概括,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对于恢复力,我却想来试一试,给它下一个定义:恢复力是自我被击倒之后,在痛苦和绝望中,能够让人生反转,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站立起来的能力。

请允许我对该定义做进一步的解释。

这个定义有几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击倒”,它意味着挫折、失败、心碎、倦怠甚至绝望等,也就是说,以前的自我倒下了。

有恢复力的人并不意味着自己不会被击倒,不会受伤,再强大的人也会受挫,也都有迷茫、悲伤、痛苦、恐惧和绝望的时候,但是,他们不会被这些情感所囚禁,而是很快就能做出调整和改变,让人生发生反转。

从这个角度来看,恢复力是人在打击和挫折中,在痛苦和绝望中,所积蓄起来的反转的力量。这其中“击倒”是一个关键词,就像没有恋爱就没有失恋,没有交易就没有损失,没有观世界就没有世界观一样,没有被“击倒”,也就谈不上重新站立起来,没有伤痛到心碎,也就谈不上恢复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恰恰是这一点,使得恢复力与承受力有了最根本的区别。承受力是承受外部压力和抵御外部打击的能力,它的方向是一致对外,千方百计保护内心不受伤害,自我不被击倒,坚决维护自我的稳定和完整。

但恢复力不同,恢复力是自我被“击倒”之后,在强烈的震荡中,心破碎了,人陷入了深度的痛苦和绝望。

第二个关键点是“反转”。

在打击和挫折中,在痛苦和绝望中,人往往垂头丧气,抬不起头来,他们的生活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而“反转”则意味着霉运的终结,好运即将到来。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反转”不是“反弹”。反弹是在痛苦中挣扎,这种情形就如同你把一粒乒乓球往地下一扔,它会一次次向上弹起一样。

但是,你注意到了吗?

乒乓球每一次弹起都没有前一次弹得高,这说明它的大方向是向下的,最后经过几次反弹,便会停在一个犄角旮旯,一动不动了。

人在遭受打击之后,开始也会挣扎,但挣扎几次之后,很多人便会变得倦怠、麻木,不想再奋斗、再折腾了。

“反转”不同,反转是大方向变了,以前是由上向下,现在变成了由下往上。

第三个关键点是“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站立起来”。自我倒下之后,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痛苦、沮丧、绝望和煎熬,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总之,最后,这个“倒下”的人又“重新站立起来”,他的人生反转了。

那么,由“倒下”到“重新站立起来”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发生了自我的破碎、组合和重建。请注意,承受力是不让自我被击倒,所以它的自我不会破碎,也不会改变。但恢复力恰恰相反,它是自我被击倒之后,在破碎中,通过调整自我、改变自我之后,所获得的一种强大的力量。

“重新站立起来”的这个“自我”并不是以前的自我,而是一个崭新的自我——就像倒下去的是普通的树木,站起来的却是沉香,就像地震前是普通的山川,地震后站起来的却是九寨沟一样,这是生命的一次凤凰涅槃,是人在挫折和痛苦中的改变和成长。

恢复力不是让人原封不动恢复到从前,而是一种创造,它是痛苦的解脱,是伤口的愈合,是深藏不露的生命力的大爆发,是人格和灵魂的升华。

回头再看那些只有承受力而缺乏恢复力的人,他们并不能从危机中改变和成长,因为他们把精力都用在了抵御外力上,他们的内心没有破碎,因而没有必要改变现状,也更不可能以全新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了。

一个人如果缺乏恢复力,只有承受力,那么,他就很容易把“扛”变成“死扛”,最后,走向顽固不化。实际上,在逆境中,“死扛”往往意味着“扛死”,唯有懂得改变的人,才能在绝望的谷底找到人生反转的路。

谈起恢复力,我常常联想到拳击场。

在拳击场上,常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形:一个承受力很强的拳击手去挑战一个卫冕冠军,卫冕冠军一次次把挑战者打倒,在裁判倒计时时,挑战者又一次次爬起来,最后卫冕冠军一套组合拳彻底将挑战者击倒,再也没有让他爬起来。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挑战者只有承受力没有恢复力,虽然他很能承受外部的打击,被击倒之后,还能够一次次顽强地爬起来,但他的自我并没有发生改变,还在重复过去的套路和打法,并没有改变策略。

一个人不断重复一种错误的行为,怎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呢?

这不是有恢复力的表现,是把对旧我的坚持变成了一种固执,或者说是一种顽固不化的脑残行为。

与此不同,一个恢复力强的人去挑战那个卫冕冠军,虽然开始也会一次次被对方击倒,但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他却能发现对方的弱点,以及自己的强项,并迅速改变拳路和打法,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站立起来。这时当卫冕冠军继续按照老一套攻击他时,却惊讶地发现挑战者变了,怎么也打不倒他了。最后卫冕冠军在气急败坏之中,破绽迭出,被恢复力强的挑战者彻底击倒。

所以,真正的强大不仅需要你去承受伤痛,还需要你在痛苦和绝望中积极去改变,而这种改变的能力恰恰是恢复力的精髓——宁愿在破碎后改变,也不在旧我中死扛。

同样的伤痛,为什么有人麻木,有人醒悟

同样的打击,为什么有人倦怠,有人成熟?

同样的伤痛,为什么有人麻木,有人醒悟?

原因就在于一个失去了恢复力,一个没有。

上大学时,与同学坐公交车路过北京CBD,望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楼、金灿灿的窗户以及那些气宇轩昂的人开着豪车进进出出,心想:那窗户内的薄纱究竟掩映着怎样的奢华和神秘?

这时,同学来了一句:“哼,总有一天,咱们也能在这样的地方拥有自己的公司。”

我激动地赞同:“大丈夫当如是也!”

那时,我们都还年轻,爱激动,豪言壮语满天飞。

毕业后刚进入社会时,依然信心爆棚,就像刚坐上麻将桌的愣头青,摩拳擦掌,心里想的全是“今天肯定手气好,一定能大赢三方,应该带个麻袋来装钱”什么的。

但没过多久,很多人便耷拉下头,就像麻将桌上的大输家,沉默不语。曾经的豪言壮志如同刷在墙壁上的劣质涂料,斑驳脱落,纷纷坠地,一片狼藉。

几年后的一天,与那位同学见面,叙旧之后,问他:“还记得当年的壮志否?”

他叹了口气:“唉,说来惭愧,那时很幼稚,不知深浅。”

仔细看他的脸,没了稚气,却多了一份落寞,真不知站在我面前的他究竟是倦怠了,还是成熟了。

我真的分不清什么是倦怠,什么是成熟,只知道倦怠是承受了很多打击后才变成那样,成熟亦然,脸上都有岁月刻下的皱纹。

所以,那时的我常常把倦怠当成了成熟。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倦怠绝不是成熟。

倦怠,是遭受打击和失败之后,趴在受伤的地方,停滞不前,失去了人生反转的能力。有人说,倦怠是轻度的抑郁,抑郁是重度的倦怠,这话很有道理。

不过,也许用“麻木”来说明倦怠更容易让人理解。倦怠是心灵轻度的麻木,如果发展到重度则变得僵硬,如同死猪不怕开水烫,你爱干嘛干嘛,爱去哪儿去哪儿,本猪只愿意躺在这里不动。

麻木发展到重度真的很可怕,你看那些抑郁症患者就是心灵重度麻木,他们用刀划破自己的手也感觉不到痛,即使跳楼自杀,开飞机撞山,也不会感到恐惧,因为他们对生命已经麻木不仁,失去了知觉。

不管是倦怠、麻木,还是抑郁,都是没有恢复力的结果,正是因为没有恢复力,在打击和挫折中,人才会失去弹性,趴在原处一动不动,万念俱灰,停止抗争,认怂,继而认命,从而变得倦怠、麻木和抑郁。

与之相反,成熟则不一样。

虽然人们很容易把倦怠当成熟,虽然倦怠和成熟都不喜欢折腾,不喜欢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却完全不同——

倦怠是心灵轻度的麻木,而成熟则是伤痛后的醒悟。

倦怠是生活中的打击把人打懵了,打疲了,打傻了,打得没有感觉了;而成熟则是被打痛了,打醒了,知道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幼稚了。

什么是幼稚呢?

幼稚是你认为世界是自己的,人们会夹道欢迎你的到来;成熟则是你终于明白,你只能以属于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连。

幼稚是你认为前方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任意一条,成为任何一个人;成熟是你慢慢醒悟,原来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不多,自己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受人欢迎,在所有领域都能够有所斩获。

如果你成熟,你就不会像幼稚的人那样莽撞、瞎折腾,也不会像倦怠的人那样躺着不动,心灰意懒,干什么都没有热情。

成熟不是不喜欢动,而是不喜欢乱动,它需要静静趴在那里观察人生的地形地貌,唯有如此,才能辨识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找到人生反转的路。

同样的打击,为什么有人倦怠,有人成熟?

同样的伤痛,为什么有人麻木,有人醒悟?

原因就在于一个失去了恢复力,一个没有。

失去恢复力,你承受的每一次打击,每一次伤痛,都会变成一块砖头,慢慢砌成一堵墙,把你死死封闭在原处。

而拥有恢复力,你便可以在痛苦中隐忍,在风雨中领悟,在黑暗中独行,即使遭受失业、失恋、事业失败、婚姻破裂,以至于整个生活都几近毁灭之时,却仍能从内心一处隐秘的源泉中获取新的力量,坚持不懈,同命运抗争到底。狂风暴雨过后,全新的你甚至比过去更加光鲜,更加伟岸。

没恢复力,你的人生往往是这样的:开始是幼稚,信心满满,接着是狂妄和莽撞,后来,在打击和挫折中变得心灰意冷,最后趴在原地一动不动,陷入倦怠、麻木和抑郁之中。

而拥有恢复力,你的人生则迥然不同:开始是幼稚,信心满满,接着在逆境中破碎,后来是醒悟和改变,最后破茧成蝶,一个新的自我飞了起来。

杰出从来就不是一场比谁伤口多的秀场

很多人都喜欢这句话:生活让你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不过,请不要自作多情,这句话并不是说给所有人听的,仅仅是说给那些有恢复力的人听的。

不是每个遍体鳞伤的人都能飞翔,对于那些没有恢复力的人来说,伤口不仅长不出翅膀,还会变成最深最暗的黑洞,让你从中沉沦。

曾经读过一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不小。

这本书是一位名叫加文·贝克尔的人写的。

加文·贝克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美国总统的安全顾问,美剧《别对我撒谎》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

加文·贝克尔说,他从小历经苦难,饱受折磨,他的母亲吸毒,继父冷漠,生活惨不忍睹,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灵上都伤痕累累。

尤其可怕的是,他还亲眼目睹母亲咆哮着开枪打死继父。

他回忆道,继父中枪后双膝跪地,全身是血,看着他慢慢倒在血泊中。

那一年,加文·贝克尔才10岁。

继父临死时恐怖的眼神,痛苦扭曲的身子,还有墙壁上那9个深深的弹孔,成了他人生中难以摆脱的噩梦。

读到这里,我有点震惊,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狗血生活呀,活脱脱一部恐怖片。但这不是虚构的美国大片,而是加文·贝克尔真实的生活,充满了血腥,恐怕连那些胆大的人也会被吓得浑身战栗,何况一孩子。他的母亲还是人吗?那样暴力,那样狰狞。当着儿子的面打死自己的老公,她想没想过那恐怖的行为会给一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何等沉重的阴影呀。

按照正常逻辑,加文·贝克尔会一直被阴影笼罩,未来毫无希望。

不过,后来,他却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成为了全球最有名的危险预测专家。

一天,加文·贝克尔视察美国一所监狱。

在监狱里,他与罪犯们面对面谈心,在场每名罪犯都用三分钟时间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听完他们的故事,加文·贝克尔忍不住哭了,从这些罪犯的故事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与这些罪犯们都有着相同的经历:不幸的童年,吸毒的家庭,没有安全感的生活,具有攻击性的个性。

在最后45分钟里,加文·贝克尔走上讲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引起囚犯们的强烈共鸣,囚犯们也从加文·贝克尔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提问环节,一个重罪犯站起身来,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质问加文·贝克尔:“我与你有着相同的遭遇,为什么你能穿着漂亮的西装坐在讲台上,完事后就可以开着豪车离开,而我却只能待在这里?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当时,加文·贝克尔一愣,没能回答这名囚犯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深深地留在了他的心中,并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是呀,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沦为罪犯,可是为什么偏偏没有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幸运吗?

后来,加文·贝克尔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与那些罪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自己有恢复力,而那些罪犯们没有。

没有恢复力,在生活的打击中,心灵就会变得扭曲、僵硬,失去人生反转的能力,就像一粒发霉的黄豆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只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而拥有恢复力,即使在悲惨的世界中也始终能够保持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并有能力把伤痛转变成智慧。就像加文·贝克尔一样,他在血腥和恐怖的生活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用它来预测危险——他差一点成为罪犯的经历,恰恰使他成为了最了解罪犯的人,并因此成为美国总统的安全顾问。

读完加文·贝克尔的故事,我居然有了一种恶毒的想法:如果没有没人性的母亲,如果没有那样血腥恐怖的生活,如果……那么,加文·贝克尔还能成为今天的他吗?

他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些折磨他的人,感谢那些不幸的生活呢?

后来,反过来一想,如果他没有恢复力,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活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它可以是一条渡你的船,也可以是一把宰你的刀。究竟是船,还是刀,全取决于你是否有恢复力。

有人说,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也有人说,生活让你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虽然这些励志的话能够让你热血沸腾,但是,过后却不免有些怀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岂不是谁受的苦多,谁的伤口多,谁就一定能够杰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些流浪街头的乞丐岂不是都可以成为朱元璋,而那些身上带着刀伤枪伤在监狱里劳改的囚犯都可以成为加文·贝克尔了?

杰出从来就不是一场比谁伤口多的秀场,因为绝大多数伤口都长不出翅膀,这些伤口不能让人飞翔,只能让人堕落。

实际上,你所吃的苦与你人生的地位并不是成正比的,“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错误之处在于,它基于这样一个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理学上的定律是不能用来解读人生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能走多远、走多高,并不是看你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伤痛,而是看你在压力和伤痛之后反转的力度,而反转的力度取决于你恢复力的强度。

恰恰是恢复力的强度决定了你人生的宽度和高度。

失去恢复力,即使你承受了再大的打击和伤痛,你的人生也不可能向上反转,只会向下沉沦。唯有那些没有失去恢复力的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能在打击和挫折中,在伤痛和绝望之后,真正变得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