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或者指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

【病理生理】

凡能使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引起窒息,发病机制主要为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继而引起循环、中枢神经、消化系统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常见病因,见表2-2-1。
表2-2-1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因素
新生儿Apgar评分(Apgar score)用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是以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10分,属正常新生儿。临床上根据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表2-2-2)将窒息分为轻、重两类:
表2-2-2 Apgar评分法

1.轻度窒息

出生时Apgar评分4~7分,抢救好转后和出生后5分钟再评,有利于估计疗效和预后。

2.重度窒息

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抢救好转后和出生后5分钟再评,如5分钟评分仍低于6分者,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的风险较大。

【临床表现】 1.症状

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呼吸浅表或不规律,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60次/min,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张力松弛,喉反射消失等(表2-2-3)。
表2-2-3 窒息对各系统可能的损伤

2.体征

胎心率、胎动有异常变化,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160次/min;晚期为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减慢或停搏,羊水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或墨绿色,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诊断检查】 1.血气分析

为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

2.羊膜镜检查

对宫内缺氧胎儿,可通过羊膜镜了解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头露出宫口时取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估计宫内缺氧程度。

3.胎儿宫内监护

通过对分娩期胎儿的各项监护,判断胎儿有无缺氧:①胎儿心率监护,包括胎儿心率曲线、胎儿心率变异、胎儿心率加速和减速、变异减速等;②羊水性状监测;③胎儿头皮血气分析;④胎儿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

【治疗原则】 1.早期预测

估计胎儿娩出后有窒息危险时,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1)医务人员的配备,至少要有1名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应掌握正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药物的使用等技能。
(2)吸引器械:吸引球囊、吸引器和管道、吸引管、注射器、胎粪吸引管。
(3)正压人工呼吸器械:新生儿复苏气囊、不同型号的面罩、配有空氧混合仪的气源。
(4)气管内插管器械:喉镜、不同型号气管导管、剪刀、气管导管的胶布或固定装置。
(5)其他:辐射保暖台或其他保暖设备、温暖的毛巾、无菌手套、听诊器、胶布、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药品和给药的准备:肾上腺素、等渗晶体液、纳洛酮、碳酸氢钠(NaHCO 3)10%葡萄糖、注射用水。脐血管插管用品。

2.及时复苏

按照A、B、C、D、E步骤进行:

(1)畅通气道(airway,A):

新生儿生后即放在辐射保暖台上,快速擦干头部及全身,摆好体位,使颈部轻微仰伸,立即吸尽口、咽、鼻黏液。

(2)建立呼吸(breathing,B):

触觉刺激,拍打足底或摩擦背部来促进新生儿呼吸出现。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min,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予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建立或心率<100次/min,应立即用复苏气囊进行面罩正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40~60次/min,压力以可见胸部起伏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判断要快,从一开始评估到正压通气的应用总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一分钟,如心率>100次/min,出现自主呼吸可予观察;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100次/min,根据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时应注意持喉镜的方法(图2-2-1)并充分暴露声门(图2-2-2)。
图2-2-1 正确持喉镜的方法
左手持喉镜,将喉镜夹在拇指与前3个手指间,小指靠在新生儿下颌部提供稳定性
图2-2-2 暴露声门

(3)维持循环(circulation,C):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60次/min或心率60~80次/min不再增加,应继续正压通气并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可采用拇指法或双指法(图2-2-3),按压部位见图2-2-4。按压频率每分钟120个动作(即90次心脏按压,30次正压通气),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图2-2-3 胸外按压
A:拇指法;B:双指法
图2-2-4 胸外按压部位

(4)药物(drug,D):

治疗新生儿复苏术中很少需用药物,新生儿期的心肌机能障碍和休克一般是由深度缺氧引起,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容量扩充剂和碳酸氢钠。

(5)评价(evaluation,E):

评价贯穿新生儿窒息复苏整个过程,通过呼吸、心率、肤色的不断评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